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展风采,城乡交流促提升—巴州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巴州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

<p class="ql-block">为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学差距,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巩固教育教学成果,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与示范作用,3月28日,巴州数学名师工作室积极响应自治州号召,组织了一场意义深远的送教活动。活动在轮台县第一中学成功举办,为当地数学教育注入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展现了名师工作室的责任与担当。</p> <p class="ql-block">此次活动精心设计,分为示范课与讲座两大环节。在第一节示范课中,唐冬梅老师以中考复习专题《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为切入点,巧妙地通过生活中测量旗杆高度的实际问题,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课堂上,唐老师借助多媒体工具,将抽象的几何图形直观呈现,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三角函数关系求解未知量。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互动,逐步掌握了解题思路与方法,课堂气氛热烈而活跃。</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示范课由李海玲老师主讲,她以《9.1.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为题,从学生熟悉的教室座位入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精准定位座位,进而通过地图导航的实例巧妙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李老师利用生动的动画演示,清晰地展示了坐标点在坐标系中的确定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含义,成功化解了抽象概念带来的理解障碍。同学们在趣味十足的小组活动中踊跃参与,通过在坐标系中描绘自己设计的图案坐标点,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讲座环节同样精彩纷呈,黄新友老师以《重塑课堂,学科示范课设计的多维策略》为题,深入剖析了传统数学课堂的不足,并提出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重塑课堂的理念。他强调,示范课设计的目标应精准对接课程标准与学生学情。黄老师还分享了多维教学策略,包括情境创设策略、问题引导策略和信息技术融合策略。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如测量旗杆高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通过设置递进式问题,如“如何证明勾股定理”,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展示图形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p> <p class="ql-block">本次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圆满落幕,思维的火花成功搭建起城乡教育沟通的桥梁。未来,工作室将继续整合优质资源,不断优化送教模式,让更多乡村学子在趣味与高效的数学课堂中探索数字奥秘,提升数学素养,推动城乡数学教育迈向均衡发展的新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