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八年的美篇,【悠悠岁月】之〔诗歌散文篇69】缅怀母亲 光芒永恒, 民国三十八年

民国三十八年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悠悠岁月】之【诗歌散文篇69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缅怀母亲 光芒永恒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民国三十八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今天是妈妈去“天堂”后的第四个清明节、加之又有那么一点点所谓“洋牌”的意义;正如杜牧笔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那宗从春雨的怀抱中悄悄地走来、那英雄式的壮举已经化作不朽的雕印、那已经被写入中国历史档案的《中国山水志》之后,大家所共同构成的那幅非常正宗的、十分认真的中国魂之《印象“清明”》,完全能够容下献给妈妈的“清明印象”。</b></p> <p class="ql-block"><b> 难道他们不正是我们要寻找和追忆的当然的英雄所在壮烈之魂吗!这里有谁知道我们有多少共产党员、有多少优秀的青年学生、又有多少普通的中华儿女、还有多少不知名的中国人?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抛头颅、洒热血、勇向前、赴汤蹈火、前赴后继,献出了他们年轻的自己!收获了他们为之奋斗的纯粹——中国梦•复兴梦•我的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清明节,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对先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人和祖宗的一种尊敬与思念!今天“这一天”已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假日”,它是供亲人们团聚的“定制日”!还望众亲世代相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农历2021年冬月初五那天相对于我们李氐家族以及张氏家族来说的话,注定是个悲伤而难以忘却的日子,我们的妈妈在新宁镇清河广场,突发心血管疾病,经开江人民医院全力抢救、无回天之术。从此我们便永远地失去了一位伟大而光荣的母亲!妈妈的病逝,作为做儿子的我,没能尽到当儿子的“送终之孝”,真是有着永远无法释怀的痛心与内疚。唯一感到欣慰的是在妈妈人生的最后几年时光里,特别是在我退出实职以后,还专门制定了一些相关的计划,努力争取再做些许力所能及的事,以此弥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就是我的家也。“天堂”里行者匆匆,其中,有一位在夕阳的余辉之下,迎着天涯海角的晚风,慢步在沙滩上的“行者”就是我们的妈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失去了妈妈的关爱,就像是花插在花瓶里一样,虽然还是有香有色!其实,我们每天就像是丢了魂似的、好像你真的不知天高地厚。诚然,我们也的的确确存在过有失去了“根”这样的原因,不过作为儿女的我们也应该明白或懂得我们的妈妈是否能陪伴我们整个人生。当然还有我们大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竟会来得这么早。作为妈妈的儿女们,我们懂得我们自己必然有那么一天终究会写下一些关于纪念妈妈的文章,我们同样是历来没想过“这一天”怎么会来得这么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妈妈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仨抚养成人,还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为人处事、怎样去成家立业!还有妈妈那双炯炯有神的、天不怕地不怕的眼睛以及她那一头晶莹、纯白、美丽、健康、穿越的标致性白发,足以见证妈妈那饱经沧桑的蹉跎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妈妈出生在中华民国即国民党时期的一个教书先生的家庭,后来家庭“出生”被定为地主成份。妈妈是土生土长的开江正宗人氏,祖籍系开江县黑宝塔水口山村组。可以说妈妈历来就是一位勤勤恳恳和为人忠诚忠厚,倍受大家十分认可及信任:尊敬、爱戴的中国传统式女性。在我稀里糊涂的记忆里,妈妈早年就坚决下定了决心,立志女承父业、育人心志。也就是说从那时起,妈妈就暗自下定决心,用举其一生的精力和心血,从业于光荣的人民教师而桃李满天下!实际上从那时起,妈妈就是一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b></p> <p class="ql-block"><b>  妈妈和天下所有善良的女性一样,将自己的一辈子无私地奉献给了家庭以及她的子女们,在妈妈的一生之中,妈妈她老人家的同行是这样评价的她:老人家是这样以辛辛苦苦、兢兢业业、纯朴善良和勤俭持家、洗衣做饭、缝缝补补等精神为态度的务实要求,来完成下达给她的各任务的!妈妈也是一个倍受亲朋好友尊敬和爱戴的女人;也是一个十分明智和贤慧、待人十分诚恳、乐于助人与亲人、亲戚和邻居相处得十分和睦的好人。可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妈妈在医院,仅仅两天时间,无情的病魔就亳不犹豫地夺去了妈妈她老人家“年轻”的生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清明”来了!不知是从哪年哪月哪日开始,虽然应感谢党和人民政府,大家每年多了一天“法定”假日。但是他们也的确是实实在在地多了一份牵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妈妈是个热心人和喜欢操心的人,妈妈除了为她的个别妹妹或弟弟操心外,还要为她那些个别的弟妹们的下一代操心。说不定一些不知情的傍观者、或妈妈的那些个别的妹妹及弟弟们,也许把这些家中之事,误认为是她们大姐(我的妈妈)的所谓“女承父业”或者是“爹妈安排”的份内之事,而你们的大姐她不就是你们的老大嘛,她还更加遥远地要求我们在这一生中,以后不管办什么事、也不管所办之事符不符合办事原则,凡所办之事的本身就应该立杆见影、干脆利落。所以说渐渐地、我也在认真努力逐步的习惯这种办事风格,只不过越往后推,相对于我而言事实上就越来越觉得有那么一点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力不从心的慊疑。面对妈妈的病逝,也许做为大儿子的我,有着永远都无法释怀的内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小时候的记忆清晰,随时蹦出一丝一缕让我冥想半天,我不想忘了它们!因为我们那个时代应当说是快乐的,依稀记得那时我幸福得像蔚蓝的大海和洁净的天空那么包容与透彻…</b></p> <p class="ql-block"><b>  妈妈离开我们有近五年了,妈妈把无私的爱都奉献给了她的亲人们。而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我们常常是孤独寂寞的游走于城外的乡间小路上;在那些天每个漆黑的夜晚,我又悄悄地遥望头顶之上的星空,向上天祁祷期望妈妈在“天堂”能保佑已深至悲伤、失落的我们,事事顺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妈妈她老人家的适应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妈妈无论是在达州还是在成都,她老人家都是以买菜的方式天天出门去走走,与卖菜的说说话,勾通交流、唠唠扯扯。</b></p> <p class="ql-block"><b>  这也是妈妈为什么要去买菜的原因,小区的保安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批评我对老人不敬不孝!指责我安排一个近九十岁的老人去买菜是大逆不道!现在想来保安是正确的。妈妈一辈子扎根于农村,一直在偏僻的乡村小学传道、授业、解惑,劳逸育人。印象中,还记得那些个“人力手板车”和父亲是联系在一起的假说。后来知晓我们家每年要重复搬家四次,即暑假和寒假分别各两次,放假时从学校搬到县城父亲上班的地方,开学时,又从县城搬到学校。还好那时候都没有啥资产,一人一车一次就够了!我们长大以后从妈妈那里得知,父亲很有才,因为出生于地主家庭,所以常常参与各类运动的学习班。我10岁那年,父亲因癌症离开了人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妈妈,我们没有一天不在想念着你,我们之所以依然久久没能走出悲伤,是因为我们痛心我们的妈妈为何走得太匆匆;我们之所以依然久久不能走出悲伤,我们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我们让妈妈遭受了太多的辛苦;我们之所以依然还是久久不能走出悲伤,我们在后悔是不是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每次回家,无意中增加了妈妈太多的负担使得我们的温馨老家反而成了大家的“伤心之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