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有座庙

金家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乙巳年二月二,大降温的前一天。断崖式——断崖之处可有裂缝,不知到时候冷风几许,街道上高挂之物可曾坚固?所以听从天气预报频频的警告:少外出。</p><p class="ql-block"> 抄起一本《飘》来,女主人公思嘉经历了两段婚姻之后才明白:自己一直迷恋的艾希礼,只不过是幻觉一种习惯;一直无私帮助、坏坏的船长瑞德,才是她的归宿。媚兰是艾希礼的妻子,身体柔弱、底心宽容,但她和思嘉一样有一颗坚强的心。情节发展多是由人物性格而起的误会和矛盾,如契合不契合有力转动的齿轮咔嚓作响,满吸引人的……书中的一个个人物如锻刻在美国南北战争岩壁上的雕像一般。十年磨一剑,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写它用了十年时间。“乱世佳人”不乱情,用短短几天的时间的,就能领略一个优秀作家十年心灵之旅的精彩,感觉自己赚大了!读过《废都》,读过《暂坐》,感觉男人写女人实在不如女人写女人;两年三年写的书实在不如十年写的书。</p><p class="ql-block"> 畅读之余,有同窗相约,午后的阳光还在,是没有理由辜负的。他家小院里的花草侍弄得好,该绿的绿,该秃的秃;堂屋檐下矮桌上茶水澄澈,三个人的心却已飞向远方。言谈之间提到了宜阳县的三乡驿,提到了那里的汉山养生基地,提到了光武庙,于是就驱车前往。</p><p class="ql-block"> 五花寺前的广场上,有个姑娘脱了外套,在直播镜头前载歌载舞,身后两个人亦步亦趋地学。五花寺塔是必须要看的,它是这个寺院仅存的古建筑,也是黄河流域现存最古老的砖砌佛塔。塔起九级,青砖结构,八角密檐,下层以石条筑砌,一二层以上,每层皆先用条砖一层出线,线上置斜砖,再以叠塑十二层为檐,层层收缩1米左右。据说,塔高十一丈九尺九寸,“三乡有个塔,离天丈七八”说的就是它。现在,生产力极速发展,但像这样遗落乡村的古建筑却难以达到修旧如旧的水平。</p><p class="ql-block"> 沿步行道拾级而上。石阶两旁的迎春花丛不少,一朵朵黄金花是一支支发烫的喇叭,呼唤人们上山去。“这台阶就是接天梯,通着光武皇帝的云车呢。”它们一群一群不厌其烦地开口欢迎,好像生怕有人说出半途而废的话来。</p><p class="ql-block"> 山上停车场不小,车却只有一辆。我们记不起来开车上山路口的大门是否上锁,再往上走,路面仄了,坡度大了,一侧是深沟,视野空阔,一侧是树林,绿柏掩映。光武庙门外的一节长台阶更陡,如堆叠起来的一枚枚竹简,敬畏和向往从心底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山门巍峨,大门厚重,踏进门槛就步入一段历史。门匾上“光武中兴”是康有为的题字。门里左边墙下就是一组石碑,字迹需要凑前仔细辨认,晚清年间的居多,有道光的有光绪的,也有民国时期的。那是康乾盛世落幕后的年代,也是中华民族积贫积弱、遭遇列强外寇凌辱的年代。在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之前,没有坚强的中坚力量,人们只能把“中兴”的渴望写下来,刻进石头里。</p><p class="ql-block"> 庙前路旁高耸的几根盘龙石柱让人仰望不已。几经风雨,斑驳陆离中龙头依然高昂,龙爪依然有力,环绕盘旋之间依然有冲天而上的气势。大殿前一通古石碑更高大,有完整的碑楼,想读全貌得借助设备,我们此行只有兴叹了。大殿后面是玉皇大帝庙,青砖彩瓦,雕梁画栋,在天空背景的素雅里,前后两座主建筑愈加显赫。</p><p class="ql-block"> 大殿西侧沿院墙是一排僧舍,门前走过是一道侧门,门外是个广场,广场中间是一颗皂角树,皂角树树干粗大,头上扎满了人们各种祈福的红布条。转到西北面看,树干的木质部已经朽空,只有半圆多一点的形成层和树皮支撑着。人有烦恼丝一说,不知树木有没有?</p><p class="ql-block"> 河洛大地上到处是王莽赶刘秀的传说,大铁沟(大啼哭),小铁钩(小啼哭),丰衣口(缝衣口)……多是民间戏说说帝王的不堪和不易。光武庙是刘秀登基的第二年(公元二十六年)赦资建造,彰显其在这里打败赤眉军,从此一统江山的功业,口径自然不一样。走出古刹,站在台阶之巅,对面女几山洛河水、西边的谷和峰和东北的阁和岭,都已经在脚下了。在下山一路的谈论中,这位两千年前的中兴之主倒像某个似曾相识的故人了。</p><p class="ql-block"> 山阴暮色初显。迎面遇到几个人,大人带着孩子,几个小姑娘头上戴着迎春花环手中扬起迎春花枝,她们说着唱着跳着,春天的使者一般泼洒着希望。缓坡上的一段台阶上山时还凑合,下山走起来颇不舒服,明明一节一节之间只有三四指高,偏偏要砌成宽宽的台阶,没考虑到普通人的习惯和步幅。我们小心地走着,一面为她们担心。</p><p class="ql-block"> 山下,渑淅高速公路上的五公里多长的“光武隧道”宽阔明亮,与五花寺一路之隔的三乡驿建旧如旧,后面不远处的养生基地内楼房栉比鳞次,新时代的设计和建设者的气派令人惊叹。前不久,这里就吸引来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唐诗人传(李贺卷)的摄制组,拍摄时的繁华至今还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暮色暗合。远远地看到五花寺前广场上的直播还在,姑娘的跟班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而她只穿一件衬衫,激情丝毫未减。突然觉得:新新行业的年轻人也挺辛苦的,她若到三乡驿门前的广场上会不会比这里更合适。谁知道呢?</p><p class="ql-block"> 山河是有情有记忆的。这里一定是先有了这山这水,有了汉军与赤眉军的决战之胜,才有了光武庙,才有了这汉山之名。</p> <p class="ql-block">多数图片与文章无关,特此说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