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

夏小雨8005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5号,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动力来自先生心心念念的黄山,正好江西我也心生欢喜,那就走起!赣州市是江西省保存文物古迹,尤其宋代文物最多的一座滨水城市,有“江南宋城”之誉,是客家先民中原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至今仍有600余幢客家围屋,被称为“东方的古罗马″</p> <p class="ql-block">一路狂奔四百多公里,艰难找到预订的民宿,位置还不错,距离宋城一公里多点,安顿下来已是饥肠辘辘,就近找了家私房菜,小炒鱼甚合胃口,风卷残云般吃完,准备休息一会逛宋城。</p> <p class="ql-block">江南宋城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章江、贡江及赣江交汇处赣州市章贡区的河套老城区,是国家4A级景区,包括五个历史文化街区(郁孤台、姚衙前、灶儿巷、南市街和慈姑岭)和一个传统风貌街区(新赣南路)及文保单位所处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赵抃、刘彝、周敦颐、文天祥这四位宋朝人,正是赣州四贤坊所铭记的四大贤人。青石立柱上镌刻着金漆楹联:赵抃疏险滩刘彝福寿惠千古,濂溪创理学文山丹心昭四贤。</p> <p class="ql-block">军门楼始建于宋代,具体时间为北宋嘉定十年,由知军留元刚建楼于翁城之上,并命名为“军门楼”。军门楼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楼顶的角楼和铁角尖使其显得威武雄壮。其正面内侧有“军门楼”三个大字,外侧则是精美的砖雕军队图案,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入夜,造型各异的花灯点亮“宋潮不夜城”,再现“一夜鱼龙舞”……</p> <p class="ql-block">″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相信很多人都是通过辛弃疾这句著名的词句知道郁孤台的。夜色中的郁孤台文化社区,灯火辉煌,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古韵十足却与人间烟火完美融合,仿佛一眼梦回宋朝。</p> <p class="ql-block">这条挂满蓝色花灯的小巷,游人不多,显得静谧而幽深,想我的风真把我吹来了赣州。</p> <p class="ql-block">文创工作室</p> <p class="ql-block">三三两两的人或K歌或炊茶,一片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前方通向郁孤台,夜间不开放,决定明天再来。正欲转身离去,<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上掉下一个小姐姐!哈哈哈!太神奇了。</span></p> <p class="ql-block">又是新的一天walk,第一个目标古浮桥,路过一条小巷,这些年代感十足的房子为清末建筑。</p> <p class="ql-block">寿量古寺,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赣州城区著名寺院,在赣南乃至江西都享有盛名。始建于五代后梁(五代十国之一)(907-923年),为当时地方官百胜军防御使卢光稠报答道诚大师医疾之恩特捐东苑所建,寺初名“卢兴延寿”,后改“圣寿”,宋祥符年间易称今名。</p> <p class="ql-block">先有寿量寺,再有赣州城,一方净土,三柱清香,古寺屡遭兵刃水火,万劫而不灭。</p> <p class="ql-block">院内的百年大榕树,枝繁叶茂,盘根错节,树身挂满红色祈福绸带,颇为喜庆。</p> <p class="ql-block">赣州古城墙是一条全国屈指可数的宋代砖墙,也是江南现存最大的古城墙,至今保存有3.6公里长,城墙之上的垛墙、马面、城门和炮城皆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城墙漫步,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可以感受到古代建筑的神奇魅力,体会到历史的沉淀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p> <p class="ql-block">城门附近小贩卖的野果,名字不记得了,大果好甜,缺点籽多。</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浮桥非常厉害。赣州地理位置优越,为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有敌攻城,可以很快将浮桥切断,以保护城池。另外,对于航行在贡水上的船只也不会受到影响,浮桥可以随时开启,以方便往来船只经过。</p> <p class="ql-block">桥头好多商贩,贩卖些旅游纪念品和鱼虾,卖相不错,看起来很好吃。</p> <p class="ql-block">浮桥对岸的贡江边,好多棵数百年的古樟树</p> <p class="ql-block">东风水渠,当年兴修的水利灌溉渠,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于今只留下一小截孤独的伫立风中,独自讲述只有那代人才能听得懂的其实也轰轰烈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社会主义新农村</p> <p class="ql-block">四处闲逛了一阵,吃个午饭顺带休整,下午继续。</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明代称作姜家巷。保留着宋代街道的格局,小巷中有书院、店铺、作坊等客家古建筑物。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内有一家餐厅,名为董府。环境很棒,是一座三进三厅的老宅,提供地道的江西菜,如荷包肉、宁都鸡、艾米果、鱼头煲等。</p> <p class="ql-block">"不看标准钟,不算来了赣州”,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建筑物不知不觉成了一座城市的地标,标准钟位于赣州市阳明路与解放路交汇的路口街中心,始建于1952年,落成于1953年5月1日。是当时赣州城最高的建筑物。一直被视为赣州城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八镜见图画,郁孤如旧游;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这是苏东坡在《过虔州登郁孤台》一诗中写下的名句,就像诗中所说,三江交汇在老街最北端的八镜台,一条宋代古城墙沿江而建,环抱老街。</p> <p class="ql-block">八境台建成后,历代均有修葺。1984年改建为高28米的3层仿宋代建筑。登上凭江而立的八境台,城外的山水田园之美,城内的亭台楼阁之秀,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向南望去,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浮桥静卧波面,由100多只小舟板并列,以缆绳相连而成;</p> <p class="ql-block">向北远眺,昌赣客专赣州赣江特大桥横跨两岸,是首座列车运行时速可达350公里的大跨度高铁斜拉桥。滔滔江水,见证了古城历史与现实的美好呼应。</p> <p class="ql-block">八镜台里面的小咖啡吧,歇歇脚,如果有兴趣在这附近的城墙转转,可以找到不同年代的城砖。</p> <p class="ql-block">北城门</p> <p class="ql-block">闲逛经李政道博物馆,抗日战争期间,少年李政道曾居住就学此地。</p> <p class="ql-block">郁孤台附近的周敦颐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郁孤台,别名:田螺岭,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是城区的制高点,赣州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因坐落于山顶,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p> <p class="ql-block">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八百多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就在郁孤台看着滔滔三江水,遥望着故都汴梁,写下《菩萨蛮·书江西造口璧》这样的千古名篇。郁孤台从此被世人所熟知,赣州也因此名满天下。</p> <p class="ql-block">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辛弃疾一生的光荣与梦想。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已经拼尽全力的他只能在郁孤台上发出悲叹,感慨家国飘零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国难当头之时,赣州知州文天祥把自己也站成了一座郁孤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83年,文天祥以身殉国,年仅47岁。直到今天,老街的学校里,学生们仍然在文天祥的千古名篇《过零丁洋》里,一遍遍感受着那份中国人的浩然之气。</p> <p class="ql-block">赣州的游览到此结束,下一站婺源,考虑赣州到婺源路程有点远,终合考虑在抚州黎川中途休整。</p> <p class="ql-block">黎川古城始建于南宋,繁盛于明清,古城内的赣派建筑风格,600余家骑楼式店铺,是明清厅堂与民国骑楼建筑汇聚的历史街区的典型代表。这里是张恨水笔下的梦里江南,是徐霞客笔下的阛阓颇盛,是朱熹的一城山色,绿水浮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黎滩河的南津码头张恨水旧居是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两层明清建筑。在旧居一旁还新建了张恨水广场和一栋古色古香的“藏稗楼”,作为张恨水纪念馆,对他的平生事迹和文学创作生涯进行了展示和介绍。</p> <p class="ql-block">他的代表作《金粉世家》《啼笑姻缘》等,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p> <p class="ql-block">新丰桥横跨黎川县城南津街与篁竹街两岸之间,两端城楼式桥堡,三层四面,碧瓦红墙,门外数十级整齐排列的台阶,南端通篁竹街,北端与人民路街市相连,成为连接黎滩河两岸交通的纽带。</p> <p class="ql-block">横港桥</p> <p class="ql-block">在黎川,随处可见红色印记。县城簧竹街的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旧址,县城河滩上中国工农红军史上最大的一次阅兵誓师大会的旧址,湖坊的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这些红色旧址,让黎川有了鲜红的底色。红色是血、是火、是革命的象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用信仰、青春和生命凝铸的最亮丽的底色,最鲜明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骑楼老街,是黎川古城最为耀眼的明珠,它们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古城的每个角落,静静地诉说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黎川芋糍,看了网上的推荐要了一份尝试,芋皮软糯,竹笋肉末馅,酸辣汤,不要太爽,再来一份为黎川之行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下一目的地婺源,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