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普及急救知识,增强中学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2025年3月28日15时,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医护人员走进平顶山市第十六中学,为全校师生开展了一场生动实用的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活动,此次活动以“守护生命 救在身边”为主题,让急救知识扎根校园,为生命安全筑牢防线。</p><p class="ql-block"> 参加此次培训的有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范永会、副书记刘艳辉、重症医学科护士长李淑敏、烧伤整形外科护士长郑乐、集团劳动模范王鲁阳、烧伤整形外科主治医师李恒。</p> 理论讲解 夯实基础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总医院医院重症医学科刘艳辉副书记通过真实案例,向同学们强调了“黄金4分钟”急救时间的重要性。结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用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操作原理、适用场景及操作禁忌,并通过互动问答引导学生思考“何时该出手施救”“如何正确拨打急救电话”等实际问题。</p> <p class="ql-block"> 70%以上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外,学生群体既是潜在“第一目击者”,更是未来社会的“急救主力军”。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开始不可逆死亡,每延迟1分钟施救,存活率下降7%-10%。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超55万,而抢救成功率不足1%,核心原因在于目击者缺乏急救能力。</p><p class="ql-block"> 刘艳辉告诉大家:每一秒都在倒计时,你的双手可以改写结局!及时、正确的心肺复苏(CPR)可将存活率提升2-3倍!胸外按压,是无需专业器械、人人可学的“生命重启术”。</p> 实操演练 掌握技能 <p class="ql-block"> 在模拟操作环节,重症医学科医师王鲁阳利用人体模型分步骤演示了CPR全流程:从判断环境安全、检查患者意识呼吸,到胸外按压的频率深度、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的配合技巧。同学们分批进行实操练习,医护人员手把手指导纠正动作细节,确保每位参与者掌握标准操作。七年级的学生纷纷感慨:“看似简单的按压动作,实际操作中既要保证力度又要控制节奏,真正体会到急救的严谨和专业。”</p><p class="ql-block"> 【黄金四步,拯救生命】</p><p class="ql-block">第一步:判断与呼救</p><p class="ql-block">第二步:快速定位,精准按压</p><p class="ql-block">第三步:持续按压,绝不中断</p><p class="ql-block">第四步:配合AED,事半功倍</p> 趣味互动 赋能急救 <p class="ql-block"> 为激发学生兴趣,活动现场医护人员模拟突发急救场景,帮助同学们在虚拟情境中巩固技能。校方表示,未来计划将急救培训纳入校本课程,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让应急救护成为学生的“必修课”。</p> <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累计培训师生二百余人。第十六中学校长张理渊表示:“生命教育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一课,医护人员专业、耐心的指导让学生们从‘第一目击者’转变为‘第一施救者’,这是一份终身受益的‘生命礼物’。”活动也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纷纷表示:“孩子学会急救,家庭多一份安心。”</p><p class="ql-block"> 急救知识进校园,不仅是一堂技能培训课,更是一堂生命教育课。平煤神马集团总医院与十六中学将持续深化医校合作,推动急救教育常态化,让更多青少年成为守护生命的“校园卫士”,为社会传递“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正能量。本次培训不仅让“黄金四分钟”理念扎根校园,更点燃了青少年“敢救、会救、愿救”的责任担当。</p><p class="ql-block"> 范永会书记指出生命无法重来,急救不能等待!让我们用4分钟的学习,换取他人一生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彰显的雷锋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助人为乐的品质,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通过学习和实践急救知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守护生命的使者,践行服务宗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图文:郑 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范永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