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奇妙一日

老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去年的深秋,突发奇想,说什么都要去一趟香格里拉走一趟了,于是约了几个好友,说好各走各的,最终在香格里拉会面。</span></p><p class="ql-block">要说香格里拉就在距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虽然开车去到那里需要六、七个小时,但相对于绝大多数的国人来说,这个距离妥妥的是属于家门口不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很有想象力,就挺神秘的。它位于云南省的西北角,紧邻西藏和四川,现在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所辖县级市,也是州首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早前的名字叫“中甸”,一直由丽江代管,直到1973年,迪庆藏族自治州独立成自治州的那一刻,就不再由丽江地区代管了。再到2001年12月17日,中甸县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县,再后来到了2014年,香格里拉才撤县设市。</p> <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这个名字来历很有趣,它是香巴拉”藏语的音译,香巴拉在藏语中的意思是“极乐园”。</p><p class="ql-block">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有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叫詹姆斯·希尔顿的</span>英国作家,写了一本小说叫做:《消失的地平线》,书中描绘了他所见到的叫香巴拉的这个地方人们的日常生活,这里的人们欢乐、热情、友善……这里的生活为世人所向往,但是由于歪果仁舌头结构与国人不大相同,他们在发香巴拉读音时舌头不太听话,根本就没有办法准确的发出香巴拉的声音,他们所发出来的声音就是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一经出版,在国外产生了不小的轰动,没过多久,这部小说又被拍成了同名的电影,还荣获了多项奥斯卡奖。从此香格里拉这个称呼比原名香巴拉更为世人所熟知,尤其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更高,这是典型的国际版的墙里开花墙外香的例子。于是在2001年,政府索性就把这里正式更名为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不但历史悠久,自然风光也是十分绚丽,拥有很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普达措国家公园、独克宗古城、噶丹松赞林寺、虎跳峡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那一日,我们拖拽着行李箱入住了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p><p class="ql-block">独克宗古城街道的路面跟丽江束河古镇的一样,都是所谓的青石板路,就是一块块石头铺就的路面,人走在上面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崴了脚脖子,可手中还要拖着箱子,偏偏我们预订的民宿跟我们进入古城的那个门,是古城的两个边缘。</p><p class="ql-block">这一走就是半个多小时,不敢走得太快,既怕崴了脚也怕箱子被颠散了架,拎着箱子走吧又有点重,所以也就只能是慢慢地走,确保颠簸的程度在箱子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p> <p class="ql-block">要说无巧不成书。我家老伴有个朋友,那一日他们两口子也恰巧抵达香格里拉,这种巧合绝对算得上是它乡遇故知了。微信上一顿互相问候,于是当晚就被邀请在松赞林卡——一个极其高档的饭店共进晚餐,东家是他们的女儿。</p><p class="ql-block">颇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要知道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它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建于公元1679年,名字是五世达赖喇嘛亲自赐名:噶丹·松赞林。</p> <p class="ql-block">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对藏传佛教一无所知的人来说,松赞林寺已经是一个很神秘的一个地方,今晚还要在这个神圣的寺庙中的饭店就餐,额滴个乖乖,这幸福来得有点太突然,被整的有些不知所措了。</p><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叫了一辆出租车,把微信上的地址让司机师傅看了,司机用那样一种眼光看着我们问道:你们去吃饭?</p><p class="ql-block">我:对呀。</p><p class="ql-block">司机:那这独克宗古城是来玩的?</p><p class="ql-block">我:我们住在这儿呀。</p><p class="ql-block">出租车司机眼睛开始变得异样起来看着我们。</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明白了司机师傅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是:你们能去那么高级的地方吃饭,还住在这里,这不是一个层级啊。</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十分钟路程,司机师傅把车停在一个看似荒郊野外的院子门前,并说只能到这里了,里边不让进了,你们自己进去吧。</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大门,又往里边走了很远,出来一个像是保安模样的人,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说是来吃饭的。保安说要么你们在这里稍等一下儿,我叫个车把你们送去;要么你们自己走过去,得走十来分钟。</p><p class="ql-block">那时天空刚刚擦黑了,我想能在松赞林寺后院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走、转转、看看,</span>也是难得的机会,况且又不是太远,于是果断的选择了第二个要么。</p><p class="ql-block">后来我知道了,这里是个酒店名字叫做:松赞林卡,距离松赞林寺仅有一点几公里,妥妥的松赞林寺后院。松赞林卡的设计是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的康巴特色藏式碉房建筑,每一幢都以周边的香格里拉村庄命名。</p><p class="ql-block">正前方有BMW字样的建筑是一个餐厅,那是松赞林卡众多餐厅中的一个,也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走入餐厅,就被四周那种异样的、从未见到过的环境所包围,整体都是原木本色的色彩,墙壁上镶嵌的丝绸壁画,壁柜格子中摆放的物品,除了酒瓶子其他都叫不上名字来,不甚明亮的昏黄照明,衬托得这餐厅更显神秘的气氛。</p><p class="ql-block">我想这大概就是藏族人十分喜爱的热情、庄重的待客环境。</p> <p class="ql-block">今日东家是我家老伴朋友的孩子,是个海归,对藏传佛教颇感兴趣和研究,学成归来,一头扎进香格里拉,几年深耕下来,学术与人脉双双获得大丰收。</p><p class="ql-block">以我一个对佛教一窍不通的人敢于有此评论,我是有我自己浅显的评判标准的,那就是“海龟娃儿”在跟她朋友聊天时,所说的话,每句话甚至每个字我都听得清楚,但说的是什么意思,基本都不懂,应当都是佛教的行话或是说术语。就像360行,行行都有业内的技术术语,即便是入行三年学徒期,也只能学个皮毛,要想有所建树,必须兢兢业业、持之以恒,也只有达到了某种深度时,那些行话、术语才能心领神会、脱口而出。</p><p class="ql-block">至于人脉……</p> <p class="ql-block">今日东家安排的是牦牛肉火锅,除了几例青菜外全都是牦牛身上的各个好吃的部位。</p><p class="ql-block">第一个环节我很在行,这是自助调制蘸料,人家我整个蘸水那是轻车熟路,分分钟的事儿。</p> <p class="ql-block">这是今日的“一大家子”,有“海龟娃儿”和她松赞林寺的朋友,一个专门负责国内松赞林卡的规划和发展高层管理;“海龟娃儿”的双亲;还有一位酷爱徒步,以游山玩水为主业,有时间了照顾一下案子的律师,他也是“海龟娃儿”父母的朋友;然后就是我们俩,一共七个人。</p><p class="ql-block">“海龟娃儿”的父母从广东飞来,我们能够在同一天不约而同的到达香格里拉,绝对是一种缘分,我想这至少也得是几百年上千年修来的缘分吧,缘分要是来了,那真是挡都挡不住。</p><p class="ql-block">我们两口子本是与几个朋友相约在香格里拉集合,他们开车,我们先他们几天出发,先去泸沽湖玩了一圈,因为他们都曾经先后去过泸沽湖了,今天我们才乘坐大巴到了香格里拉,然后继续我们共同的后半程。</p><p class="ql-block">巧的是我们抵达香格里拉那日,也正是“海龟娃儿”的双亲从广州飞抵香格里拉,于是我们被来了个“一勺汇”。</p> <p class="ql-block">东家一声开始,没有致辞,也没有长篇大论的开场白,只有简短的欢迎来到香格里拉……,接下来的事儿就是觥筹交错、大快朵颐了。</p><p class="ql-block">今日是牦牛肉火锅晏,那牛肉摆盘摆的极具造型,俨然是一尊尊艺术品,实在让人不忍心下筷子。</p><p class="ql-block">每盘都配有木板提示,说明这盘是牦牛的那个部位,其实我想那潜台词是:你品,你细品,牦牛身上的各个部位的肉质口感是有差别的,就看你是否分辨的出来。遗憾的是,人家我的舌头分辨率不是太高,或者说进化的不够完美,所以只知道每一口都是肉香,每一口香的差别≈0,自我感觉有点暴殄天物。这可能是由于前二十多年居住地不断变化的缘故,扰乱了舌头对某一地里方位食物味道形成的固有记忆,而那二三十年恰恰是舌头味蕾最年轻力壮的年代,也是舌头进化能否完美的关键阶段,对于我的舌头,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荒废的二、三十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而导致了现在的我对食物品鉴的能力似乎只有好吃、还行、我不太喜欢吃的几个简单层级</span>。</p><p class="ql-block">这一大片一大片的是牦牛后腿肉,这也是拍了照片回来仔细看才知道的,当时没有一盘盘的看,细细的拍,总觉得那样会显得咱太没见识,现在想想有些后悔,多么难得的机会啊,这些咱也确实没有见识过,就算人家看咱有点没见识,也是实际情况,再说人家最多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嘴上肯定不会说出来。</p><p class="ql-block">嗨,挺好的机会没把握好,让我给糟践了。</p> <p class="ql-block">那肉是两盘、两盘的上,因为是两个锅子,人口就是区区七个,不会再增长,肚子却以可见的速度变得鼓起来了,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肉却还在源源不断的端上来,</span>仿佛要是不叫停今天非得把整头牛都给你牵上桌来。</p><p class="ql-block">进食的节奏明显慢了下来,我们也适时的表达出能力已发挥到极致的意思,于是东家叫停了后续上肉的作业,最后还得由东家把已经上来那部分“牛”打包带回。</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起的比较早。十月的香格里拉已经比较寒冷了,房间到了晚上都给上了地暖,否则会在被窝里抖上一宿。因为已经好多年没有睡过带暖气的房间了,感觉舒服得很,早上即便是醒了,也还是愿意在床上再赖上一会儿。</p><p class="ql-block">我们等到太阳已上三竿时才出了客栈,即使是那个时辰出来,走在古城里,我们好像还是第一个出门的游客。</p><p class="ql-block">古城清一色的木头房屋,把整个古城整得都是古色古香的,配上脚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青石板路面,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梦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吃了个早点,漫无目的的在古城中转悠,见到远方高处有一座雄伟的建筑,就把方向锁定在那里了。</span></p> <p class="ql-block">直到看见这个牌子,又把我的思绪拉回了当下,不禁又感觉无比的窃喜,这是咋了,这趟出来人缘变得格外的好,前几天在丽江,那里的隔壁老王很想我;然后到了泸沽湖,又见到泸沽湖很想我的牌子;今又来到了香格里拉,又见到了这个。</p><p class="ql-block">暗自思忖着,人品什么时候一下子好成这样了,走到哪里都被争着抢着的想,不管是什么原因,有人想着总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p><p class="ql-block">一大早,一出门儿,心情就被古城整得美美的,心里想着这独克宗古城会待客,会唠嗑。</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那个雄伟建筑的地方,原来是一个公园,公园名字叫:龟山公园。</p><p class="ql-block">龟山公园在山上,龟山公园的大门在半山腰上,门前是一个广场,名曰:月光广场。</p><p class="ql-block">月光广场应当是独克宗古城的中心地带,有点类似丽江大研古镇、束河古镇的四方街一样。</p><p class="ql-block">月光广场两侧各有一个博物馆,一个是:红军长征博物馆;另一个是:迪庆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那个雄伟的建筑是大佛寺,坐落在龟山之巅,楼高三层,为藏式佛殿建筑。</p><p class="ql-block">这个大佛寺始建于清康熙六年,但毁于同治八年,后又几经修缮,但规模均不如前。2005年,经社会各界捐款筹资,大佛寺又重迎胜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金身,是</span>仿拉萨大召寺佛祖释伽摩尼十二岁等身放大塑像的大佛,大佛高达八米之多,端坐于莲花座中央,庄严肃穆。佛祖下方左边分别是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及地藏王菩萨;下方右边分别是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及普贤菩萨,是佛教称之为的八大菩萨。</p><p class="ql-block">这里是朝圣和游客观光游览的最佳胜地。</p> <p class="ql-block">站在龟山之巅,俯瞰独克宗古城一角,眼前是一片密集但看上去又不失杂乱的黛瓦房顶,没有一幢高层建筑,反而显得更加整洁、古朴和肃穆。</p> <p class="ql-block">大佛寺旁边有一个巨大的转经筒,金碧辉煌,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之大的转经筒,转经筒底部有一圈钢管抓手,要想使转经筒运动起来,必须许多人一同协力,单凭两三个人无论怎样使劲儿,转经筒也是岿然不动。</p><p class="ql-block">我们自然是那许多人中的两个,因为我们深知转经筒的意义,在藏传佛教里,转经筒被视为祈福和积累功德的象征。在转经筒里面一般都装有经文,每转动一次,就相当于诵经一次,能消灾解难、增加福报。我们虽然不是佛教徒,但我们深谙进了庙随和尚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正当我们欣赏大佛寺各个雄伟建筑时,接到了“海龟娃儿”的电话,告知我们今天的活动安排好了,半小时之后到独克宗古城来接我们,我们急忙从龟山公园赶下来。</p><p class="ql-block">半小时后,我们坐上车,车开了近一个小时,把我们拉到了这个野途儿露营地。</p><p class="ql-block">这里应当是香格里拉的郊区了,因为开车途中,我们经过了大片的草原和森林。这个地方绝对是非土著不能到的地方,若是来香格里拉的游客,得不到土著、行家的指点、点拨,是无论如何也寻找不到这样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一进营地大门,首先看到了白墙上的几个蛊惑人心的大字:人就应该呆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看着这一进门的地方,似乎有些荒凉,远一点的地方是个小山包,脚下只有窄窄的一条土路,感觉这荒郊野外也就是这样了,也不过分希冀还能有啥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绕过小山包,还是一条小路细又长,一直通向不知道什么地方,但是小路已经变成石径,树木的层次感也显现出来了,颇有些曲径通幽、渐入佳境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忽然间眼前豁然一亮,前方出现了一排尖尖顶的小木房子,像积木一样,整整齐齐的摆在路边。这种形式的小房子太漂亮,太新颖了,简直就跟走入了童话世界一样。那两片交叉的尖尖顶,既是房顶又是墙壁,现在我拍照的角度,一眼就能把小木板屋看个透,那透明的部分是前门和后门。</p><p class="ql-block">这个只有房顶和前、后门小木屋,果然是没有天花板,我想起来一进营地白墙上的那几个字。</p><p class="ql-block">这些没有天花板的小木屋在蓝天下,在旷野中是那么突兀,那么靓丽。</p> <p class="ql-block">前边有个湖心岛,岛上的尖顶木屋不但比那一排的更高也更大,我们走过桥,径直进到了这个同样没有天花板的尖尖顶小木屋里边,见到了“岛主”,也就是野途儿营地的主人——恩主。</p><p class="ql-block">这个湖心岛是恩主的私人领地,平时他只要在营地就在这个岛上呆着,尖顶小木屋既是他的办公室又是他会客的地方。只有那些主人认为是重要的客人,才会安排在这里接待,一般游客不会有如此之荣幸,能来到岛上的小木屋。</p><p class="ql-block">恩主,一位年富力强的藏族青年,看样子不到40岁,会讲汉语,与我们的“海龟娃儿”是很好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恩主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拿出他珍藏的老班章冲泡给我们品尝。</p><p class="ql-block">寒暄过后,我很关心这尖尖顶的小木屋是藏族的特色还是出自那位天才设计师的灵感?这里的房屋很多都是这样的吗?我们在市区好像没见到过这种形式的房屋。恩主告诉我:这个营地的各种房子都是他的创意,施工时没有图纸,只有想法,跟施工人员一讲,就干上了,边干边改。</p><p class="ql-block">恩主看我对墙上的装饰画看的很仔细,他很自豪的跟我说,这些装饰都是他从当地土著那里收来的,土著们盖新房,这些老房子拆下来的都不要了,他以很便宜的价格就把它们买回来了,贴在墙上了。他还告诉我,他收购回来的这种老式装饰还有很多,都在仓库当中储存着,等营地规模扩大时再用。</p> <p class="ql-block">我趁着他们聊天的时候,出了小木屋,在营地中四处走走看看。因为我从来没有过开房车露营的体验,也就不曾见过真正的营地,今天终于得到机会,“潜入”了营地,也算是一个难得的经历。</p><p class="ql-block">这一堆木头墩子,还真不知道是做什么用途的,最远的地方有一块白色帆布,上面写着“陪你去热爱这个世界”,就连这文字也足够耐人寻味,令人捉摸不透,莫非是行远途、宿营地的人们都有与常人不同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营地中有好多这样的尖顶小房子,我想应当是为那些来到营地又不愿意住在房车中的客人们准备的。旅行者可以把露营的装备通通整到这里来,稍微布置一下,这里就会瞬间变成一个旅途当中临时的家,既<span style="font-size:18px;">可在木屋中铺床或架帐篷小憩,也</span>可在门前支桌泡茶,架炉做饭。</p><p class="ql-block">这营地的神奇之处在于,你可以一边口衔草原牛羊肉,一边嗅着空气中的草木清香,听着阵阵清风从耳边吹过,看着蓝天白云映入眼中,俨然一个隐士过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如果什么都不想干,不想操心不胜其苦,甚至连食材都懒得准备,那也可以借助营地的天幕、烧烤炉、音响设备、灯光、小桌子小凳子……三五好友或是觥筹交错,或是载歌载舞,同样也可以整出一个热热闹闹的夜Party。</p> <p class="ql-block">“今日躺平”,这口号太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口味了,许多年轻人就冲着这接地气的口号,也得来这里体验一把。</p><p class="ql-block">躺平这两个字仅仅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词汇。一个网络词汇的普及迅速在年轻人中扩展开来,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像我这样一个老人家,也慢慢的体味出其中的一丝丝乐趣。</p><p class="ql-block">其实这种生活态度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只是那时语言没有进化到现在这么精练、精确、精准。古人们形容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叫做“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再后来汉语把这种状态叫做“爱咋咋地”,这四个字有点消极,多在口语中使用;到了“躺平”,不但口语中可用,书面语言也常常见到它的身影,但在正式的报刊、文件上还难觅其踪。</p><p class="ql-block">汉语的博大精深,越来越可期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营地的餐厅,一个个独立的尖尖顶小木屋,专门为体验香格里拉独特风情的游客们准备,就像饭店的包间一样,可以点餐,有专业的人员服务;也可以自己动手,使用自己带来的食材进行烧烤;还可以吃着自己的烧烤,再点上几道营地特色佳肴。</p><p class="ql-block">营地有与当地土著合作的鸡场,都是吃草、吃虫、吃粮食长大的溜达鸡,虽然还没有品尝到,但完全可以臆想一下一碗飘着黄澄澄鸡油的土鸡汤,一串滋滋冒油的烤鸡翅,一盘麻辣鲜香的辣子鸡……</p> <p class="ql-block">营地当中有一个两层建筑,二楼有一个房间,人家我惊奇的发现,房间中靠着窗户处有一根粗原木,下面悬吊着许多藏式服装,有男装也有女装。我挑选了一件尺码最小的藏式服装,穿在身上,显然还是很肥大,穿在身上很像古人的马褂,<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袖子长的,</span>里面可以装下许多物件。</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穿藏袍的我,完全隐藏不住内心的兴奋。我就纳了闷了,马路上见到的藏族同胞也不全都是人高马大的呀,再说人家我好歹也算是个北方大汉,咋就藏袍一上身,北方大汉就秒变得如此袖珍了呢?</p> <p class="ql-block">正当我在营地四处游荡时,接到老伴的电话,让赶紧回到湖心岛,说是要去见活佛。额滴个乖乖,去见活佛!活佛早听说过,哪里是咱一个普通老百姓说见就能见到的?</p><p class="ql-block">原来“海龟娃儿”早有安排,就是不知道活佛是否有档期接见我们,所以没有事先跟我们说,直到今日见到恩主,把安排见活佛的事儿敲定后,才跟我们说还有这样一项活动安排。</p><p class="ql-block">恩主给我们每人准备了一条哈达,这是见活佛的见面礼,然后我们乘坐恩主的“大吉普子”福特,一路狂飙到活佛家。</p><p class="ql-block">这就来到了活佛居住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走进活佛居住的院子,宽敞明亮,干净整洁。</p><p class="ql-block">活佛今年83岁,年轻时曾一直在印度许多年,回国后一直在香格里拉松赞林寺,由于年事已高,最近几年除非松赞林寺有重大活动,一般居家时间更多。活佛终生未娶,没有子嗣,现在生活起居由他的侄儿打理和照顾。</p> <p class="ql-block">活佛虽然已是高龄老人,但坐姿依然身板挺直,面容慈善,精神矍铄,工作起来一丝不苟,根本看不出是一位耄耋老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着眼前的老人家完全就是一位和善的藏族老人,若不</span>是事先知道这就是活佛,无论如何也不会与活佛联系到一起。老人家讲起话来声音比较轻,听不出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话时面部一直带着微微的笑意,一旦进入工作状态,瞬间严谨的表情就都写在了脸上。</p><p class="ql-block">活佛不懂汉语,我们之间的语言交流只有通过恩主进行翻译。</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活佛的房间时,老人家就是这种端坐的姿势,老人家通过恩主向我们表达了欢迎我们的到来之后,接下来恩主给我们打了一个如何向活佛献哈达的样儿,接下来我们一个个有样学样的鱼贯而上。</p><p class="ql-block">我们献给活佛的哈达是恩主事先准备的,都是白色的,活佛给我们的却是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p> <p class="ql-block">敬献哈达结束之后,进入随意聊天环节。</p><p class="ql-block">其实与活佛之间的距离这么近,不知道是活佛气场的原因,还是我等常人心态的原因,一时间反倒不知问些什么了。恩主告诉我们,可以随便问你想问的问题,随便聊。其实我是有好多的问题想问,比如说:活佛可以结婚吗;印度佛教与藏传佛教有哪些区别;他的平日饮食有什么禁忌;他是转世活佛吗;印度也有活佛一说吗……,之前知道要去见活佛,脑中立刻涌现出好多问题,可真见到了活佛,也可以自由畅聊提问题的时候,反倒是局促起来了,有些不敢发问了,生怕有些问题涉及到隐私或是佛家的禁忌话题,最终还是啥也没问,我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活佛的气场或是威压。</p> <p class="ql-block">最后还是我家老伴请活佛看看我们今后的身体状况如何?应当注意些什么?于是活佛问了我们的生辰,然后拿出几粒骰子,往他膝盖上的小盘中一扔,接下来看着盘中骰子的点数,翻看着一叠页面又窄又长的卡片,一连翻看了好几张,最后告诉我们,身体无碍,平时要适当锻炼。</p><p class="ql-block">告别之前,我们提出要跟活佛老人家合个影,老人家非常爽快的答应了我们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活佛接见活动结束后,恩主问我们的“海龟娃儿”,接下来我们去哪里?“海龟娃儿”说:那就去月亮湖吧。</p><p class="ql-block">大吉普子又载上我们,一路风驰电掣的奔向月亮湖而去,一路上大片草原就在公路两旁,虽然天气已经很凉了,但草还坚持着绿着,估计这是草儿们最后的倔强。</p><p class="ql-block">草原上牛啊、羊啊不停的啃食着青草,它们要抓紧这段时间,尽可能多的进食新鲜的绿草,因为它们知道,这碧绿的小草吃不了几天了,要想再吃到新鲜的青草那就是明年春天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月亮湖,位于香格里拉小中甸,在想象中,被称为湖的地方,一定是一片广袤的水域,像是泸沽湖、太湖、洞庭湖等,没想到眼前的湖竟然是如此的微型,小巧玲珑,可以与规模偏大的池塘相媲美。但是,这里是湖,湖就是湖,无论冬夏,也无论年景是旱是涝,永远不会干涸,而且湖面面积基本不变,这就是湖与塘的不同。</p><p class="ql-block">月亮湖算得上是一个小众秘境,因为我们到来时,偌大的草原上除了牛羊就只有我们。</p><p class="ql-block">月亮湖的四周有着广阔的草原,一潭圆圆的池水,水中也有蓝天和白云,天地间除了绿草青青就只有月亮湖了。</p> <p class="ql-block">独立在这片草原上,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无限的宁静和舒适,一眼望不到边绿色当中,还有星星点点的红色点缀,镜面一样的月亮湖水平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据说这里不时地会有人有人拍婚纱照,夏季也会有人在湖边露营。</p><p class="ql-block">游客不多,景色优美,而且完全是一种别样的风景,如果来到香格里拉,月亮湖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别具风情、值得一去的小众景点。</p> <p class="ql-block">我对那些星星点点的红色植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问“海龟娃儿”那些红色的植物是什么?她告诉我那些是狼毒花。狼毒花!之前只闻其名从未见其花,这回终于见到它的真容了。我走近了,想近距离拍个清楚,然而风大、阳光强烈,再加上眼神不太好又没戴眼镜,始终未能拍好,是个憾事。</p><p class="ql-block">狼毒花,这个听起来有点吓人的名字,其实是一种在高原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p><p class="ql-block">狼毒花主要分布在中国北部、西北部的高原荒漠以及西南高原,它通常在每年五六月开放,是初夏高原草甸上最早绽放的野花之一。在迪庆藏地(包括香格里拉),狼毒花呈现出的是淡黄色。但在我们眼前看到的却是一株株红色植株,仔细再看,其实它们现在已经不是花儿了,而是狼毒花的枝条和叶片,也就是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秋天的红色是狼毒花的枝叶变红了,随后将会在十月枯萎死亡,第二年春天,地下根茎又会发芽钻出草地,这就是所谓的“一岁一枯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来到的时间正是十月下旬的深秋,看到火红的狼毒花应当是它生命中最后的灿烂。</span></p> <p class="ql-block">狼毒花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全株皆含剧毒,但它也是一种美丽的植物,特别是秋季叶子变红之后,犹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块红地毯,更像天边火红的晚霞落在了大地上。</p><p class="ql-block">当我了解了狼毒花的毒性之后,我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草原上有那许多牛啊、羊啊的,它们不怕吃到狼毒花吗?事实上若是牛羊等牲畜误食了狼毒花,轻者会大病一场,影响育肥及成长,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在牧区,狼毒花被称为“草中杀手”,而牧区的牛、羊见到这种植物都会自动避开,不去食用这种植物,这是它们与生俱来的本能。</p><p class="ql-block">狼毒花因为它的毒性,又是一种有独特功效的中草药材,除了入药用途,它还是生产藏纸的好原料,用狼毒花植株造出的纸,用来抄写经书,即使放置上百年,都可以防止虫蛀鼠咬。</p><p class="ql-block">香格里拉小中甸镇的狼毒花是整个云南省面积最大、最具规模的狼毒花海,每年5、6月份是小中甸狼毒花盛花时节,大朵大朵白色、黄色、粉色的狼毒花汇聚成花海;到了国庆节前后的深秋时节,<span style="font-size:18px;">狼毒花的叶子变为红色,便成了狼毒花最美的样子,</span>犹如大片的红色火焰燃烧在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在距月亮湖几十米的地方,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镌刻着“香格里拉市革命遗址 清香树 红军二、六军团长征入藏第一站”</p><p class="ql-block">石刻上的清香树,‌是红军长征入藏经过的香格里拉的清香树,是一个村庄名字,具体位置就是如今小中甸镇团结村石麦谷‌‌。</p><p class="ql-block">1935年4月30日,红二、六军团进驻了第一个藏族聚居的县城——中甸。</p><p class="ql-block">在清香树,红军指战员虽然经历了翻越雪山的艰苦和遭遇战的疲惫,但仍然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群众做到秋毫无犯,使当地百姓真正看到共产党的部队与以往军队的不同,从而获得了当地藏民的真心拥护。</p><p class="ql-block">清香树红军宿营遗址,就位于小中甸镇团结村石麦谷村民小组的月亮湖,是当年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进藏第一站。</p> <p class="ql-block">当日头越来越接近山尖时,我们被告知,是时候往回走了,接下来还有盛宴等待着我们。</p><p class="ql-block">大吉普子又拉上我们,跑了多半个小时,我们重又回到了营地。老远就看到了一排尖尖顶的小木屋,我知道晚宴就被安排在其中的一个小木屋里。</p><p class="ql-block">哈,我们有幸能在尖尖顶的小木屋中用餐。在藏区,在藏族人尖尖顶的木屋中,品尝一顿藏族人cooking的藏式风情晚餐,这是多么难得的千年等一回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四顾无人,我偷偷的潜入了木板房,哇唔,这么大阵仗,我们把东家算上也才只有六个人,我以为恩主还要找几个朋友跟我们一起呢。</p><p class="ql-block">后来才知道,这是他的员工按照标准摆的餐具。因为恩主跟我们在月亮湖游玩时,曾给他营地的员工打电话告知,晚上准备一桌,当时并没有说明一共有几个人,于是就是这样的标配了。</p><p class="ql-block">中间那一锅就是藏家的溜达鸡,也是来营地的客人每桌必点的一道经典菜肴。</p> <p class="ql-block">我又来到二楼的室外,这里是露天位置,可以在这里进行烧烤,东家又准备了许多食材,有荤有素。</p><p class="ql-block">东家太热情了,就我们五位,老的老,小的小,那一锅鸡下去基本上就整个七七八八的了,再吃上一、两种烤肉,几片绿色菜叶,肚皮就溜圆的了,这食材一看就过于茂盛了。</p> <p class="ql-block">东家恩主亲自上阵,首先给我们烤制肉食,炭火在下,那若隐若现的红色炭火光线映照在食物上,让烧烤架上的食材上面和下面呈现两种不同的颜色,<span style="font-size:18px;">炽热的温度把肉食烤得滋滋作响,冒出一股股白色烟雾,空气中开始弥漫起</span>浸润着醇厚肉香的味道。</p><p class="ql-block">火焰炙热,木炭发出的烟雾与食物的香气交织在一起,会自动的钻进鼻孔,让人哈啦啦在嘴里宛若泉涌。</p> <p class="ql-block">人家我也不甘示弱,立刻跑上来,接替了东家,烧烤这活儿咱也是轻车熟路,作为一个吃货,遇到这样的场合,要是不上去露上两手,要说不会烧烤操作手法,那简直太没面子了。更主要的是,借亲自上手之便,咱还可以嗅到从食材发出的第一缕香气,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道理咱是懂的。</p><p class="ql-block">随着温度不断升高,肉质食材中的油脂开始滴落到炽红的木炭上,伴随着每一滴油脂的坠落,炭火都会以滋滋作响来回应,瞬间化作缕缕青烟升腾而起,与逐渐到来的夜色交织出独属烧烤的烟火画卷。</p><p class="ql-block">待食材烤制到七七八八时,就要在上面撒写孜然、辣椒面等,让它们均匀地包裹住每一份食材,这时食材会冒出更加浓郁的青烟,香气扑鼻而来,肆意地撩拨着嗅觉的味蕾。</p><p class="ql-block">撒过佐料的肉食,再略微在炭火上方烤一下,就可端上桌了,一盘香气四溢的烤肉串,就这样新鲜出炉了,盘子端上桌时,仍旧冒着令人陶醉的香气。</p> <p class="ql-block">那日,宾主频频举杯,觥筹交错,恩主也喝了不少,跟我们讲了许多他过往的经历。</p><p class="ql-block">当他还在少年时,就进到寺庙当了僧人,因为在当地土著家中,一人进入寺庙当僧人,全家都倍觉光荣。从寺庙出来后,先是在社会上自由闲散了一阵子,招惹了不少麻烦,后又进了国企、自由职业者。当有了第一桶金之后,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路,几经奋斗,到目前已经是颇有成绩了。</p><p class="ql-block">然而他的梦想远非小富即安,恩主已经开始了更大的创业行动,近百亩的土地已经拿下,心中的企划蓝图也成竹在胸,恩主计划着在他的带动下,与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起,兴办一个游客香格里拉旅途驿站,无论你是自由行还是背包客亦或是自驾游、房车游、徒步游……来到这里就是你途中的休息站、信息中心、加油站、补给站、交友站……,你所需要的下一步行动的所有,在这里都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p><p class="ql-block">目前这个构想已经万事俱备,只在等待一个合适契机的到来。</p><p class="ql-block">我们也从心底里衷心的祝福恩主,愿他目前的营地运营蒸蒸日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心中的蓝图早日实现。</span></p> <p class="ql-block">晚宴后我们又回到湖心岛上尖尖顶的小木屋中,要说香格里拉这地方,在这个季节,太阳一落山,气温是蹭蹭的往下掉,一下午没人呆的小木屋,室内温度已经很低了,颇有些凉凉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我想这跟香格里拉的高海拔有关,这里海拔高度有3600米,而在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热量传播效率较低,导致温度下降。此外这里周边有许多雪山,雪山的热辐射也会拉低处在中间地带的香格里拉的气温。</p> <p class="ql-block">恩主把壁炉生上火,很快小木屋就暖意融融了,壁炉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把整个壁炉烧得宛若一座喷发的小火山,整条烟囱虽然没有被烧红,但你能明显感觉得到它在源源不断的向四周空间辐射着巨大的热能。</p> <p class="ql-block">外面的光线越来越暗,温度也越来越低,我们不时地往炉中加添几块圆木劈成四瓣的木材,木材在炉中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看着壁炉中嗤嗤上窜的火苗,<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个屋子都被映得红彤彤的。</span></p><p class="ql-block">看着想着突然脑中蹦出一个画面,我们好像在俄罗斯某处的一个小木屋里,小木屋坐落在一片广袤的雪原之中,四周的屋顶、树梢、山峦都被皑皑白雪覆盖着,在寒冷的冬日里,只有壁炉中熊熊的火焰,给冰天雪地中的我们,带来无尽的温暖与浪漫,一家人围坐在壁炉前,一边小酌着伏特加,一边山南海北的侃着大山,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时间已经很晚了,尽管看着窗外还有蓝色,但那已经是夜空了,我们知道是到了say good bye的时候了。</p><p class="ql-block">这是难忘的一天,我们从心里真诚的感谢“海龟娃儿”,有娃儿呵护的感觉真的很幸福;感谢恩主东家,在我们这次香格里拉行程中,让我们有了如此难忘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坐上车朝着香格里拉市区驶去,看着那渐行渐远的尖尖顶的小木屋,灯光也变得越来越朦胧,越模糊。</p><p class="ql-block">就在几乎再也看不到小木屋的光亮时,那尖尖顶的小屋突然就在脑海中清晰、明亮起来,那壁炉、那火苗、那灯光、那窗外蓝色的夜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