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仓颉造字,一撇一捺勾勒文明的轮廓;</p><p class="ql-block">《诗经》《楚辞》,一词一句传唱千年的风华;</p><p class="ql-block">革命先辈的声声呐喊,一字一语唤醒民族的觉醒,</p><p class="ql-block"> 文字的力量,始终深深烙印在华夏历史的脉络中,引领我们一路前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暖日融融的阳春三月,校园书声如潮,一场别开生面的语文教研活动,围绕二下《神州谣》铺展开来。此次活动旨在探索创新教学路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情境开篇,筑牢爱国根基</b></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丁韦玲老师创设“共当小向导,为外国小朋友埃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情境,串联起整堂学习活动。通过解题“神州”,书中华美名;识文读字,感山川之美;化身向导,颂神州之美,教学板块,层层推进,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美,感悟深厚的历史文化与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丁老师注重识字教学与文化拓展相融合。在课堂上,丁老师通过AI、豆包等现代信息技术,象形字字形的演变规律,视频以及补充文字资料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多元化识字。学生在理解“奔、涌、长、耸”等关键词的基础上,感受奔流不息的黄河孕育的华夏文明;奔涌的长江是无数先辈为国家繁荣拼搏奋斗的精神象征;万里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血汗,将家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浸润在孩子们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样诵读,激发爱国情感</b></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活动中,丁老师巧妙运用范读、拍手读、配乐读、男女生赛读以及情境朗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深化孩子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p><p class="ql-block"> 现场课堂氛围热烈,朗朗书声回荡在教室。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爱国的种子在学生心中悄然发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愈发浓厚。最后,丁老师提供句式,给予学生表达的支架,学生则化身小向导,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祖国风光,向外国友人介绍。从小组宣讲到全班展示,根据“最佳神州游小向导”的评选标准,生生互评,在生活情境中学以致用,实现教学的闭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小组研讨,共探融合新篇</b></p> <p class="ql-block"> 教学是研究的根基,研究是教学的引擎。此次语文教研活动,打破了传统教研的桎梏,采用小组讨论,互动式的教研模式,共同探讨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主问题:以《神州谣》一课为例,单元整体视角下如何设计单篇课文教学情境?情境任务如何有效驱动识字教学活动,体现趣味性、实践性与逻辑性?</p><p class="ql-block"> 首先,丁老师分享了二年级备课组的老师们对本单元学习主题及任务群的设计思路,阐述了《神州谣》一课的教学目标与设计意图,也提出了自己的教学困惑。紧接着,参与观课的老师们聚焦问题分小组进行讨论,大家纷纷称赞本节课目标明确、教法新颖、互动活跃,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同时,老师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如任务群设计要注重逻辑关联,增强指向性;多联结孩子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杨惠老师充分肯定丁老师,作为初出茅庐的新师,勤于钻研,敢于创新,教学有思考,能巧妙运用情境化教学,用任务驱动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把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上得有滋有味,情趣盎然。因此,基于单元结构化的单篇课文教学,我们守正的同时要创新教学方式,以终为始,逆向设计,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良好的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同时,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其融入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以文化人,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岁月的车轮滚滚向前,教育的使命永不停歇。本次《神州谣》教研公开课,为学生带来了一场知识与精神的盛宴,为教师搭建了交流共进的平台。愿老师们在教育的沃土里深耕细作,将文化传承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心怀家国、逐梦前行的栋梁之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