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金紫荊盃中國畫臨摹大賽征稿啟事

藝術星探

<p class="ql-block">  臨摹是學習中國畫的必經之路,也是最深刻的讀畫方式,古往今來,國畫名家都通過臨摹經典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並繼承了優秀的藝術基因,好的臨摹作品也有欣賞價值和收藏价值。為鼓勵學好中國畫,繼承中國畫藝術的優良傳統,藝術香港組織“第四屆金紫荊盃中國畫臨摹大賽”。詳情如下:</p><p class="ql-block"> 主辦機構:藝術香港·金紫荊藝術研究院</p><p class="ql-block"> 截稿時間:2025年6月3日</p><p class="ql-block"> 入選通知:2025年5月10日起</p><p class="ql-block"> 送展時間:2025年6月5日</p><p class="ql-block"> 展覽時間:2025年6月10日至13日 </p><p class="ql-block"> 開幕及頒獎時間:2025年6月10日下午5時</p><p class="ql-block"> 展覽地點:香港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p><p class="ql-block"> 比賽規則:</p><p class="ql-block"> 1、参赛资格:中國畫愛好者和專業畫家,地域、年齡、資歷不限;</p><p class="ql-block"> 2、作品內容:臨摹古代、近代、當代或AI生成優秀國畫作品均可,允許改良性和創新性的臨變。</p><p class="ql-block"> 3、參賽者提供個人照片(生活照或頭像),簡介200字以內;臨摹作品1-3幅正面高清圖片,作品寬度和高度均不大於2米(長卷不受此限),統一圖註:姓名+臨×××《圖名》+臨作尺寸+售價(例如:張三 臨范寬《溪山行旅圖》 138cm×68cm HKD8000),於2024年6月3日前電郵至郵箱:2028@yshk-art.com。</p><p class="ql-block"> 4、評選辦法:邀請內地及香港十位資深畫家任評委,各位評委根據作者綜合水平獨立評分,以所得總分作為排名依據。</p><p class="ql-block"> 評委:王秋童 李文秀 何永祥 吳培疆 韋勁敏 郭雯 許昭奇 鄭少忠 趙志軍 盧清遠(按姓氏筆劃排名) </p><p class="ql-block"> 獎項:</p><p class="ql-block"> 金獎3名,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各1名;</p><p class="ql-block"> 銀獎6名,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各2名;</p><p class="ql-block"> 銅獎9名,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各3名;</p><p class="ql-block"> 優異獎30-50名。</p><p class="ql-block"> 頒發獲獎證書,並舉行頒獎典禮,金獎獲得者經申請和審批有機會加入金紫荊藝術研究院。</p><p class="ql-block"> 在藝術香港公眾號和《藝術香港》雜誌公佈獲獎名單,金獎獲得者可獲得在同期《藝術香港》雜誌發表作品的優惠待遇,1000元/版(內地以人民幣計,其它地區以港幣計)。</p><p class="ql-block"> 所有獲獎作品將在藝術香港空間(灣仔軒尼詩道342號國華大樓3樓)展出,線上展覽同步進行,將在百度、騰訊、搜狐、今日頭條等主流網絡媒體發佈。</p><p class="ql-block"> 費用:展出作品自行裝裱,展覽費用每幅400元,寬度大於1米按兩幅計;作品可標價銷售,佣金10%。</p><p class="ql-block"> 作品投稿意味著認可以上要求。因應作品情況,可能有獎項空缺或並列獲獎情況,主辦方擁有最終解釋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藝術香港·金紫荊藝術研究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3月28日</p> 第三屆獲最高獎作品欣賞 王艷 臨摹南宋 佚名《赤壁圖》 67cm×67cm 于穎 臨李成《晴巒蕭寺圖》138cm×68cm 劉天貴 臨劉奎齡花鳥 33cm×63cm 陳玉華 臨趙少昂《白孔雀》178cm×76cm 龍婷 臨崔白《寒雀圖》 38.5cm×135.5cm 陳梓君 臨南宋梁楷《黃庭經神像圖》(道君像圖)74cm×29cm 王荣 临《虢国夫人游春图》145cm×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