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人对贾平凹老师说,按你的创作习惯、语言风格、口吻笔调等,照着写出来问题不大。正在穿外套的贾老师眼皮丝毫没有抬的意思,听着,穿着,左手快要伸出第二只袖子,语气松淡:它能知道我下一部作品写啥?友人瞬间语塞,略停滞后:那不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友人说的就是AI,关于DeepSeek的强大,有大概了解,是一个具有翻译、解答、编撰、写作、等等能力的复合型工具,日前,记者采访冯远征老师,问他对DeepSeek的看法,他说自己在这个东西刚推出时就已下载,试着用它写了剧本,很不错、非常快、有意思、有结构,但是,这样的剧本,不能够用,因为“没有温度”。这个温度,好比人类的体温,生动鲜活,如何直接的、可触摸、可感知的理解“生命力”,有温度就是有生命力。AI固然“强大”,到头只是强大的工具,归根结底它的属性是人类创制的工具。和“喧宾夺主”的表面现象一样,宾即便扰攘仍旧是宾,主固然沉默毕竟是主。人不会败给工具的致胜之点,在于不可复制预制的主观能动性,永远可以走出千变万化的下一步。回到开头,贾老师一个问题击中七寸,它绝不会“预料”出下一部作品写什么,这种没有AI快、准、精、佳、赞,但却无可替代的有温度的区域,我们称作“灵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灵感的出现,充满变数、未知、模糊、等待,而又会迸发、跳出、空降、急就,源于思考,思考的组成又更复杂,涉及先天、后天、环境、社会、历史、际遇、等等,颇多综合。灵感,独属于人类的思索妙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预料的本质,依据现有、以往、存录的固化素材,类似于“概率”问题,形成纯粹推导自量化式类型式经验的推测判断。预料,AI的有限归纳运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此显见,灵感往往胜过预料,在人类与人类创造的工具两者的比较上,前者之于后者,实质是“降维打击”。原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书法系主任薛养贤老师对DeepSeek亦有切中要害的看法,概括要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此后,AI的生成能力将会更层出不穷,没有了创造性是让人烦恼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把AI生成与人的大脑思考相乘,而不是相加,被张可可唢呐版《秦腔即兴曲》所震撼,想到旌旗猎猎,想到军号阵阵,书法应该有类似的广泛与交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AI运用以后,生成不是问题,提问成了问题,如何不“老生常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结以上三要点以及我的思索,AI依赖已有资料,资料越足够多,生成的成品“水平”越高,却毫无创造性,因为它的最高技能止于“预料”,绝无达到“创造”的可能。大限度发挥并吸收AI作为工具的优长,最适宜于发展的做法是“思考×AI”。思考之花盛开灵感,创造之趣源于提问,创造式的灵感胜过生成式的预料。</p> <p class="ql-block">(图①为网图编辑 图②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