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塔诗词咏

(01)麟耀

<p class="ql-block">我国几乎每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一种高耸的古代建筑物——塔。它们丰富多彩,点缀着河山景色。许多名塔还成为一个地方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塔,最早作为宗教建筑物,起源于印度“浮屠”,</p> <p class="ql-block">用来保存僧人圆寂后的骨齿遗骸(即舍利),为了表达对舍利这种至高无上佛的圣物虔诚信仰,信徒们争相供奉,于是,保存舍利的建筑物便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印度佛塔有两种:一是埋藏舍利坟冢;二是举行佛教仪式的庙宇。传入中国后,国人创造出“塔”这个字,并结合各种固有的建筑形式,将“塔”这种建筑形式演绎得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中国佛塔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地宫,用于埋葬舍利,采用中国陵墓地宫、墓穴的方式。地宫内主要安放一个石函,内中层层函匣相套,最里面一层就是安放佛舍利之处。典型的例子就是陕西扶风法门寺。</p> <p class="ql-block">二是塔身,用于供奉佛像,和登临等用途,是塔的主体部分。典型的例子是广东梅州千佛塔。这是一座女性守护一千多年的女众道场,铁塔千佛南汉文物,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三是塔剎。中国匠师在塔顶高矗塔剎,表示对佛的尊崇。</p> <p class="ql-block">塔这种建筑形式传入中国后,在用途上,超越了单纯佛塔的限制,有了许多发展和变化,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 <p class="ql-block">一是登高望远。印度塔与中国楼阁相结合,产生了攀登望远这种最为广泛的用途。唐宋以后,登塔之风更盛。</p> <p class="ql-block">西安大雁塔的“雁塔题名”,成了文人学子向往之事。</p> <p class="ql-block">二是瞭望敌情。塔不但高大,还可以住歇,作为观察敌情、防御射击都能发挥极大的优越性。例如,河北定县城内的开元寺的料敌塔。工匠们将塔的高度修到当时的极限84米,这也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塔。当人们登上塔顶,极目四望,冀中平原的山水形势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三是导航引渡。许多古塔成为港口码头的重要标志。福建马尾港的罗星塔,在世界地图上早就被列为航海标志之一了。</p> <p class="ql-block">山西应县木塔,屹立千年,显示了我国精湛的建筑技艺。</p> <p class="ql-block">云南大理寺三塔,倒映洱海,更添秀丽。</p> <p class="ql-block">山西太原的双塔公园,登塔眺望城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陕西延安宝塔山,革命圣地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云南德宏树包塔,显示顽强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台湾高雄龙虎塔,龙头进虎口出。</p> <p class="ql-block">东岳九鼎塔,为秦琼筑塔纪母亲,塔上九鼎,显示一言九鼎。</p> <p class="ql-block">东岳隋代四门石塔,为单层亭阁,精雕佛像,形体浑厚简朴。</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塔院寺的大白塔,成了五台山的标志性风景。</p> <p class="ql-block">元朝太子捐助的普陀山多宝塔,成了海天佛国的镇岛三宝之一。</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塔林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历代高僧圆寂后的归宿之处。</p> <p class="ql-block">嵩山嵩岳塔,中国最早砖砌古塔,十二面塔身,矗立在中岳嵩山之中,给中岳嵩山增色不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