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促教,提质增效——初二语文备课组第七周集体备课活动

coco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发芽吐蕊。为研讨本周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3月25日初二备课组备课组全体教师在二楼多媒体教室共聚一堂进行第二单元的集体备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会议第一项:</p><p class="ql-block">集体备课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语言》</p><p class="ql-block">《阿西莫夫短文两篇》</p><p class="ql-block">《大雁归来》</p><p class="ql-block">《时间的脚印》</p><p class="ql-block">主备人:陈芬老师</p> <p class="ql-block">【备课内容】</p><p class="ql-block">一、单元解读</p><p class="ql-block">本单元以“探索自然奥秘,解读科学事理”为主题,聚焦事理说明文,涵盖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四篇经典文本,带领学生从自然现象中抽丝剥茧,感悟科学逻辑与人文情怀的交融。</p><p class="ql-block">二、备课要点</p><p class="ql-block">1. 语言建构与运用</p><p class="ql-block"> 筛选整合信息,理清说明顺序,理解科学事理(如《时间的脚印》中岩石记录的“时间密码”)。 </p><p class="ql-block"> 赏析语言特色:从《大雁归来》的抒情性描写,到《大自然的语言》的典雅准确,感受科普文的文学魅力。 </p><p class="ql-block">2. 思维发展与创新</p><p class="ql-block"> 学习推理方法:通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理解“不同科学领域间的联系是解决问题关键”的思维逻辑。 </p><p class="ql-block"> 辩证思考:探讨“时间与生命的关系”,如从“树轮”探视自然与时间的对话。 </p><p class="ql-block">3. 文化传承与审美</p><p class="ql-block"> 感悟生态伦理:从利奥波德笔下大雁的迁徙,体会对自然的敬畏与温情。 </p><p class="ql-block"> 科学精神培养:通过写作实践如以“低碳生活处处有”为题写作,传递绿色发展的时代责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本单元教学以“探索”为舟,以“思维”为桨。陈芬老师主备后,备课组老师提出改进策略与意见,王槐珂老师提出本单元均为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可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注意单元结构化建构,引领学生从一课到一类的知识掌握。朱林波老师提出授课过程可紧扣“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维度引领学生解读课文,落实说明文文体知识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会议第二项:近期工作部署</p><p class="ql-block">备课组长朱林波老师强调近期工作重点:</p><p class="ql-block">1.第二单元检测</p><p class="ql-block">命题人:陈芬 </p><p class="ql-block">检测范围:第二单元;古诗文:第三单元古诗及《小石潭记》;名著阅读:《经典常谈》。</p><p class="ql-block">检测时间:4月9日</p><p class="ql-block">2.校园文化节“一中人,一中情”征文比赛</p><p class="ql-block">以“一中人,一中情”为主题,不少于600字,下周二集中评选,一等奖:20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40名。</p> <p class="ql-block">教育是点燃火种,而非填满容器。让我们以集体智慧,为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奠基,在教研路上,孜孜不倦,携手共进,提质增效,追求卓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