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胜利公园

峥嵘

<p class="ql-block">今天3月23日,星期天,清明前夕南京城市记忆民间纪录团的道友们乘地铁,转公交前往六合参观渡江胜利公园,感受到当年战争的残酷和革命先烈的伟大牺牲精神。</p> <p class="ql-block">走进公园是一片片芦苇荡漾,向前走一座设计理念与空间布局‌合理的渡江胜利博物馆展现在眼前,公园通过地表高度的变化营造功能性场所,利用抬高、下沉、掀起、切割等手法,将芦苇荡、音乐台、雕塑群和纪念馆等空间自然衔接‌。</p> <p class="ql-block">向前看一座巍峨的构筑物特别醒目,构筑物位于纪念馆西侧,面朝长江四桥,高 49.421 米,象征着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发起龙袍渡江战役,是六合地区标志性建筑‌。为铭记渡江战役胜利的历史时刻。构筑物非常挺拔,直指苍穹,象征着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主体‌建筑采用流线型船体造型,外立面以金属板材拼接出波浪状纹理,隐喻渡江战役中千帆竞发的壮阔场景。总平面布局为五片花瓣组合而成的茉莉花,五个角分别布置“决胜千里,百舟竞渡,军民同心,踊跃支前,解放南京”五个主题场景,象征六合人民同心协力、奋勇支前,同时体现军民团结、同舟共济、并肩战斗、共同夺取渡江战役胜利的伟大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小径漫步,两旁芦苇飘动,甩动着漂亮美发,欢迎我们参观寻访。公园内设有多个历史展览馆,陈列着渡江战役的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采用“大地耕作”的设计策略,使地表裂开,建筑从地面缓缓升起,呈现北低南高、向前冲锋的趋势,整体犹如一条向栖霞山挺进的木船,直冲江面,象征着胜利之舟、人民之舟、伟大复兴之舟。</p> <p class="ql-block">走进馆里是墙面书写习近平总书记一段话:“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战役打响时,正是像这样的近万只大小各异的木船穿梭往来,载着人民解放军,穿过密集的炮火,乘风破浪,驶向胜利的彼岸。</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通过多媒体技术和高科技手段,将渡江战役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沉浸式的场景体验让我仿佛亲临战场,感受到解放军战士在炮火中奋勇前行的无畏精神。</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些破损的实物,见证了70多年前解放军浩浩荡荡下江南时,众多人民群众支援解放军强渡“天堑”的历史,也默默诉说了解放战争时期英雄儿女的动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我驻足在一幅幅老照片前,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艰辛与豪情。</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我们朗诵起毛主席诗《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我们驻足观赏,或拍照留念,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和平的珍惜。</p> <p class="ql-block">站在二楼的展厅遥望,我极目远眺,长江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奔腾不息。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无数颗钻石在跳动。我仿佛能听到那江水拍打岸边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从一层门厅出来,绕行至悬挑下,远处栖霞山坐落在薄薄的江面上,日落的光辉穿过悬挑的缝隙映射在地表的碎石上。</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我们又来到江堤上,用眼睛瞭望,用相机拍摄波光粼粼的江面,行驶的船舶,和远方的栖霞山,仿佛回到那渡江战役时代。</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通过参观回顾这段历史,不仅要铭记那些为革命胜利英勇献身的前辈们,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幸福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