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教育为先。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地方能量聚集之处,无数学校铸就民族的脊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思想传遍千家万户,教育的雨露滋润一方水土,教育的芳菲氤氲漫山遍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所学校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呢?这关乎民族的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校长使命是学校立足的关键。私塾学堂,黄埔军校,行知学校,晓庄师范等,历史上教育家办学比比皆是,都体现了民族气节,现在虽然有上级主管部门把握大方向,但是落实在具体学校,各校也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首先办学的出发点是为国为民,用文化儒养儿童,用进步思想格式化学生,培养能担当历史使命的教师,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学生。其次,打造精神家园,让教职工和学生都能够有强烈的情感归宿感,大家能够集合成一股力量,铸造民族的灵魂。最后,构建研究型、创新型学校,一所学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为固守窠臼是不符合办学规律的,任何一种事物的发展都需要守正创新,保留精华,去除糟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课堂是发扬教育家精神的主战场。发展教师专业精神,一所学校的灵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优质课评比,基本功大赛等,都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但是现在的优质课都是一种话剧表演,失去了天然性,真正考察一个教师的课上得好不好,还需要在广阔的教室,在无人表演的真实情况下粉墨登场。天然雕饰的必然是纯粹的,可观的。而为了评比,选出一半优秀学生,驾轻就熟的装模作样,似乎违背了教学的本质。以不变应万变,是名师最基本的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培养教师上优质课能力,还要促进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用教师专业的魅力感染学生,用教师高尚的师德照亮学生,培养健康、活泼、负责、爱国、上进的下一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校应该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发展活动,也应该关照教师的灵魂以及精神境界。不应该冷漠和无视教师的感受和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教育家精神应该落实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半丝半缕中,也应该彰显在学校活动的细节安排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把握大方向,雕刻小细节,实践在工作中,才能真正落实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比如我们组织的感恩节活动、学习雷锋活动、植树节活动等,都体现了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正因为有了这种意识的教育,孩子们才学着去做好事去感恩,就可以促进家庭和谐,社会和睦,就是间接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而教师的榜样作用就是为首的,也是为末的,贯穿始终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展强国有我活动,促进全生阅读,全生运动,就是在铸就学生的强健体魄,铸就学生的文化内涵,从小就提升国民素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似小的举措,却利国利民,实则就是发扬教育家精神。因为只注重分数而注重道德涵养、不注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不健全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用教育家情怀办学生,用教育家精神做教育,塑造伟大灵魂,挺起民族的脊梁,是教育的终极目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