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促进教师的不断成长,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引导教师深入探讨课堂教学规律,钻研教材教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马坊镇中心小学近日开展了中年级语文组“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一次活动就是一次成长,把握好每一次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是马坊镇中心小学老师的不懈追求,上课的老师们在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分享最好,只为更好”是中心小学每位老师前进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中心校领导们分别走进不同年级的语文课堂,与学生们一同沉浸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中。老师们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p> 《童年的水墨画》篇 <p class="ql-block"> 谷红云老师在《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句子”这一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在理解“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这句话时,她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溪水的特点,再结合图片中看到的绿色水面倒映人影的场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染”字所描绘出的画面和意境,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她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课堂参与度很高。</p> <p class="ql-block"> 张景霞老师的《童年水墨画》课堂,犹如一首灵动的散文诗,她以充满童趣的导入,瞬间将学生带入童年的欢乐氛围。在讲解诗歌时,引导学生紧扣词句,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文字背后的画面与情感。分析《溪边》一诗,她巧妙提问:“从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学生们踊跃发言,在思维的交流中,溪边垂钓的悠然场景跃然眼前。</p> <p class="ql-block"> 晋前锋老师通过展示充满童趣的水墨画导入,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与期待,为整堂课奠定了轻松愉悦的基调。在朗读指导方面,晋老师做得也十分出色,通过富有感染力的音频范读,引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停顿,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p> <p class="ql-block"> 字词是语文学习的基石,袁翠霞老师教学时注重扎实细致,学习生字“染”时,通过趣味十足的字理分析,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学生很快记住了字形。教学诗句时,采用逐句剖析的方法,从诗句含义、修辞手法到情感表达,层层递进,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理解“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时,通过对比、比喻的讲解,让学生体会到山溪的清澈与平静之美,学习作者的描写手法。</p> 《赵州桥》篇 <p class="ql-block"> 刘苗苗老师的《赵州桥》一课,聚焦语文要素,如:抓关键词句体会事物特点。让学生通过找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她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每个问题都环环相扣,指向明确,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逐步达成对文本内容和情感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汪素英老师则采用任务群教学设计,将课堂分为“复习导入—印象之桥”“宣传魅力—价值之桥”“小组说练—交流之桥”三个板块,在每个板块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图文对照、朗读感悟等,让学生全面了解赵州桥,这种设计层次分明,目标清晰,学生在各个任务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提升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p> 《母鸡》篇 <p class="ql-block"> 刘萍老师讲授的《母鸡》一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母鸡的形象和作者的情感。通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作者不敢讨厌母鸡的原因,引导学生体会母鸡形象,最后在“感悟升华情感表达”板块,拓展品读老舍先生《我的母亲》节选片段,让学生感悟母鸡身上重叠着作者母亲的影子,引发学生对母爱的赞颂。</p> <p class="ql-block"> 林红云老师讲授的《母鸡》一课,巧妙运用问题驱动法。在探究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时,林老师提出“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能看出作者讨厌母鸡呢?这些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等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文本,自主思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课后,中心校领导与授课教师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评课交流。对于老师们展示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给予了充分肯定。从教学目标的精准设定,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从教材的深入理解,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凸显,每一个闪光点都被敏锐捕捉并高度赞扬。</p> <p class="ql-block"> 中心校领导深入中心小学语文课堂的活动,如同一缕春风,为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授课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领导们的精准点评与专业指导,自己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反思,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砥砺前行,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书写马坊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学的新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