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已步入古稀之年,退休后定居在风景秀丽的苏州。回首往昔,那段在刘畈中学开启教学生涯的岁月,如同璀璨星辰,闪耀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让我时常沉浸其中,感受那份纯粹的快乐与温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刘畈中学的教学和学习条件极为艰苦。整个校园设施简陋,教室、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室、厨房,以及勉强开辟的一个篮球场兼操场的活动场地,都挤在那狭小的院子里。尽管如此,这里却有着别样的温馨与活力。课堂上,我们带着孩子们遨游知识的海洋;课后,我们又和他们一起玩耍嬉戏。我们同在一个锅里吃饭,从同一口井里取水,师生生活紧密相连,关系亲密无间。</p> <p class="ql-block"> 与现在的学校不同,当年的我们,无论早晚自习还是课间活动,都始终陪伴着学生。教学区域与生活区域之间零距离,师生们几乎时时都在彼此的视线之中。学校没有餐厅,用餐时,小小的校园里到处都是端着饭碗饭盒的老师和同学,有的蹲着吃,有的站着吃,甚至边走边吃,热闹非凡。大家还可以边吃饭边听故事、笑话,或者放下碗去打几下球、玩点什么。我们和学生之间就像兄弟姊妹或朋友,课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有一项运动游戏叫斗鸡:参与者需单腿站立,另一条腿盘起,用手抓住脚踝或脚部,使膝盖向前突出,形成“攻击角”。 参与者通过跳跃移动,用膝盖顶撞对手,试图使对方失去平衡或双脚落地。被撞倒、双脚落地或出圈者为输,坚持到最后的一方获胜。 大多数男同学都喜欢玩这游戏,</p> <p class="ql-block"> 他们从教室里面斗到教室外面,横冲直撞,课桌凳都被撞得东倒西歪,女同学吓得躲得远远的。看着孩子们玩得这么开心,我这大孩子心里也痒痒的,于是打算也来玩一玩,便选了小个子小明同学作为对手。我想,我一个大小伙子,战胜这个小不点应该没问题。可没想到,战斗不到三个回合,我就被他撞得连打几个踉跄,狼狈地败下阵来。我几乎每天都会利用中午、晚饭前后、或者午餐晚餐时间和孩子们打球或者玩游戏,孩子们经常和我们玩得滚成球,有时还耍赖“欺负”我呢。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那种快乐是发自内心的,纯粹而真挚。与这些孩子们相处,于我而言,是缘分,是情分,更是福分。每当我回忆起那段时光,自豪感和幸福感便会油然而生,我仿佛是最富有、最快乐的人,拥有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转,2021年春,一件令我无比兴奋的事情发生了。1981届的同学们打算组织举办初中毕业40周年师生聚会活动。当我接到邀请函时,内心像被春日暖阳照耀般,涌起层层温暖的涟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聚会时间定在2021年的五一节,那天阳光明媚,天空像被水洗过一般湛蓝,老师和同学们怀揣着激动与期待来到向往已久的目的地,当我踏入曾经开启教师生涯的刘畈中学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往昔的点点滴滴如电影般在眼前闪现。那些孩子们的面庞、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奔跑的身影,还有我站在讲台上授课时的专注神情,都一一浮现,清晰得仿佛就在昨日。</p> <p class="ql-block"> 大会现场,气氛庄重又热烈。老师和同学代表们依次发言,话语中满是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忆与感慨。同学们一个个站起身来,用真挚的话语回顾当年在校园里的学习生活,感恩老师的辛勤教导。大会精彩纷呈,亮点多多!三位主持人非常专业:才高八斗的文科高材生杨班长,组织能力出色,语言沉稳又透着热情;华仔小帅哥以他特有的雄浑男中音,京腔中带着变调的家乡话,别有风味;燕姐更是令人刮目相看,临时上阵,落落大方,松弛有度,微笑很得体。大会还安排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环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说: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叫《心传——师恩不忘》,我们的点滴成就得益于老师们的教育和引导;我们班所有同学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为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新时代努力工作,大家能过平平安安,幸福美满的日子,也得益于当时的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感恩,我们感恩老师的教育,感恩学校的培养,感恩同学的互助互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大声说出我们的心声吧:</p><p class="ql-block">感恩!</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向每一位老师赠送了戒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戒尺轻扬启智门,</p><p class="ql-block">规矩方圆铸心魂。</p><p class="ql-block">教诲如灯照前路,</p><p class="ql-block">学子扬帆梦无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着曾经在一个大家庭里生活过的孩子们,我心中满是欣慰。曾经的顽皮孩童,如今都已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各自在不同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憧憬。而我,作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之一,能见证这一刻,内心的成就感与满足感无以言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聚餐时,大家纷纷向老师敬酒祝福,拉着我回忆当年有趣的片段,欢声笑语不断。同学们争着给我夹菜。小春同学还是那么俏皮可爱。他特地给我夹了一些西红柿和土豆,然后用英语说:“You are my hero,dear Mr.Yu.”(亲爱的于先生,您是我的偶像)。同学们立刻想起了当年英语课堂上我教大家巧记特殊名词单数变复数规律的情景,接着大家都齐声喊道:“heroes,potatoes,tomatoes,英雄吃西红柿和土豆有意思(es)。”接着,小刘同学趁机借题发挥:“老师,您还记得课堂上提到过的‘癞蛤蟆’吗?那我请您吃牛蛙。”(这也太牵强了吧😃)大家很快就想起了印象深刻的三个词:let,have,make,以及它们后面动词的用法(let sb.do,have sb.do,make sb.do)。这三个词的首字母是l—h—m,恰好是“癞—蛤—蟆”三个字首字母的拼音,滑稽幽默又好记。当年的小不点小汪同学是我的球友,我们打乒乓球的水平不相上下。这次他竟然翻出旧账,坚持说我总是输给他,还专门买了一只球拍送给我,让我好好练球,然后选择适当的时候再举行友谊赛。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的班级,师生之间没有距离,只有纯粹的情谊。我们谈工作,谈家庭,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喜乐。从他们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了岁月的馈赠:他们不仅收获了事业的成功,更拥有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看到他们如今这般幸福的模样,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这不正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吗?我们用知识和爱心浇灌的花朵,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p> <p class="ql-block"> 饭后,我们一起拍照留念。当大家都站好了位置,一位同学突然向前排的人喊起来:“小胡,你的耳朵遮住我的脸了!”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同学们都记得很清楚,原来那个小胡有点淘气,他经常在上课的时候躲着看连环画,还喜欢取笑同学,没少被老师拧耳朵,同学们送他绰号“大耳朵”。镜头前,大家笑得多么灿烂,那笑容里藏着青春的回忆,也藏着对未来的希望。随后,我们先参观了我们工作时候的校址,当时我们的学校是设在胡氏宗祠里,因为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带领解放军挺进大别山,进军南京前在这里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为以后的战争胜利打下了基础。这里是刘邓大军刘家畈会议旧址。2002年,刘畈中学需要扩建搬迁,这块红色土地上北建起了陈列馆,这里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原来的那些教学设施全都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凭感觉找找那些教室、宿舍和厨房的大概位置。我们然后参观了现在的校园,崭新的教学楼、现代化的教学设备、绿意盎然的校园环境,让我惊叹不已。学校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更加美好。这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传承与发展,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这里辛勤耕耘,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延续着教育的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次聚会对我来说意义重大且深远。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与缅怀,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与激励。它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师生情谊的深厚与持久。虽然我已经退休,但教育的火种在我心中依然燃烧。我为曾经能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而自豪,也为能见证同学们的成长与成功而感到幸福。岁月流转,但师生情、同学情却永远不会褪色。这次聚会,就像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与过去的自己、与曾经的学生们再次相遇。它让我明白,无论时光如何变迁,那些美好的回忆、真挚的情感,都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阳春三月,又有一件大喜事降临。几位来自千里之外的学生特地来到苏州看望我。他们都是1981年的初中毕业生,我们上次见面还是在2021年那次40周年的同学聚会上,没想到这次又隔了4年。当年,我二十四、五岁,风华正茂,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站在三尺讲台上;而他们,十三四岁的年纪,正处于青春懵懂又充满求知欲的阶段。那些孩子大多出身穷苦家庭,但他们有着坚韧不拔的毅力,认真读书,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如今他们早已学有所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国家的顶尖人才。而我,也曾在工作中倾尽全力,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那些年,我们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彼此关爱,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那段难忘的求学时光。</p> <p class="ql-block"> 这次相聚,我们师生几人欢聚一堂,度过了无比快乐的一周,大家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我们举杯畅饮,回忆起过去教学和学习的点点滴滴。那些有趣的往事,如同珍珠般串联起来,闪耀着欢乐的光芒。我们回忆着过去的同学,那些熟悉的面孔和欢乐的笑声,依然回荡在耳边。说起过去的班级,那个充满活力与温暖的集体,承载着我们共同的回忆。当然,我们还分享了各自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经历和家庭生活,虽然岁月已逝,但那些过去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甜蜜而幸福地回忆着,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梦想与希望的年代。有一个话题真好笑:一贯要强的小美同学竟然翻出了几十年前的旧账向我问责。她不服气地说:“那时我上课绝对认真听讲,课后积极背单词、记语法,紧跟老师的步伐。我在家早上一边放牛、割草、打猪草,一边拿着英语书读单词、记单词,搞得家里人都说我是个‘书呆子’。我的英语是强项,整个初中阶段,除了一次考试被小余同学赶超外,其他时候都是第一,但于老师就比较喜欢小余同学,经常表扬他,对我却视而不见,搞得我很郁闷。当时农村里重男轻女现象严重,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老师对男同学和女同学有分别心。”她调侃道:“老师,您得还我一个公道,把那些年欠我的表扬补回来!”我赶紧解释:“我当时知道该表扬你,但考虑到男生会说我偏袒女生。”这时小春同学也来凑热闹:“同学们谁都知道,您一和女生说话就不好意思,一表扬女生脸就红。”小春立刻接茬:“我们于老师那是大鼻子红!”我赶紧阻止他们:“同学们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啦,快停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游玩了苏州的诸多美景。沙家浜,那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见证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里古镇,古老的建筑、悠悠的小巷,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我们漫步其中,感受着古镇的宁静与韵味;留园,那精致的园林景观,一步一景,让人流连忘返,我们在这里欣赏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山塘街,古色古香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热闹非凡,我们在这里品尝着地道的苏州小吃,感受着这座城市的人间烟火;金鸡湖,湖水波光粼粼,现代化的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我们在这里欣赏着城市的繁华与美丽;苏州湾,宽阔的湖面、优美的湖岸线,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虎丘,那著名的云岩寺塔,见证了苏州的历史变迁,我们在这里领略着古迹的魅力;枫桥夜泊,那首千古流传的诗篇,让这里充满了诗意与浪漫,我们在夜晚的枫桥边,感受着那份宁静与悠远。</p> <p class="ql-block"> 在游玩过程中,学生们始终紧紧地围绕在我身边,他们的目光中满是关爱与敬意。那一刻,我内心满是感动,也无比自豪。岁月虽然带走了青春的容颜,却带不走我们之间那份纯真而深厚的感情。这次相聚,让我再次感受到了师生情的珍贵与美好,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有爱心的人,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衷心地感谢这些学生们,他们用自己的成就为我曾经的付出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让我在退休的岁月里,依然能够感受到教育带来的无尽温暖与力量。这份师生情,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底,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