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念为基筑堤坝 以作风为楫引清流——论新时代水利人的徙木立信之道

【渡劫】

<p class="ql-block">  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穿越千年时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当"信念是本,作风是形"的箴言与奔腾的江河相遇,水利战线上的共产党人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治水华章。</p><p class="ql-block"> 一、信念如磐石,筑牢新时代治水精神堤坝</p><p class="ql-block"> 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现场,"党员先锋岗"的旗帜始终飘扬在百米高坝之上。面对世界级技术难题,建设者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攻克了双线五级船闸建造、百万移民安置等世纪难题。这种信念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镌刻在混凝土中的精神密码,是支撑起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的精神脊梁。</p><p class="ql-block">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调度室里,党员工程师们连续二十个春节坚守岗位,用精准到秒的调水方案守护着下游千万亩良田。当万家灯火点亮团圆时刻,他们的年夜饭是泡面就着数据报表。这种坚守,正是共产党人"治水为民"信念最鲜活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水利扶贫干部跋山涉水寻找水源,在悬崖峭壁间架设输水管道。云南怒江州独龙江乡的"党员找水队",用血肉之躯在绝壁上开凿出"天路",让世世代代背水的独龙族群众喝上了自来水。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中国大地上演。</p><p class="ql-block"> 二、作风似利剑,劈开治水兴水重重关隘</p><p class="ql-block"> 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签订"廉洁承诺书",将作风建设贯穿工程始终。数千公里输水干线上,每一根钢筋都经过三重质检,每一方混凝土都留有责任人编码。这种"毫米级"的精细管理,铸就了跨越四大流域的清水长廊。</p><p class="ql-block"> 面对2020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水利系统党员干部组成"红色抢险队",72小时不眠不休加固堤防。在鄱阳湖决口处,党员突击队员跳入激流组成人墙,用血肉之躯阻挡洪水。这种"人在堤在"的作风,筑起了守护生命的钢铁长城。</p><p class="ql-block"> 在河湖长制推行中,基层水利干部用"铁脚板"丈量每一条河流。浙江"五水共治"中,党员干部带头清理家门口的臭水沟,用三年时间让全省可游泳河段从不足5%提升到85%。这种"跟我上"的作风,唤醒了全民治水的磅礴力量。</p><p class="ql-block"> 三、形神相济处,激荡水利改革发展春潮</p><p class="ql-block"> 在智慧水利建设中,青年党员技术骨干自主研发的"水利大脑"系统,通过5万多个监测点实时感知江河脉搏。当台风"烟花"来袭时,这套系统提前72小时精准预测太湖水位,为长三角城市群赢得宝贵避险时间。信念与创新的交融,让传统水利插上科技翅膀。</p><p class="ql-block"> 云南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现场,"党员创新工作室"攻克了60多项技术难题,创造了月掘进千米的隧洞施工纪录。在新疆阿尔塔什水利枢纽,建设者们将党支部建在导流洞中,用"昆仑山精神"驯服叶尔羌河千年水患。这种精神与技术的共振,奏响了新时代水利建设最强音。</p><p class="ql-block"> 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水系治理,浙江嘉兴的党员河长们用生态浮岛净化水质,让昔日黑臭河道变身"水下森林";甘肃民勤的治沙人用草方格锁住黄龙,在腾格里沙漠边缘筑起绿色长城。这种理念与实践的辉映,绘就了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p><p class="ql-block"> 从都江堰的千年福泽到三峡大坝的现代奇迹,从大禹治水的古老传说到数字孪生流域的智慧治理,共产党人用信念之光照亮治水之路,以作风之剑劈波斩浪。当"本正形聚"的治党智慧与"上善若水"的治水哲学相遇,新时代水利人正以徙木立信的精神,在江河湖海间书写着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答卷。这答卷,浸润着初心使命,澎湃着为民情怀,必将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荡洪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