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标,析教材——西关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解读

李志英

<p class="ql-block">  “新风迎诗意,教研唤灵思”,为促进教师熟悉把握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体系,更好地掌握教材、驾驭教材、挖掘教材。2025年2月27日上午,在吕校长,教研室陈玲老师,教导处高秀英主任的指导下,六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p> <p class="ql-block">  游彩霞老师对第一单元《负数的认识》进行了解读。她基于新课标中小学阶段的教学理念以及要求,立足整体,深研课标,从结构化的角度分析学习主题及教材编排,凸显核心概念,提炼核心问题,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及任务评价,最后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明确小学阶段的负数要通过一系列真实情境下的数学活动,深化正负数表征相反量的核心概念。</p> <p class="ql-block">  葛琴花老师对《百分数(二)》大单元整体性教材分析,在人教版六年级《百分数二》单元的教学中,将例1“折扣”和例5“购物中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强化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打5折”与“每满100减50”等促销方式的区别。在真实的购物情境中,探索“每满100减50”在不同价格区间代表的不同折扣,深度理解“满减”与“折扣”的本质区别,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促销规律和借助函数图像,学生能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直观感知优惠变化,促进深度学习。这个单元的利率、成数、税率都与生活有紧密的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掌握这些知识实际应用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p> <p class="ql-block">  姚佳娜老师解读了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姚老师从课标到课堂,细致阐述了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下,如何借助精准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资源、多维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p> <p class="ql-block">  侯凤兰老师解读了第四单元《比例》。</p><p class="ql-block">1.教材以生活情境为切入点,如前面提到的国旗场景,还有购物总价与数量关系、行程问题等,使学生体会数学实用性,激发学习热情 。2.以正比例意义教学为例,先呈现具体数据表格,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数量变化,再总结归纳规律,最后用字母抽象表示,让学生经历完整知识建构 ,注重知识的生成。</p><p class="ql-block">3.利用图象展示正、反比例关系,让学生直观感受量的变化趋势;在图形放大与缩小中,通过方格纸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相似特征 。</p> <p class="ql-block">  周金云老师解读《鸽巢问题》。</p><p class="ql-block">本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是属于“综合实践”的课程内容。《鸽巢问题》是数学广角中的内容,属于综合与实践的学习领域,是一类较为抽象和艰涩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新课标(2022)提出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数学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总之,准确深度地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意图,把教材的价值最大化,是教师步入高效课堂坚实的第一步,只有用心梳理教材,研究教材,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