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日记】第1537篇:见仁见智~读《书徐汝佩卷》有感

茉莉姐姐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8日,二月二十九,星期五,成都,天气: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致良知线上60期正心6班功课第82天</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3月28日</p><p class="ql-block">姓名:茉莉</p><p class="ql-block">地区:四川成都</p><p class="ql-block">志愿:我立志成为一名自省利他,行善积德,致良知的印证者,专注脑科学传播,提升青少年专注力和记忆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下|即|未|来</p><p class="ql-block">【自省 利他 致良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功课</p><p class="ql-block">1、读原文✔:2分</p><p class="ql-block">2、准时交功课✔:2分</p><p class="ql-block">3、日行一善✔: 2分</p><p class="ql-block">4、每日自省✔:2分</p><p class="ql-block">(1)时刻保持恩悲敬</p><p class="ql-block">(2)不抱怨,不说谎</p><p class="ql-block">5、读书践行心得✔:2分</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学习阳明心学《书徐汝佩卷》一周最后一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学习古圣先贤智慧,共<b>收获5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①不言之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②知行合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③反求诸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④不忘初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⑤见仁见智</b></p><p class="ql-block">今天分享第5点收获:见仁见智</p><p class="ql-block">【概念】<b style="color:rgb(255, 138, 0);">见仁见智</b></p><p class="ql-block">【解释】见仁见智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各有道理。</p><p class="ql-block">【关联】</p><p class="ql-block">《书徐汝佩卷》这篇文章就像一个小故事,同时教会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别人的不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做出很清晰的分析,让我们不走弯路。比如面对徐汝佩的冲动行为,阳明先生用不言身教,给学生徐汝佩非常震撼的启发。在这里,我学到一种见仁见智的思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中所有发生的人和事,面对不同的言行其实都没有对错,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所以说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不同的思维产生不同的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我最近在众筹108公里戈壁沙漠徒步活动,昨晚已经众筹成功。回味一下众筹这个过程当中,有人会支持,有人会拒绝,有人赞助1.11元,有人会助力108,520,999,3000块,那这些不同的金额是否反映出不同人的心理呢?是否可以评判彼此的信任度和关系呢?是否自己心理会有评判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开始会有这种不同分别心的想法,但是学到这篇文章之后,我开始心平气和接纳。别人眼中的我不是我,我眼中的自己也不是我,我眼中的别人才是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很开心很愉悦接纳这些不同的声音的时候,是因为我看到了每一个人他的成长环境和认知它是不一样的,跟TA的善良是无关的。比如说有的人从来都不在线上学习,他觉得这个就像是个骗局;有的人说我跟你也不熟,就意思一下就行了,但有的人即使是非常信任的,线下也是多年的好朋友,仍然不会支持你,因为他不相信这个,所以说我们要理解,我们要见仁见智,接纳每一种不同的声音,因为都没有错,只是角度不同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中处处都是智慧,我们要学会见仁见智的思维,放大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恩博仁导师导读,感恩组长们陪伴,感恩同学们陪伴!让我们做一位智慧的致良知印证者,一起加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日总得分10分✔</p><p class="ql-block">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p><p class="ql-block">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p><p class="ql-block">明理、立志、践行、印证</p><p class="ql-block">做圣贤文化实践的榜样,</p><p class="ql-block">为社会做出实质性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