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3月9日上午我们离开在蒙自居住的旅店,用大巴车送我们到与越南一桥之隔的河口(全称是河口瑶族自治县)游玩。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河口位于红河州东南部,与越南老街省隔河相望,因红河与南溪河交汇而得名。南溪河是中越两国的天然边界,河口也因此成为“一城两国”的独特景观。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在河口,滇越铁路的历史文化印记十分深刻。河口是中国首条跨境铁路——滇越铁路进入国内的地方,滇越铁路见证了河口的兴衰。由于滇越铁路设计为米轨(轨距1000 mm),现在全世界基本都用标准轨距,即1435 mm,滇越铁路的越南段虽然还在使用,但频率很低,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大巴车停靠的地方是河口的历史性建筑——河口老站。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法国殖民者进入中国,1885年6月法国通过中法战争用武力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接着又争夺到云南的铁路修筑权。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903年10月,法国与清政府签订了《滇越铁路章程》34款,云南境内开始兴建铁路,由河口至昆明段为滇境,计长468公里,该线路于1903年开工。河口老火车站也是在1903年建设的。滇越铁路国内段于1910年4月1日竣工,翌年全线通车。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还是先来观赏一下河口风情(滇越铁路在后面还要讲到)。河口是云南省唯一一个以瑶族为主体的自治县,还居住着苗、汉、壮、傣、彝、布依等民族,各民族在这里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河口保存有众多意式、法式风格的建筑,如河口起义纪念馆(河口海关旧址)、邮政大楼旧址、河口博物馆等,每一栋建筑都承载着一段难忘历史。还有一条异域风情街:这里集中了海关旧址、邮政局旧址等法式建筑,集美食、观光、娱乐为一体,是感受中越口岸文化的绝佳之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这是“同盟会河口起义纪念馆”旧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我在DeepSeek上搜索“请你描述一下南溪江与红河交汇处的美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DeepSeek的描述是十分美好的:“</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南溪江与红河交汇处,是一幅大自然精心绘制的壮丽画卷,充满了诗意与灵动。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站在高处远眺,两条江河如同两条灵动的绸带,在大地的怀抱中轻轻相拥。南溪江的水清澈见底,宛如一条碧绿的玉带,流淌着宁静与悠然。而红河则因携带红土泥沙,呈现出独特的红褐色,如同一条流动的火焰。当两条江水交汇时,红与绿交织碰撞,形成了一道鲜明的分界线,却又在不远处渐渐交融,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被打翻,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江水奔腾而下,激起层层浪花,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无数颗钻石在跳跃。江面上,偶尔有几艘小船缓缓驶过,船尾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打破了江面的平静,却又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两岸的景色更是如诗如画。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仿佛是大自然的绿色屏障。山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给这片山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朦胧。岸边的树木枝繁叶茂,绿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而那些散落在江边的古村落,炊烟袅袅升起,与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田园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红河的红色与南溪江的绿色都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天空中晚霞如火,与江水交相辉映,整个交汇处仿佛被笼罩在一层金色的纱幕之中,如梦如幻。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轮廓分明,宛如一幅巨大的山水剪影。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南溪江与红河交汇处,既有大自然的雄浑壮丽,又有江南水乡的温婉柔美,是一处让人流连忘返的世外桃源。”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导游把我们带到中国河口的口岸(国门)处,只见海关建筑高大雄伟,足见中华南大门的气派,相比河对面的越南国门,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国门的高大使我们想与它拍个全身合照都困难,只能勉强照到进门处“出境大厅”几个字,以表示“来过了”。口岸靠河一侧,有一块“102界碑”,众多游客来此打卡,我们也留了影。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隔着大桥能遥望越南的建筑,中间就只有一座跨在南溪河的桥。这个桥是不能随便上去的,上了桥就可以跨出国门,所以有高高的铁丝网阻隔。我和曹校长在广西东兴过境到过越南,那里也有一座桥相连,桥中间有一条黄色的标记,以示国界。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参观完国门,导游让我们自由活动,到河口街上去采购自己喜欢的物品,这里的虾片、越南的咖啡很受大家欢迎,来这里做生意的大多数是越南人,带来许多越南的土特产。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本人是一个比较好动的人,既然来到中越边界,很想知道79年初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对河口的影响。从河口到越南除了口岸的大桥以外,还有一座铁路桥,该桥在79年战争前被越方炸毁。我解放军的11军、13军、14军组成的西兵团就是从河口等地出境,直扑越南老街省,河口是中国军队发起自卫反击作战的重要出发点之一。越战后有部分牺牲的烈士被安葬在这里,所以这里现在建有多座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都有大量的参战老兵和烈士家属前来祭扫和缅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这句广为流传的民谣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滇越铁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翻山越岭跨河穿谷的滇越铁路,是云南历史上建设时间最早、建设难度最大、在中国和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影响的工程之一,因其险峻卓绝的设计和浩大的工程,当时被著名的英国《泰晤士报》称之为与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齐名的“世界三大工程奇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00年前滇越铁路在云南的修建,便是东西方文明大碰撞溅起的一朵耀眼火花,挂着铜铃,从千百年前走来的马帮,怎经得住吐火吞云的铁龙碰撞。虽然这条铁路的修建是以“一颗道钉一滴血、一根枕木一条命”的代价完成的,但也正因为有了这条铁路,云南洞开了闭关自守的大门。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3月9日下午,我们到碧色寨参观,碧色寨的出名是因为电影《芳华》的拍摄,冯小刚导演将碧色寨作为取景地,以后凡知青返城座火车告别的情景基本都在这儿拍摄。碧色寨车站与我们绵竹汉王的车站基本相同。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碧色寨景区全称为“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与滇越铁路紧密相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碧色寨,最早称“壁虱寨”,地处犁耙山的缓坡上,原来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1909年,滇越铁路通车至此,火车站与小山村同名后。声名远扬。因为四季风光秀丽,才有了碧色寨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1936年,云南人自主修建的民营个碧石铁路通车,这里有了2个火车站,米轨与寸轨(轨距600 mm)在此转换,成为世界铁路史上的一大奇观。有法、英、美等国的公司和国内30多家商号、商贾在此云集,有云南最早的邮政局、网球场、酒吧等,最繁华时有2万多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也是云南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和贸易集散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碧色寨记载着中国革命、民族崛起和工业文明的历史,铁路文化、护国运动、抗战文化、马帮文化、商贾文化和西南联大西迁等历史事件在这里交融,它奏出一曲悲壮、动人的乐章,见证了百年沧桑巨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建在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和平乡五家寨四岔河大峡谷的人字桥,就算在百年后的今天,人字桥都是造物主创造世界的悲壮杰作;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看,你都会深陷在这座世界奇景之中。人字桥的壮美,显示出在一个巨大的峡谷之中出现了用钢铁穿越的桥梁,它呈人字形镶嵌在陡峭的山川之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如今的滇越铁路没有了火车的隆隆声,留下的是无尽的沧桑。在这一路的沧桑之中,最凄美的莫过于人字桥。这座桥是整条滇越铁路的咽喉,为修此桥,800多名劳工葬身于桥下百米深的河谷。人字桥是可以与埃菲尔铁塔相媲美的钢架结构。整整一个世纪的桥梁,经历了风雨的侵蚀,用生命拧紧的螺帽至今没有一颗滑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站在人字桥上往下看,是碧绿的峡谷,深不见底的峡谷。抬头仰望,天空是如此明净、碧蓝,偶尔有不知名的鸟儿从耳旁飞过;高空中,有盘旋的鹰呼啸于变幻莫测的云层……时间和自然在这里相遇。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我抱着好奇的心理,询问DeepSeek“在建造滇越铁路云南段时,共死亡多少劳工?” DeepSeek回答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滇越铁路云南段修建过程中,劳工死亡人数存在多种说法:法国官方统计:法国方面统计显示,修建滇越铁路期间,劳工死亡人数为1.2万人。中国官员报告:清朝官员沈祖燕在实地查访后报告称,滇越铁路修建过程中,劳工死亡人数‘实不止六七万人’。其他说法:还有说法认为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0万人。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这些数据差异较大,主要是因为统计口径和统计时间的不同。法国官方统计可能仅包括直接参与铁路建设的劳工,而中国官员的报告可能包括了因疾病、饥饿、虐待等间接原因死亡的人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历史不会忘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1、</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孙中山发动河口起义</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908年,孙中山在河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河口起义,黄明堂部向河口清军猛攻,铁路警察也积极响应,清军管带黄元贞也率部起义并占领河口。可以说河口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前奏,史称“戊申起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2、</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胡志明在蒙自芷村</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1940年前后,越南革命正处于非常艰苦的时期,有一位叫黄光平的越侨在芷村车站背后一条古老的小街上开了一间“平民理发店”,他就是后来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副主席黄文欢,用理发店作掩护,以联络接送革命同志。有一天,一个叫“老陈”的人,在芷村这间房子住下了,他就是越南人民革命的领导人——胡志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3、</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滇越铁路与西南联大</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组成了长沙临时联合大学。南京沦陷后,长沙联大被迫转移到昆明,而全体女生、体弱的男生,以及大部分教师和家属,经粤汉铁路转道香港、从香港经越南海防,再乘坐滇越铁路上的小火车,到达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其中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在蒙自上课,朱自清、潘光旦、冯友兰、闻一多、陈寅格、刘文典等名人云集蒙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4、</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卢汉率军到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命令第一方面军卢汉为受降司令,率领52军、60军、62军、93军,等部队共10万多人,进入越南接受日军第38军投降,受降部队就是乘坐滇越铁路的火车前往,出国扬威,扬眉吐气。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一条铁路,曾经打开了云南大门,虽然今天它的使命似乎已经完成,但是历史给予它的沧桑与厚重,仍然在铁轨之中,无限延伸。滇越铁路也成为了旅行者心中的一个漂泊的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快乐的8天很快就过去了,美景多多,收获多多。最后用了原市委党校周书记的一首诗,作为《滇南游》上下集的结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熊猫专列什邡号云南翁丁秘境游记》作者:原市委党校周书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熊猫专列红衣群,穿山越岭万里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旧朋新友同程游,既品美食又赏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远望登高立景阁,眼底尽收临沧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天外来客留足迹,展翅大鹏护天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翁丁秘境佤族村,生态原始醉煞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鸡肉烂饭味犹在,甩发歌舞境留存。</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足登玻栈眺锡都,身悬空中心不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勤劳智慧哈尼人,创开梯田千万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日照水面色变幻,雾锁山岗田入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滇南边城河口县,中越兩国红河邻。</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佤族盛情牛头宴,过桥米线蒙自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古迹名胜聚建水,实至名归秀古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巍然屹立朝阳楼,十七孔桥扬古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年逾八旬伉俪游,滇西滇南留足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走马观花花香艳,此行不虚意未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期盼来日再聚首,专列红衣又同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时间:2025年3月28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歌曲:纳西族民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