【北欧之旅 二. 挪威(4)】

吉庆有余

<p class="ql-block">7/23/2024 (星期二) 大部分晴</p><p class="ql-block">清晨坐6:35 的挪威航空班机,从埃弗内斯的哈尔斯塔/纳尔维克机场, (Harstad/Narvik Airport, Evenes),来到了挪威首都-奥斯陆 (Oslo)。从宁静的自然风光,转移到了喧嚣的挪威第一大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来了解一下她的前世与今生。挪威的古都是现在的第二大城市-卑尔根,500年前被瑞典吞并后才移到这里。1905年,挪威从瑞典王国获得独立。</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机场坐火车,到这座城市的中心火车站(Central Station)。这是一个超大的火车枢纽地,和繁华的商业中心。在车站行李存放处,寄放好行李后,就开始探寻这座城市的旅游景点。发现许多打卡地都在附近。当时国会大厦关门,于是就在大厦前的花园,和沿着国会大厦旁的步行街,走走看看。那是一条像上海的“南京东路步行街”,但繁华和热闹的程度远远不如。不久去了挪威的主教堂,内部有三个小教堂组成,这是以前从未见识过的。接着坐了几站公交车到了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挪威国会大夏</p> <p class="ql-block">中心火车站广场雕塑-走虎</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夏旁的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主教堂(内有三个教堂组成)</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主教堂(内有三个教堂组成)</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主教堂(内有三个教堂组成)</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主教堂(内有三个教堂组成)</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主教堂(内有三个教堂组成)</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主教堂(内有三个教堂组成)</p> <p class="ql-block">视频-国会大厦旁的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22. 奥斯陆-市政厅(City Hall)</p><p class="ql-block">奥斯陆市政厅(City Hall),是该城最有名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曾经是一个贫民区,于1915年</span>前市长提议建造新的市政厅。</p><p class="ql-block">1918年,建筑师-阿恩斯坦·阿内伯格和马格努斯·波尔森(Arnstein Arneberg & Magnus Poulsson)赢得了市政厅设计的建筑竞赛。1930年最终确认了这个时代建筑的各种趋势。然后,1931开建,于1950年完工,同年对外开放。工期拖延,主要是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干扰。</p><p class="ql-block">市政厅正门上方高处,有一尊金质裸体女性雕塑。听到一位资深旅者正在侃侃而谈,结束后我问他这尊雕塑的含义。他说象征着女性追求独立、自由和平等的权利。</p><p class="ql-block">市政厅宽广明亮,由许多大厅组成。大厅的四周墙上均被画满了巨幅大作,内容大多为民族风情之类的,这也是情理之中,各国都有类似情况。但画作之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到一眼难尽,</span>还是首次。</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每年12月10日举行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讽刺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获得该奖殊荣,但不久后就派兵出征阿富汗。</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前圆形广场一隅</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正门上方独立女性雕塑</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正门大厅</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正门大厅</p> <p class="ql-block">墙上巨幅画作</p> <p class="ql-block">墙上巨幅画作</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诺贝尔和平奖在挪威颁发,而其他诺贝尔奖项都在瑞典颁发。这种安排源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和当时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1895年,诺贝尔在遗嘱中指明,和平奖由挪威议会(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发,而其他奖项由瑞典的机构负责。他并没有详细解释原因,但这成了后来遵循的传统。</p><p class="ql-block">其次,与当时瑞典和挪威的政治关系有关。诺贝尔去世时(1896年),瑞典和挪威是一个联合王国(1814-1905),但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挪威在联合王国内享有较大的自治权,而诺贝尔可能认为让挪威负责和平奖能体现其独立性,并减少瑞典对该奖项的干预。</p><p class="ql-block">另外,可能是挪威议会与和平事务有关。19世纪末,挪威在国际事务中较为中立,且积极参与和平调解。诺贝尔可能认为由挪威议会来决定和平奖的归属,更能体现奖项的初衷,即奖励促进和平的人士或组织。</p> <p class="ql-block">和平之铃</p> <p class="ql-block">宴会大厅</p> <p class="ql-block">和平奖颁发仪式部分照片,其中有奥巴马前总统</p> <p class="ql-block">22. 奥斯陆-维格兰公园(Vigeland Park)</p><p class="ql-block">下午去了维格兰公园(Vigeland Park)。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塑公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体雕塑公园。其中有200多座花岗岩、青铜和锻铁雕塑。它是挪威雕塑家古斯塔夫·维格兰(Gustav Vigeland)的毕生心血。他用赤祼的身体表示人生与死。</p><p class="ql-block">公园的中心是维格兰喷泉,最初打算将其放置在议会前的艾兹沃尔斯 (Eidsvolls) 广场,维格兰喷泉后来成为维格兰公园计划的一部分。喷泉中央是托盘群雕,六个强壮的男人奋力托起石盆,石盆泉水四溢。这水象征财富,这石盆象征着生活的艰辛,男人只有撑得起生活的重担才能享受人生的欢乐。喷泉下面的四壁是浮雕,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而四角的树丛雕,一角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劳累艰苦的壮年,一角是垂暮临终的老年,组成人生的四幅画面。</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还有人生百态柱,描述了人生各种不同的姿态。石柱高达17 米,周围上下刻满了121 个裸体男女浮雕。柱上死者惨相,目不忍睹,有夭折的婴儿,不幸的青年,披头散发的妇女,骨瘦如柴的老人等,各种姿态。</p><p class="ql-block">公园内虽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乱,错落有致。园里有一条长达850 米的中轴线,正门、石桥、喷泉、圆台阶、生死柱都位于轴线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间。中轴线两侧还有绿绿葱葱的草坪,绚丽多彩的鲜花。周边的走道上,常见到年轻人受其雕塑的影响,砥砺奔跑着,磨砺着自己的意志,并同时享受着周围美好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人生柱</p> <p class="ql-block">人生柱下方台级旁雕塑</p> <p class="ql-block">人生柱下方台级旁雕塑</p> <p class="ql-block">维格兰喷泉</p> <p class="ql-block">园内部分雕塑</p> <p class="ql-block">园内部分雕塑</p> <p class="ql-block">铁棚栏人像</p> <p class="ql-block">园内的中轴线道</p> <p class="ql-block">园内部分雕塑</p> <p class="ql-block">7/24/2024 (星期三) 阴天</p><p class="ql-block">23. 奥斯陆-蒙克博物馆(Munch)</p><p class="ql-block">早晨去了蒙克博物馆(Munch)。它是奥斯陆的一座艺术博物馆,共十二层楼,致力于展示世界著名的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1863-1944)的生平和作品。</p><p class="ql-block">该展览分为十二个不同的主题,参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体验:孤独、死亡、呐喊、爱、性别、户外、裸体、其他、自我、运动、表面和变化。这十二个主题主要体现在大自然和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些主题反映出了蒙克艺术中的情感方面,和他创作的主题类型。形式之多,有油画、素描、和版画。规模之大,整幢大楼致力于蒙克的作品,和让参观者休闲而用,完全可以和法国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媲美。</p><p class="ql-block">由于内容丰富,我们化了5个小时观赏,看得腰酸背痛,腿脚发麻。要是细看,化10小时也不过分。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对蒙克艺术的认识,不断地演变和深化。不像梵高,蒙克是位幸运的画家,生前就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毕加索,</span>名扬天下,同此很富有,并有自己的岛屿。</p><p class="ql-block">参观完该博物馆已是下午。然后,就去旁边的相隔只有几百米的,大名鼎鼎的奥斯陸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蒙克像</p> <p class="ql-block">海滩</p> <p class="ql-block">生育力</p> <p class="ql-block">舞会</p> <p class="ql-block">葬礼</p> <p class="ql-block">分离</p> <p class="ql-block">走向森林I(彩色印刷的木刻)</p> <p class="ql-block">走向森林II(彩色印刷的木刻)</p> <p class="ql-block">走向森林I,1897年(手工着色的彩色木刻)</p> <p class="ql-block">(1).走向森林I(彩色印刷的木刻)</p><p class="ql-block">(2).走向森林II(彩色印刷的木刻)</p><p class="ql-block">(3).走向森林I,1897年(手工着色的彩色木刻)</p> <p class="ql-block">《呐喊》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它们被搁置在一个独立的房间里轮流展示。每当一幅作品出现,观众簇拥而上,争相观看<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由于等待的观众太多不能久留,我只能匆匆地拍下照片以待后观。下文是摘自该馆对其作品的评价和描述,随后呈上原作,作为对该馆研究的一种尊重和敬仰。想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后感。我看后被画家的构思所折服,而沉浸在它们的画面表现力中,徜徉了许久。优秀的画作,加上生动形象的文字来描绘其内容,是一个美好的结合。博物馆是这样介绍《呐喊》的:“博物馆收藏了爱德华·蒙克最著名的作品,其中有三个版本。这个房间里展示了三个:一幅油画、一幅素描和一幅版画。它们都不能永久展示,所以我们轮流展示,每次半小时。版画的展示频率是油画和素描的两倍,因为我们有多个版本,而且它们更坚固。蒙克在纸板或纸上创作了《呐喊》的每个版本,这使得它们比在画布上画的油画更脆弱。除了温度、湿度和氧气水平,我们还必须特别注意照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光线会影响颜色并破坏纸张和纸板。在博物馆,我们广泛研究了不同版本的《呐喊》每天可以承受多少光照。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确保后代能够欣赏和惊叹蒙克的强大作品。</p><p class="ql-block">这个主题可能起源于 1891 年蒙克和朋友们晚上散步时,当时太阳正落在奥斯陆峡湾上。他在日记中的一首长诗中描述了自己突然停下脚步,吓得浑身发抖,感觉到大自然中传来一声无边无际的呐喊。</p><p class="ql-block">在随后的几年里,他反复在素描和写作中探索这个主题。</p><p class="ql-block">《呐喊》一直有无数种解读。主角神秘莫测。它不属于任何阶级或文化,没有特定的性别或种族,而且惊人地永恒。请注意蒙克如何将这些人放在背景中一条笔直的道路上,这条道路通向无限。这只会更加强调他们与主角的距离。在一个人身上引发焦虑和绝望的事情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 (载自蒙克博物馆内作品介绍)</p> <p class="ql-block">呐喊(油画)</p> <p class="ql-block">呐喊</p> <p class="ql-block">呐喊</p> <p class="ql-block">呐喊</p> <p class="ql-block">24. 奥斯陆-歌剧院(Oslo Opera House)</p><p class="ql-block">奥斯陆歌剧院 (Oslo Opera House),是挪威国家歌剧院和芭蕾舞团的所在地。该建筑位于奥斯陆市中心的奥斯陆峡湾的源头,比邻蒙克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该建筑总面积为 49,000 平方米, 有3个音乐厅,可容纳 1400人。主舞台宽 16 米,深 40 米。建筑的倾斜外表面覆盖着来自意大利卡拉拉的大理石和白色花岗岩,使其看似从水面升起的冰山。它是自 1300 年左右尼达罗斯大教堂建成以来,挪威建造的最大的文化建筑。</p><p class="ql-block">歌剧院旁就是奥斯陆峡湾,通常有巨大的游轮,带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这座美丽的重要城市。斜坡登上歌剧院顶部,可以远眺周边许多美景,包括峡湾、巨大的游轮、水上的玻璃冰山、城市眼、和雄伟的城市建筑。由于挪威的天气多变,游客很难捕捉到很好的天气。因此,我们攝下的景色比较黯淡。</p> <p class="ql-block">国家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国家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国家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歌剧院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视频-歌剧院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视频-歌剧院周边景色</p> <p class="ql-block">  7/25/2024 (星期四) 绝大部分晴</p><p class="ql-block">25. 挪威民俗博物馆(Norwegian 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 )</p><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奥斯陆比格迪的</span>挪威民俗博物馆。它拥有一座露天博物馆,内有160 座历史建筑。主要景点是建于 1200左右的木板教堂。现在的博物馆,不是它的原址,而是移自它地。博物馆中的室内展厅,主要展示了 1600-1914 年间的挪威民间服饰、民间艺术、教堂艺术和萨米文化。这里是了解挪威民族风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公元1200年左右的木板教堂</p> <p class="ql-block">挪威古代古代雪橇车</p> <p class="ql-block">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古代器皿和壶</p> <p class="ql-block">古代器皿和壶</p> <p class="ql-block">历史服饰</p> <p class="ql-block">古代服饰</p> <p class="ql-block">古代各式礼帽</p> <p class="ql-block">26. 奥斯陆-弗拉姆号极地船博物馆(Fram Musem)</p><p class="ql-block">下午先去了弗拉姆号极地船博物馆。它是一家极地探险博物馆,着重介绍了世界极地探险的一些过程,挪威是重点,因为挪威是世界极限探险的先锋。据说,挪威是世界上唯一在南极和北极拥有国土的国家。南北极的探险主要从19世纪中叶开始。探险、科研和寻求新的贸易途径,是他们驱动探险的缘由。在前期的探险活动中,多次受阻,甚至全军覆灭。损失人员总达千人。</p><p class="ql-block">弗拉姆号是挪威第一艘专门为极地研究而建的船只。它曾参与过三次重要的探险:1893-96 年弗里乔夫·南森号在北冰洋的漂流;1898-1902 年奥托·斯维尔德鲁普号前往格陵兰岛以西的北极群岛(现加拿大努纳武特地区);1910-12 年罗尔德·阿蒙森号前往南极洲进行南极探险。弗拉姆号现收藏于该博物馆并展出。船长39米,最宽处11米。游客可以上船参观,体验一下该船的一些细节和模拟当时海上风驰闪雷般的经历。这是一次有惊无险的美好的人生体验。</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正门</p> <p class="ql-block">船头前方</p> <p class="ql-block">船上的甲板</p> <p class="ql-block">船上的甲板</p> <p class="ql-block">船员卧室</p> <p class="ql-block">船上的甲板</p> <p class="ql-block">船上的甲板</p> <p class="ql-block">船上藏酒室</p> <p class="ql-block">船上的甲板</p> <p class="ql-block">视频-船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7. 奥斯陆-易卜生博物馆(Ibsen Museum)</p><p class="ql-block">在奥斯陆的最后一天下午的最后时刻,我们参观了易卜生博物馆 (Ibsen Museum)。<span style="font-size:18px;">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1828 -1906 ),被许多人称为莎士比亚之后,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据说曹禺的《雷雨》,是受他的影响。作为戏剧界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他常被称为“现实主义之父”。他的现实主义,</span>以深度和真实性描绘了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他的戏剧描绘了真实的人类挣扎,而不是理想化或夸张的人物。他的现实主义,<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己被广泛使用,比如 “人民的敌人”,“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最孤独的人”等等。</span>该馆是他的故居,展出了他的生平和作品。经过全面修复的易卜生故居,保留了原有的色彩和装饰。<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就是在这间公寓里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11年,并创作了他最后的两部戏剧作品。他天天早晨去隔壁的咖啡馆,去完之后就回家写作。</span>易卜生的戏剧现在仍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广泛上演。</p><p class="ql-block">晚餐在一家城里的挪威餐厅,吃了一顿挪威的菜肴,味道不错,其中有猪肘 (Pork Knuckle),里酥外脆,特棒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隔日,我们将奔赴下一个旅行地-瑞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易卜生画像</p> <p class="ql-block">易卜生画像</p> <p class="ql-block">易卜生画像</p> <p class="ql-block">易卜生画像</p> <p class="ql-block">书房</p> <p class="ql-block">书房</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家庭房</p> <p class="ql-block">卧室</p> <p class="ql-block">奥斯陆猪肘 (Pork Knuckle)</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1. 挪威是北欧最富有的国家,除了渔业、林业等其它北欧国家都有的资源外,还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获得北欧首富的称号。</p><p class="ql-block">2. 挪威的海峡风景,狂野跋扈,独特无比。晴天时,山峡、碧海和蓝天相互映衬,美得让人窒息。雨后,云雾缭绕,显得山在虚无缥缈间,像水墨画般,美得如入仙境。</p><p class="ql-block">3. 挪威人驾车很文明,没见人超车的。驾驶员见人横穿马路,早早就停下,礼让三先。据说,一旦违规而被发现,必将严惩。</p><p class="ql-block">4. 挪威人口稀少,劳动力奇缺。许多地方的旅馆、汽车加油站、停车场等公共场所都无人服务,都得自助。</p><p class="ql-block">5. 社会治安很好,极其安全。整趟旅行只见到一位乞丐,据说是刚来的新移民。国民即便失业,政府每月都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费用,就业服务直至找到新工作为止。</p><p class="ql-block">6. 挪威的菜肴蛮对我们的口味 - 鲜美。尤其在笑话超市 (Joke Supermarket) 买的合装北极虾,超级鲜美,如有机会,不要错过。奥斯陆的猪肘 (Pork Knuckle),里酥外脆,特别棒,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7. 自然世界是灵感的源泉。无论世界级的挪威古典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还是世界著名的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都受到了挪威自然景色的影响而产生了灵感,最后将其融入到了他们的作品中去,成为了伟大的的艺术家。伟大的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也不例外,他的作品描写了许多挪威社会阶层的生活境遇和社会矛盾之处。</p> <p class="ql-block">罗佛敦群岛上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罗佛敦群岛上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罗佛敦群岛上的小镇</p> <p class="ql-block">亨宁斯韦尔小渔村住所附近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亨宁斯韦尔小渔村住所附近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亨宁斯韦尔小渔村住所附近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雷诺小渔村的海钓渔轮</p> <p class="ql-block">乌塔克莱夫海滩旁的草坪</p> <p class="ql-block">罗佛敦群岛上瓦尔贝格小镇的红教堂</p> <p class="ql-block">奥勒松港</p> <p class="ql-block">大西洋路上的斯托尔塞斯海峡大桥</p> <p class="ql-block">奥勒松XL 餐厅- 皇家鳕鱼拼盘(Royal Bacalao Plate at XL Diner) . 包括三道海鲜 - 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p> <p class="ql-block">奥勒松餐馆后的海景</p> <p class="ql-block">奥勒松运河上的皮划艇</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