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藏地桃花源

森林民宿#医美产品

<p class="ql-block">  丹巴县地处四川省西部,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东大门,海拔1700—5500米。由于地势落差大,因而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别样风情。</p> <p class="ql-block">  丹巴县境内峰峦叠嶂,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涌出了一道幽深峡谷。被外媒赞为“东方金字塔”的丹巴古碉楼,主要集中于河谷两岸,与藏寨民居浑然一体。据统计,丹巴现存562座碉楼,自唐朝以来,这里就被誉为“千碉之国”。公元6—7世纪,丹巴县曾是《西游记》女儿国原型——“东女国”的都城。东女国是一个部落政权,沿袭了母系社会制度。《旧唐书》记载:这里“重妇人而轻丈夫”。东女国女王的丈夫不掌权,只负责对外战争;内臣皆为女性,男人不可在朝廷做官,而只能在外服兵役。在几百座丹巴古碉楼中,不乏从东女国时期幸存的古遗。</p> <p class="ql-block">  丹巴县的清晨云雾缭绕、远山朦胧。来到现存古碉楼最多的梭坡乡,便听得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山谷深处的藏寨里悠悠传来。</p> <p class="ql-block">  大川与江流之下,最不缺的就是石头。早在千百年前的东女国时期,我们嘉绒藏族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把一块块上百斤的石头层层叠加,筑起了一座座碉楼。如今,无论你行走在丹巴的深山峡谷、还是田园林间,凡是有藏族村寨的地方,都耸立着高出山寨几十米的古碉楼。在白云蓝天和山峰的映衬下,它们显得十分古朴和壮观。采用了“叠石技艺”的古碉楼,是嘉绒藏族的建筑艺术杰作。千百年来,这些运用了建筑力学原理的古碉,经受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仍旧巍然屹立!丹巴古碉楼建筑形式多样,有四角、五角、八角、十三角等类型,而以四角楼最为常见。一座座古碉虽然只用天然的石头、木材和粘土打造,却异常厚实牢固。这些灰黑色的建筑端正笔直、角如刀锋、高耸入云,如一个个雄立千年的巨型感叹号,神秘而古老,引人浮想。现存的丹巴碉楼主要分为四种:要隘碉、烽火碉、寨碉和家碉。高度一般在10—30米左右,高者可达60米,相当于20层楼。</p> <p class="ql-block">  丹巴碉楼最开始的作用并非民居,历史上,丹巴各部落的土司经常征战,碉楼最开始的作用是防御敌人的。”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古碉的墙体之间放上枕木,这样能让墙体变得整齐好看,并可以缓冲地震带来的压力。当地的老人都十分崇拜丹巴古碉,并把这些千年建筑视为民族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传说许多年前,一只凤凰飞到了丹巴县境内的墨尔多神山,化作万千迷人的美女。从此以后,墨尔多神山下的峡谷村落就成了美女如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美人谷”位于巴底乡,距离丹巴县城约26公里,以盛出美女而闻名。当地姑娘几乎从不施粉黛,也不用华丽的衣饰去装扮,仅是在务农、放牧之余稍加梳洗,便气韵毕现。她们拥有天生的冰肌玉肤,苗条身材婉转有致。长期劳动的打磨并没有使女孩们变得粗糙,反而让她们拥有了魅力十足的健康美。</p> <p class="ql-block">  “美人谷”男子的身高普遍在1.8米以上,女孩也有1.7米左右,这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挺罕见。为何这里盛产身材高挑、肤白貌美的姑娘呢?据专家考证,1227年西夏国被成吉思汗所灭后,大批皇亲国戚、后宫妃嫔从大西北出逃,其中一支跨过甘肃河西走廊,经阿坝草地流入丹巴这一带。巴底乡峰岭对峙、银涛纵横、气候宜人,山高谷深的环境亦可避祸,于是他们便驻足下来,在此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  天生拥有“贵族血统”,再加上这一方山水很养人,当地女孩便都出落得端庄娴雅、苗条水灵,此地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谷”。</p> <p class="ql-block">  许多藏寨相连而成的“美人谷”附近,还散布着一处处天然温泉。这些高山峡谷间的温泉终日烟雾缭绕,犹如仙境,水温在40℃以上。因泉水中富含多种天然矿物质,有美容保健、活血化瘀等功效,这也是当地姑娘一个个都像“出水芙蓉”的原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