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夫君去西峡开会,我这个闲人随车前往,去圆我的丹江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丹江水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终于看见了北京人的大水缸——丹江口水库。天哪,一眼望不到边,碧波荡漾,座落在山峦之间。站在渡船上风吹乱我的长发。</p><p class="ql-block">丹江口水库,亚州第一人工淡水湖。 我心心念念的丹江口水库,距我近两百多公里,今天我终于站在了湖边。感谢我的淅川同学老五和她的丈夫,驾车在山间蛇行,一个多小时后,我终于站在了湖边。</p><p class="ql-block"> 1953年毛泽东第1次提出南水北调工程计划,1958年周恩来在正中央政治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构想和专家规划,在会议上正式提议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并得到会议的支持和批准。随后50年规划,20年建设, 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达1022.75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90.5亿立方米,被誉为“亚洲天池” 。2014年开始向河北,河南,天津,北京等20多个大中城市供水。毛泽东,我心中的神,你的宏伟蓝图不仅造福四方,而且还庇护子孙后代。</p><p class="ql-block">丹江口水库水源来自于丹江和汉江,库区一部分位于湖北丹江口市,一部分位于河南淅川县内。横跨卾,豫两省。当初建库区的时候湖北迁移10万余人口,淅川迁移16万余人口。这里曾经是二十多万人的故乡,二十多万人的根,二十多万人的思念,二十多万人回不去的家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谢这20多万人口,你们真的很伟大 。每个大工程的成功,都离不开部分人的牺牲,多数人的受益来自于少数人的成全。饮丹江水的人,心中理应永远装着淅川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小米会开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游完丹江水库,我随老五来到了她的家中。老五是我大学时的同学,同窗两载,白天同教室,晚上同寝室,开灯打扑克,关灯喷瞎话。老五成热稳重,慢慢悠悠,不急不躁,机智幽默,坦然处世的风格至今依然不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应我的要求,老五煮上了小米粥,然后开始做韭菜盒子。做好两个放入锅里,然后盖上盖子再做下一个。她做我观,边观边聊,突然想起锅中韭菜盒子,起盖,翻面,天啊?焦糊抹黑的。我急忙掏出手机拍照,“好啊,你用黑馍来招待客人,我要告诉咱们107的伙伴们。”然后上传给老二并配文“速来围观,速来围观老五用黑馍来招待客人。”随即收到了老二的回复:“糊的捡钱,祝你发财”,臭老二。想把黑馍发入107室的群内,又怕老五脸上挂不住,算了算了,不发了。107是我们上大学时宿舍门号,107成了我们一生的记忆。有了微信之后,我们就建了107群,八姐妹时不时的在群里热闹一翻,回忆曾经的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铁锅内的稀粥不停的翻滚着,黄白色,黏糊糊的。“你这煮的是什么粥?”我疑惑地问?“小米粥啊。”老五慢悠悠地回我。“咋给我煮的不一样,我吃几十年的小米粥,都是一粒一粒的,金黄金黄的,你这怎么没有粒呢?”我更加疑惑。用勺子舀起,慢慢细看。呈絮状,丝亳没有粒的痕迹。“你那就没有煮好,这才是煮好的小米粥。”我慌然大悟,“怪不得我煮的小米粥,家人不爱喝,都说像鱼籽一样满嘴跑。”原来小米是会开花的,煮时间长了,小米就完全煮开成了絮状。我舀入碗内慢慢品尝,细腻润滑,淡香入肺。天啊,这才是真正的小米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年过半百,我才品尝到了真正的小米粥,不虚此行,真是处处皆学问呀。</span></p><p class="ql-block"> 老六</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终于见到了老六,依然是短发,圆脸,温文尔雅。“妈——爷,你来也不提前通知我。我昨天是黑色的周四,课最多。一天5节课。”老六延迟退休,依然在上班。“妈爷”的前奏语是老六的标配,几十年没变。她说她依然热爱教育,喜欢孩子们。这不,她来见我,居然还带着昨天晚上考试过的试卷,她说今天要把它改出来,下午上课要给孩子们评讲,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无业游民打搅了她这个上班的人。不过我来一次也不容易,好多年没见她了,打搅就打搅了吧,见了面聊聊生活,聊聊孩子们,心情挺愉快的。也许这就是同窗情为啥被列入人生“四铁”的原因之一。无论多久没见,一旦见面,旧情复燃没有丝毫的生涩。</p><p class="ql-block">两天丹江之行结束了,带回了淅川的酸菜,西峡的香菇,点点滴滴都是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