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壮族传统节日"三月三"来临之际,博白县龙潭镇长岭村小学以"小饭碗大教育"为主题,通过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触摸民族文化的温度。作为深耕乡村教育多年的示范校,该校将本土文化基因融入育人全过程,让壮族风情在校园里绽放新韵。</p> 一、美食长廊:味蕾上的文化密码 <p class="ql-block"> 校园主干道变身"壮乡美食博物馆",各班展位上的特色佳肴琳琅满目。有学生用枫叶、红蓝草制作的五色糯米饭如彩虹铺展,寓意五谷丰登;有龙潭簸箕炊淋上秘制酱汁,软糯中带着米香;有精心摆盘的水果蔬菜;引人注目的是那一盘盘精心雕琢的糕点,那清香扑鼻而来。身着壮锦围裙的"小讲解员"们,正用稚嫩的声音讲述食材背后的故事:"枫叶染黑象征土地肥沃,红蓝草着色寓意生活红火。"</p> 二、操场欢歌:律动中的文化传承 <p class="ql-block"> 操场上,竹竿舞方阵随着铜鼓声整齐跃动。孩子们身着民族服饰,班服,脚踩"开合跳"的节奏,在竹竿间轻盈穿梭,仿佛灵动的山雀掠过梯田。在林营昌老师一首《大地飞歌》的带领下,现场热烈起来,稚嫩的嗓音与悠扬的旋律交织,传递着对家乡的热爱。有同学兴奋地表示:"以前只在课本里学山歌,今天终于体会到'歌在景中唱,人在画中游'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最让人动容的是,靛蓝扎染服饰的孩子们围成彩蝶般的圆圈,将林营昌老师簇拥在中央。林老师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旋律在银铃声中流淌。孩子们腰间的银饰随着跳跃叮咚作响,他们时而拉手旋转,裙摆如木棉花绽放;时而两两相对,模仿山雀俯身仰身穿民族服装的孩子。</p> 三、民族舞蹈:指尖跃动的风情 <p class="ql-block"> 作为本次活动的亮点,四③班带来的壮族"三月三舞蹈"惊艳全场。孩子们身着壮族传统靛蓝扎染服饰,在春日的操场上演绎原创舞蹈《上春山》。靛蓝布料上的白色云纹如层层梯田,银质头饰随着舞步叮咚作响,仿佛将壮乡的山水画卷搬上舞台。</p> 四、支书讲话:以文化之根滋养少年心田 <p class="ql-block"> 李支书在活动的尾声,发表了活动的总结。他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承不是表演,而是让传统融入血脉。希望孩子们记住:今天的每一口美食都是历史的味道,每一个舞姿都是文明的延续。愿壮族文化的种子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民族团结的花朵绽放在长岭村小学的每一个春天!</p> 班级活动系列 <p class="ql-block">五(1)班一边分享美食一边舞动青春。</p> <p class="ql-block">一(3)班围绕美食舞动。</p> <p class="ql-block">分享美食的愉快时刻。</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触摸传统文化的温度,更通过"小饭碗"撬动"大教育",将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心田。当暮色降临,校园里的欢唱声仍在回荡,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碰撞出的最美乐章。</p> <p class="ql-block">编辑:卢雪英</p><p class="ql-block">供图:长岭村小学各老师</p><p class="ql-block">定稿:李志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