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我们最该铭记的人: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刘宗运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当我们在祖先墓前焚香祭扫时,有一个人的身影穿越时空,依然清晰如昨——他就是毛泽东主席。四十七年光阴流转,这位改变了中国命运的伟人,不仅长眠在纪念堂里,更活在亿万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他留下的不是冰冷的石像,而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着这个古老民族前行的道路。今天,我们纪念他,不仅是回顾历史,更是寻找那些塑造今日中国的精神密码。</p><p class="ql-block">回望毛泽东主席的一生,就是阅读一部中国重生的史诗。他毕生都在探索让人民走出苦难,走向幸福的道路。井冈山的星星之火,长征路上的艰难跋涉,延安窑洞的不灭灯光,这些不只是历史课本上的词语,而是一个民族争取尊严的壮烈行动。他敢于对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说不,他断然拒绝帝国主义留给旧中国的沉重债务。1949年,当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时,四万万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结束百年屈辱史。抗美援朝战争,抗衡世界头号强国,打出国威,打出80年和平,打造了中国人的崭新形象。这些不是遥远的传说,而是我们今天能够挺直腰杆做中国人的基础。在艰苦条件下,创立工业,发展核武器,提振人口,干的都是百年大计之事,困苦自己扛,把功劳和福荫留给后来人。</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主席对人民的感情,深沉如大地,纯粹似清泉。他是真正没有一丝私利,没有特权,把人民疾苦挂在心上的人。一生简朴,睡衣补了又补,饭菜简单至极。"为人民服务"不是口号,是生命的全部意义,一生在践行。在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后,他夜不能寐,欣然命笔写下《送瘟神》二首,那种由衷的喜悦穿越时空依然感人至深。他发起扫盲运动,让亿万目不识丁的农民第一次能读写自己的名字;他推动农村医疗卫生建设,"赤脚医生"走遍乡野,让老百姓第一次享受到医疗保障。这些具体而实在的改变,构成了人民对他永恒怀念的情感基础。</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思想的智慧光芒,至今仍在指引中国的前行方向。他提出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思想方法,已经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基本遵循。他关于保持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告诫,关于警惕"糖衣炮弹"的警示,关于"两个务必"的教导,在新时代依然振聋发聩。他的著名论断“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美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在新形势下,更是给了我们不惧霸权迎接挑战的无穷力量。在国际舞台上,他确立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赢得了广泛尊重。那些认为毛泽东思想已经过时的观点,既不了解历史的连续性,也不理解发展的内在逻辑。事实上,从脱贫攻坚到抗击疫情,我们都能看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一根本立场的生动体现。</p> <p class="ql-block">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像一座精神灯塔。他们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强大不在于高楼大厦的数量,而在于人民挺直的脊梁;一个政党的力量不在于掌握多少权力,而在于赢得多少民心。今天,当我们享受着和平发展带来的生活时,更应该铭记那些为我们开辟道路的人。清明祭扫,不仅是血脉亲情的延续,更是精神血脉的传承。毛泽东主席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那种为了人民鞠躬尽瘁的情怀,那种不信邪不怕难的骨气,那种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魄力,仍然深刻影响着我们民族。</p> <p class="ql-block">站在新时代,毛泽东主席的形象不仅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模糊,反而在历史的检验中更加熠熠生辉。他的时代有曲折,但毫无疑问开创了民族翻天覆地的新纪元。清明时节,我们纪念这位历史巨人,从他的人生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这是对毛泽东主席最好的纪念。</p><p class="ql-block">毛泽东思想,是我们行动的指南,胜利的秘笈,力量的源泉,励志的典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