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龙岭教育集团第七届“龙岭之光”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悠悠长河中,数学教学是源源不断的清泉,滋养着莘莘学子的智慧心田。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2025年3月27日,龙岭教育集团第七届教学能力大赛数学专场在隽才楼三楼录播室如期而至,来自集团两校的的三位数学老师在复赛中脱颖而出,并在此次决赛中展现了他们在教学创新方面的卓越风采。他们分别是来自龙岭学校的庞宗华老师、陈杨会老师,来自东方半岛小学的李婷老师。</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这场比赛,参赛教师经过三天的精心筹备,他们和备课组及教研组的老师一起对每一个教学环节反复打磨,教学设计数易其稿,只为在赛场上精彩展示龙岭教育集团师生的风采。此次大赛的评委阵容更是强大,既有布吉教办林佩得教研员,他为比赛注入了权威与严谨;又有来自集团两校的资深教研组长和龙岗区骨干教师,田德珍组长、谢婷组长、龚永娟组长、曾哲老师,他们扎根教学一线,数学教学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评判能力;还有往届龙岭之光教学能力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邓念锋老师、叶向飞老师,他们带着成功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为本次比赛增添了更多的活力。</p> 以生为本·活力课堂绽精彩 <p class="ql-block"> 在本次大赛中,围绕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什么是面积》这一课题,三位教师带来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教学展示,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精彩课堂。</p> <p class="ql-block"> 1号参赛老师是来自龙岭学校的庞宗华老师,庞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庞老师以生活化情境为切入点,通过结构化活动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兼具学科逻辑与儿童视角,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学生可感知、可操作的课堂知识。课堂中,庞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有趣的课堂活动有效调动了学生参与热情,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摆小正方形、剪拼、重叠等多样化方法探究图形面积的大小比较,真正实现了"做中学",使课堂始终洋溢着活跃的探究氛围,是一节愉快且充实的课堂。</p> <p class="ql-block"> 2号参赛老师是来自龙岭学校的陈杨会老师,陈老师这节课通过哪吒和敖丙土地纷争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学环节设计巧妙,预习导学引发学生好奇,探究生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摸物体表面、用多种方法比较图形面积,在操作中深化理解;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巩固提升通过闯关挑战强化知识运用,总结评价促进知识内化和学习反思。各环节层层递进,学生在比较图形面积、画图、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锻炼观察、动手、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融合美术、语文、地理学科元素,提升综合素养。</p> <p class="ql-block"> 3号参赛老师是来自东方半岛小学的李婷老师,她以绘本《公主殿下来的那天》为情境载体,呈现了一节生动活泼的“什么是面积”概念公开课。李老师通过“找一找生活中的面积”“摸一摸物体表面”“说一说发现”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在趣味中理解抽象概念。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总结出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李老师语言精炼亲切,环节设计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展现了在数学学科创新实践中的积极探索。</p> 笔尖生花·教案凝练匠心 <p class="ql-block"> 教学设计评审现场,七位评委老师坐在长桌前,专注审阅着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他们时而圈圈画画标注亮点,时而皱眉斟酌细节,手中的评分表已密密麻麻记录着专业点评。每位评委都以严谨的态度逐页批注,从教学目标的精准度到课堂实施的可行性,从教学方法的创新性到学生活动的有效性,全方位进行客观评分。</p> 问辩启思·教育智慧交锋 <p class="ql-block"> 专业答辩环节充分彰显了参赛教师的学术深度与教学智慧。面对随机抽取的答辩题目,三位老师以沉稳自信的姿态,通过严谨的逻辑分析、清晰的逻辑框架与生动的教学案例,系统展现了扎实的学科功底与先进的教育理念。答辩过程中,各位教师紧扣"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思想,围绕"情境化教学与跨学科融合"的命题展开深入探讨,重点阐述了在课堂中实践"信息技术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他们结合参赛课程的实际教学设计,既呈现了信息技术赋能课堂互动的典型案例,也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改革前瞻性思考。这一环节不仅体现了教师对教育新趋势的深刻理解,更彰显了教育工作者将理论创新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卓越能力。</p><p class="ql-block"><br></p> 精准把脉·多维解析展深度 <p class="ql-block"> 三轮比赛过后,来到专家点评环节。首先是布吉街道办的林佩得教研员。林老师指出龙岭集团教学能力大赛经过七年(自2019年首届至今)的持续深耕,充分展现了对教学创新的高度重视,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优质平台。本次参赛的三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均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与生活化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教态大方、逻辑清晰,生动诠释了龙岭教师风采。教学设计方面,参赛作品均体现出扎实的教研功底。专业答辩环节中,林老师指出三位教师展现出了深厚的学科理论储备、清晰的应答逻辑与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最后林老师也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他提出未来可更大胆尝试跨学科融合,结合学校特色和PBL项目式学习,进一步拓展教学创新的维度与深度。</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深圳市优秀教师、龙岗区骨干教师、龙岭学校教务处王平主任进行答谢与点评。王主任首先感谢集团董事会及领导为师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与大力的支持,感谢参赛选手、评委及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和科组团队的辛勤付出!接着王主任高度肯定了三节课师生的精彩表现。一是三节课都以“生活经验→操作感知→抽象概念→策略应用”为主线,充分体现“做中学”理念,引导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一维长度”到“二维面积”的认知飞跃。二是通过创意活动设计,将数学思想融入实践,既落实了“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的知识目标,又培养了空间观念与探究能力。三是三节课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操作化“的概念生成,”多样化“的探索策略,”个性化“的教学风格,既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发挥了教师的引领作用。然后王主任提出了建议。一是教学设计要围绕大赛主题,情景教学与跨学科教学有待进一步找准切合点;二是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三是课堂上对小组及个人的评价要贯穿始终,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与态度等,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最后,王主任鼓励集团全体数学教师加强新课标的学习,特别要明确数学的“三会” 、“四基”、“四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十一种主要表现与内涵”,提升理论水平与专业素养,深化数学教学实践,促进减负提质,提升学校与集团的美誉度。</p> <p class="ql-block"> 点评环节后,龙岭教育集团总校长、龙岭学校校长王永忠校长为布吉教办林佩得教研员颁发了评委聘书,感谢林教研员从专业的视角进行了高屋建瓴的点评和指导,让老师们受益匪浅。</p> 数海领航·教育创新赢赞誉 <p class="ql-block"> 随后,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到了。通过计算三轮比赛的最终得分,庞宗华老师荣获一等奖,陈杨会老师荣获二等奖,李婷老师荣获三等奖。</p> <p class="ql-block"> 池校长与一等奖获奖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林教研员与二等奖获奖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王主任与三等奖获奖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田组长、谢组长、龚组长与优秀奖获奖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比赛最后,龙岭集团总校长王永忠校长对本次比赛进行总结发言。王校长首先肯定了三位比赛的老师,对他们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接着指出本次大赛以"教学评一体化"为主题,聚焦情境化与跨学科教学设计,大赛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跨学科融合方面。针对不足,王校长强调可以借助AI技术深化教学改革,利用AI辅助教学设计,并计划未来将AI元素融入赛事,推动智慧课堂建设。希望老师们将AI工具切实融入日常教学,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p> <p class="ql-block"> 当思维的火花在三尺讲台绽放,当创新的课堂成为成长的沃土,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教育初心的深情告白。本次数学教学能力大赛不仅是技艺的切磋,更是育人理念的交融。让我们继续以数学之美启迪智慧,以匠心之光照亮未来,在深耕课堂的道路上,做永远的追光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