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

虚怀若谷

许世友,汉族,1905年2月28日生,河南新县人,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8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参加革命工作,相当于初中文化,上将军衔。<br><br>早年因家贫,曾给武术师干杂活,后到少林寺习武,在家乡种田。<br>1920年入吴佩孚部队当兵。<br>1926年到武汉参加国民革命军,8月起任第一师第一团连长。<br>1927年3月任武昌湖北省防军第一师第一团招兵委员。<br>1927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大别山区红三十一师二队班长。<br>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师五队排长。<br>1929年起任三十一师一团一营营长。<br>1930年起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br>1933年7月起任红九军副军长兼红九军二十五师师长。后任红四军军长。<br>参加了长征。其间:曾任红四方面军骑兵师司令员。<br>到达陕北后,1936年11月起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br>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任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br>1939年6月起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三八六旅副旅长。<br>1939年10月入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学习。<br>1940年9月起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br>1942年2月起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参谋长。同年起任胶东区党委委员胶东军区司令员。<br>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胶东区党委委员、胶东军区司令员。<br>1947年起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山东兵团司令员、兵团党委常委。<br>1949年3月起任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委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br>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分局委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br>1949年12月至1953年1月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1953年1月至1954年8月任华东行政委员会委员。<br>1950年1月至1951年1月任山东分局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br>1950年至1953年4月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其间:1950年11月起兼任山东军区干部部部长。<br>1952年12月至1954年8月任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br>1953年4月至1954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br>1953年7月至1954年11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br>1954年2月至1955年3月任华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三书记(1954年5月起)。<br>1954年10月至1959年10月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9年9月至1978年3月任国防部副部长。<br>1955年3月至1973年12月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其间:1955年4月起任军区党委第三书记、第二书记。<br>1958年10月至1960年11月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委员。曾任华东协作区委员。<br>1961年2月至1966年冬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br>“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br>1968年3月至1973年12月任江苏省革委会主任,其间:1970年3月至12月任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0年12月至1973年12月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一书记。<br>1969年4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其间:1980年1月至1982年9月为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常委)。<br>1973年12月至1980年1月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1974年4月起)。<br>1982年9月至1985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副主任。<br>第一届、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br>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br>1985年10月22日在南京逝世。<br><br>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委员(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增补),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十届、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1980年1月起为中央军委委员、常委),中共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副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