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蜀大事记:</p><p class="ql-block"> 约公元前30世纪古史传说:轩辕黄帝之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昌意降处若水(今雅砻江),</p><p class="ql-block">生颛顼,封其支庶于蜀;禹生西川石纽,娶于涂山,在导江治水;蚕丛氏、柏灌氏、鱼凫氏三代蜀王相继王蜀,各数百岁</p><p class="ql-block">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 鱼凫氏建立古蜀王国,建都今广汉三星堆。巴人活动于今汉水上游地区。</p><p class="ql-block">约公元前11世纪巴、蜀从周武王伐纣。西周王朝封其宗姬于巴,为巴子国。亦封蜀为诸侯国。杜宇(望帝)取代鱼凫氏,在蜀建立杜宇王朝,建都今郫县。</p><p class="ql-block">约公元前7世纪 荆人开明氏鳖灵入蜀为相,开凿玉垒山,治水有功,逐走杜宇,立为蜀王(丛帝),建立开明王朝,建都今双流县境。</p><p class="ql-block">约公元前6世纪蜀王开明五世迁都成都市,建立五丁制度。</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61年,巴国入川,据有川东之地。</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16年,秦惠王遣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师从石牛道伐蜀,蜀亡。同年,秦移师攻巴,俘巴王,巴亡。</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郡治江州(今重庆)。秦封王子通为蜀侯。</p><p class="ql-block">公元前285年,秦昭王改蜀国为蜀郡。</p> <p class="ql-block">郫县望丛祠浮雕。蚕丛(纵目人)</p> <p class="ql-block">郫县望丛祠浮雕 蚕丛王像</p> <p class="ql-block">成都市古蜀遗迹---各年代古迹遗存</p><p class="ql-block">古蜀(4500年—316年)</p><p class="ql-block">1. 新津宝墩文化遗址 新津 宝墩镇</p><p class="ql-block">2. 蚕丛 瞿上古城 双流牧马山</p><p class="ql-block">3. 渔凫王墓 温江区</p><p class="ql-block">4. 柏灌王墓 温江区</p><p class="ql-block">5. 开明帝望丛祠 郫都区 2600年前</p><p class="ql-block">6. 十二桥遗址 商代</p><p class="ql-block">7. 羊子山土台 商代, 驷马桥</p><p class="ql-block">8. 武旦山(商代 武丁) 新华西路</p><p class="ql-block">9. 天涯石,支叽石 天涯石街, (文化公园内)</p><p class="ql-block">10. 金沙遗址 金沙遗址路 3000年---2600年</p><p class="ql-block">11. 宝瓶口,飞沙堰,鱼嘴,都江堰水利工程(战国)</p> <p class="ql-block">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氏</p><p class="ql-block">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和开明氏五个时期的大致时间范围如下:</p><p class="ql-block">1. 蚕丛时期:距今约4800-4000年。蚕丛是蜀国的首位称王者,以养蚕闻名,学术界认为蚕丛时期古蜀人主要活动在岷山地区</p><p class="ql-block">2.柏灌时期:亦称:柏濩 bó huò)距今约4000-3600年。关于柏灌的具体信息较少,学术界认为柏灌时期是古蜀先民从岷山往平原迁徙的过渡时期,可能位于今天的都江堰或彭州一带。</p><p class="ql-block">3.鱼凫(yú fú)时期:距今约3600-3200年。鱼凫部落以捕鱼为生,学术界认为三星堆可能是古代鱼凫活动的中心区域。</p><p class="ql-block">4.杜宇时期:距今约3200-2600年。杜宇因治理水患有功,传位于开明氏。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成为蜀地的象征。</p><p class="ql-block">5.开明氏时期:距今约2600-2300年。开明氏来自川东荆楚地区,因治理水患而受到人民拥戴,成为第五代蜀王。</p><p class="ql-block">这些时期大致对应了从夏朝至秦灭巴蜀的历史阶段,反映了古蜀文明的演变和发展</p><p class="ql-block">“柏濩”的读音是bó huò</p><p class="ql-block">柏濩和柏灌实际上是同一个古蜀国的部落名称,两者可以互换使用。在汉代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这个部落被称为“柏濩”,而在其他文献如《华阳国志》中则被称为“柏灌”。</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和文献记载</p><p class="ql-block">柏濩或柏灌是古蜀国前期部落氏族社会时期的一个阶段,主要活动在今彭州、什邡、郫县一带。关于这个部落的历史记载非常有限,主要见于《华阳国志》、《文选·蜀都赋》等文献,但具体细节并不清晰。</p> <p class="ql-block">古蜀国 国王列表</p><p class="ql-block">1.蜀王蚕丛-蚕从, 相传是教会古蜀国人民养蚕技巧的君王。</p><p class="ql-block">2.蜀王柏灌-柏灌,相传是教会古蜀国人民种植技巧的君王。</p><p class="ql-block">3.蜀王鱼凫-鱼凫,相传是教会古蜀国人民捕鱼技巧的君王。</p><p class="ql-block">4.蜀望帝-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参与武王伐纣的战争</p><p class="ql-block">5.蜀开明帝/蜀丛帝-杜灵/杜警灵/杜开明,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有治水经验。</p><p class="ql-block">蜀成帝/蜀卢帝-杜万通,古蜀国第六任君主,开明朝第二任帝。</p><p class="ql-block">蜀保子帝/蜀褒子帝-杜褒,约春秋末蜀人首领,为蜀国开明氏第三世王。</p><p class="ql-block">蜀别帝/蜀望帝-杜胡,开明氏蜀国第八代国君,</p><p class="ql-block">蜀王尚-杜尚,周朝古蜀国君主,开明氏蜀国第九代国君,</p><p class="ql-block">开明五世:</p><p class="ql-block">最早迁都成都的蜀王</p><p class="ql-block">开明五世(《华阳国志》称其为九世,综合其它记载,似乎五世更为合适),又称开明尚。他是一个很有作为的蜀王。不过,他的作为似乎不在武功,而在于文治。他干了几件大事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印记。</p><p class="ql-block">第一件大事,是他把国都迁往成都。成都第一次成了王城。以后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把成都作为国都或首府。成都,成都,自此成都。据记载,开明子孙四代的国都在郫,五世开明尚迁往成都。对于成都这座古城而言,这可是伟大的贡献。因为成都得名后,一直延续2500多年至今。这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城市。</p><p class="ql-block">第二件大事,是他去帝号,称王。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人认为帝似乎比王要高一等;其实,那个时候大概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除了周天子称王,只有楚国国君称王,一般的国君都还只称公、侯、伯、子,并没有普遍称王。到公元前320年左右,战国各国的国君才普遍称王。可见,当时称王是很厉害的,连邻近的秦国也还只称公。帝,原来只指天帝,上天。人家周天子都不称帝,蜀国之主称什么帝?称王已经同周天子平起平坐了,地位已经超过了当时众多国君。我们知道,《史记·五帝本纪》里的帝,实际上是后人加的,原来根本没有什么尧帝、舜帝。从根本上说,他们都只是部落首领而已。</p><p class="ql-block">鳖灵任丞相不久,一场大洪水暴发了,原因是玉垒山挡住了水流通路。这场洪水之大,和尧时暴发的洪水差不多,人民沉浸在水潦里,痛苦不堪。鳖灵带领人民治水,把玉垒山凿开一条通路,让洪水顺岷江畅流而下,由是解除了水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鳖灵治水归来,望帝</p><p class="ql-block">因他治水有功,自愿把帝位禅让给他。</p><p class="ql-block">鳖灵接位后,号称丛帝,又称开明帝;以后他的儿子继承帝位,也都称开明帝</p><p class="ql-block">2、蜀卢帝(二世)</p><p class="ql-block">蜀卢帝,又作蜀成帝</p><p class="ql-block">开明朝第二任帝。曾经进攻秦国至雍城</p><p class="ql-block">3、蜀保子帝(三世)</p><p class="ql-block">蜀保子帝,又作蜀褒子帝,开明朝第三任帝,曾攻青衣,国威扩张。</p><p class="ql-block">4、蜀王开明尚(九世)</p><p class="ql-block">开明尚,是蜀国君主,开明第九任帝,在现在四川一带。开明尚接受中原文化,立宗庙,去帝号称王,以酒日醴,乐曰荆。迁徙国都至成都。</p><p class="ql-block">5、芦子霸王(十二世)</p><p class="ql-block">芦子霸王,是古蜀国末代君主,开明第十二任君主,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更元9年,秦国为获得巴蜀地区富足的物质、人力资源、继续东向伐楚与统一天下,派遣大夫张仪、将军司马错率师从石牛道伐蜀。蜀王迎战与葭萌(今广元市的昭化),蜀军战败,后为秦军追杀,秦遂灭蜀。</p> <p class="ql-block">黄帝—昌意---颛顼, 颛顼有二十四个儿子,包括伯称、中骗、驩头、淑士、三面、季禺、魍魉、虐鬼、小儿鬼、穷鬼、梼杌、穷蝉、苗民、苍舒、敳颓、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p><p class="ql-block">魍魉 (疫神)、虐鬼、小儿鬼、穷鬼、梼杌、穷蝉 这些都是鬼怪啊,如果我们是黄帝的子孙,就成了都是鬼怪的子孙了? </p><p class="ql-block"> 哈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