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纪行之二十三——空中目睹沙漠雪山与良田同框奇观

东方木

<p class="ql-block">从马拉喀什机场起飞不久,坐在飞机右侧靠窗座位的我,很意外地看到了连绵不断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搜寻资料得知,那是大阿特拉斯山脉。该山脉形成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属于阿尔卑斯造山运动的产物。其地质结构复杂,包含褶皱、断裂和断块山特征,远古时期曾与北美大陆相连,后因地壳运动抬升形成如今的高原屏障 。</p> <p class="ql-block">山脉分为西段的高阿特拉斯山(主脉)、中段的安蒂阿特拉斯山及东段的撒哈拉阿特拉斯山,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700公里,最宽处达450公里 。</p> <p class="ql-block">主峰图卜卡勒峰海拔4,167米,为北非最高峰,山顶终年积雪,是摩洛哥地标性景观 。山脉地势险峻,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拥有多个超过4,000米的山峰。其东段与大阿特拉斯山脉(即高阿特拉斯的延伸部分)相连,形成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的天然分界线 。</p> <p class="ql-block">这道号称为北非屏障的山脉,西北侧受西风带抬升作用,形成温带地中海气候,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植被茂密 。东南侧位于背风坡,受撒哈拉高压控制,形成干旱的撒哈拉气候,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地表多为荒漠 。西北侧则受西风带抬升作用,形成温带地中海气候,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植被茂密 。</p> <p class="ql-block">山脉是摩洛哥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如穆卢耶河、谢利夫河等,其融雪和季节性降水为下游农业与城市供水,被称为“摩洛哥天然水塔” 。</p> <p class="ql-block">飞机沿着大阿特拉斯山脉西北侧飞行,远方可以看到连绵不断的雪山,下方可以看到蜿蜒曲折的河道、如同积木似的城市居民住所和绿色的农田牧场,间或也会看到荒弃的农田或草场——那是被飞沙侵蚀的农田或草场。</p> <p class="ql-block">地理知识告诉我,山脉的南侧和东南侧,就是撒哈拉大沙漠。而当飞机进入阿尔及利亚境内时,我也确实看到了远方那一望无际朦朦胧胧的撒哈拉大沙漠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飞机离开非洲大陆,向东北方向横着飞越地中海,经历了将近5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终于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机场降落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回家的航程只过去了不到三分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已经是第10次在伊斯坦布尔机场起落了。所以,虽然</span>我们的转机时间只有两个多小时,我们还是在这个庞大的机场里很快地找到VIP候机室,在里面喝了点儿红酒,吃了些蔬菜和土耳其烤肉饼等,并休息了一会儿。</p><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还要飞将近11个小时,才能抵达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