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厚植家国情怀,3月27日,在玉林市第一中学教学开放周活动中,谭富方老师以《寻迹·解码·传承——<玉林红色密码:从星火亭到省工委的时空之旅>》为题,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红色文化之旅。玉林市第一中学历史组教师、玉林市各兄弟学校的历史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了这堂别开生面的校本课程,并在课后展开深入研讨。</p> <p class="ql-block"> 第一篇章:寻迹——踏寻玉林红色之旅</p><p class="ql-block"> 谭老师以“广西早期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梳理玉林红色革命的历史脉络。课堂上,学生化身“红色讲解员”,结合实地考察朱锡昂烈士陵园、玉林中心县委旧址的所得,<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情讲述朱锡昂烈士的生平事迹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在玉林的奋斗历程,还</span>原那段烽火岁月。通过现场考察、历史照片、文献档案的展示,玉林的红色记忆被一一唤醒。</p> <p class="ql-block"> 第二篇章:解码——破译烈士精神的信仰密码</p><p class="ql-block"> 谭老师动情讲述陈孟武烈士的英勇故事,随后学生代表倾情演绎情景剧《参赞庙的枪声》,生动再现革命先烈为信仰献身的壮烈场景。枪声已远,信仰永存。烈士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诚与担当。课堂气氛庄重而激昂,当谭老师逐一介绍陈子涛等玉林革命烈士的事迹时,许多同学眼含热泪,深刻体会到“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红色精神。</p> <p class="ql-block"> 第三篇章:传承——红色基因的当代使命</p><p class="ql-block"> 谭老师通过展示今昔对比的图片、纪录片,展现今日玉林的繁荣景象,并深情发问:“英烈们期待的明天,我们实现了吗?”在《写给玉林英烈的一封信》环节,学生们提笔倾诉心声,字里行间满是对先烈的崇敬与报国之志。有同学写到:“亲爱的陈子涛烈士,如今的玉林高楼林立,书声琅琅,这盛世如您所愿!”课程尾声,全体同学肃立致敬,齐声向玉林的英烈们宣誓:“你们期待的明天,就是我们奋斗的今天!”</p> <p class="ql-block"> 在精彩的课堂展示后,听课教师围绕课程设计、育人效果展开研讨。</p><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环节,大家对谭富方老师本节课的探索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来自实验中学、田家炳中学、玉林十中、玉林高中等各校的领导老师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听课感受。他们表示本节课层层深入,以情动人,配乐的表现力强,情到深处,连听课老师也忍不住眼含泪花,以这样的方式上党史,是一种成功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玉林市高级中学蒲艺果主任用"三个度"高度评价本节课:历史温度:通过创设沉浸式历史情境,让革命英烈的事迹可感可知。教育深度:从知识传授升华到价值引领,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生参与度:全员参与的实践活动让学习真实发生。蒲老师特别点赞学生情景剧表演,这种角色代入的方式,让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变成了鲜活的生命体验。</p><p class="ql-block"> 玉林市第一中学陈宝瑜主任和莫自顺主任对谭老师的课堂给予肯定:谭师授课激情饱满感染力强;创设情境来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渗透了家国情怀教育!同时,陈宝瑜老师提出期待:"在结尾的思考题:“给英烈们写一封信”中,设计中可以更开放,不限定角度,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莫自顺老师也提了小小的建议: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把玉林一中优秀校友李云蒿烈士的英勇事迹融入进去,更能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评课结束后,三位老师带来精彩的微讲座。</p><p class="ql-block"> 玉林市第一中学莫自顺主任在《家国情怀视野下的党史教育融合实践》中强调:高中历史课堂要深挖红色资源,拒绝历史虚无主义;并且要善用情境教学,挖掘革命传统教育的深度,还分享了观看红色主题电影、开展革命歌曲合唱比赛等学科活动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p> <p class="ql-block"> 玉林第十中学李志强校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共党史教学策略研究》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李老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例,通过提炼课程主题、构思结构框架、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引用鲜活的党建材料、挖掘、运用好地方的红色资源、将学习党史融入研学活动,</span>演示如何在教学中贯彻党史教学。</p> <p class="ql-block"> 玉林高级中学蒲艺果作《基于国际视野的中学党史教育》微专题讲座。在对党史的课堂实践中,引导学生分析从学生运动到工人运动再到社会运动,梳理新民主革命的发展脉络,阐释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从学生启蒙到工农联合的规律。<span style="font-size:18px;">课堂中要结合情境在认识、情感、目标等方面设计、制造冲突,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span>理解"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成功"的历史必然性。</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方法上,蒲主任强调,通过创设情境、课堂活动、社会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深学生的理解,实现感情的升华;根据具体的学情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p><p class="ql-block"> 针对高考备考,蒲主任明确五大重点:中共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理论创新、群众路线、初心使命和价值观引领;强调在日常的作业训练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史料研读和历史解释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微专题讲座进行深度研讨,为党史教育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史教学研究,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我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更生动的课堂、更有效的实践,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p> <p class="ql-block">撰稿:梁锐淋,徐陈燕</p><p class="ql-block">摄影:钟权</p><p class="ql-block">审核:陈宝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