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之路 秘境之旅(六)

扎西东周

9月24日 行程818公里 一大早天还没亮就起床出发。踏上国道216后,看见前面有点点车灯光在移动,居然还有人比我们起得更早来穿越这羌塘无人区。 随着天空渐渐变亮,初升的阳光照在羌塘高原上,将远处的山峰映射得通红,大地也铺上一层金色的霞光,配上高原上的红草地,色彩异常艳丽。 在初升的阳光照耀下,路边的草坡呈现美丽的光影,宛如大地的脉络。 国道216改则到民丰的800公里无人区,实际上也不是完全无人,距离改则县100多公里有个先遣乡,周边有几个村子,乡上正在新建服务区;而距离民丰县100多公里也有个苦牙克服务区,目前这两个服务区已基本完工,而且修建有加油站。以后行走国道216改则到民丰,仅有500多公里无加油站服务区,这就可避免大多数车辆需购买散装油了。 上午9点左右,我们达到先遣乡,检查站查阅了我们昨天在政务大厅改则县林草局办理的通行手续后,就放行了。 先遣乡海拔4550米,在先遣乡有个先遣连纪念馆,1950年8月,由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一团保卫股长李狄三率领的进藏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县普鲁村骑马出发,克服高寒缺氧、路途艰险、供给不畅等诸多困难,翻越冰雪昆仑山,抵达改则县西北的扎玛芒保山村,并建立营区,拉开了和平解放阿里的序幕。进藏后,先遣连指战员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供给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严格遵守当地群众的民族习惯,全力克服衣、食、住、行等各种困难,大部分战士因饥饿和疾病而壮烈牺牲,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先遣连指战员的感召下,当地群众给部队带路、送盐巴,帮部队打柴、运饲草,为阿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民主改革以后,扎玛芒保一带改名为"先遣乡"。 出先遣乡后几十公里巴热村旁,路边有一大一小两个湖,大的湖叫“喀湖措”,小的湖叫“把拉”。 顺216国道在海拔5000多米的羌塘高原继续前行,又分别经过了昆楚克措和阿鲁措。 上午11点过,来到了美马措湖边。美马措海拔4920米,湖对岸是绵延的雪山,蓝天白云及雪山倒映在湛蓝的湖水中,显得宁静而祥和。 我们将车开上美马措旁的一座山坡上,俯瞰这美丽的湖水,久久不远离开。 从美马措再行不远,来到骆驼湖和清澈湖。靠公路近,色彩犹如碧玉的是骆驼湖,而离公路稍远,有着深邃蓝色的是清澈湖。 离开骆驼湖,翻越海拔5150米的月牙达坂后,来到月牙湖。月牙湖海拔5100米,许多当天不能穿完整个无人区的一般选择在这里搭帐篷夜宿。从地图上看,月牙湖并不像个月牙,不知为什么叫这个名字。<br data-filtered="filtered">月牙湖向北是去往新疆民丰,向西还有一条路,经过邦达措后,可转向北走克里雅古道到新疆于田,但这路据说是顶级穿越路,需硬派越野车才能穿越。此外,过邦达措后据说可继续向西经龙木措可达219新藏线到日土县,但这条路目前导航上还没有。 月牙湖 我们在月牙湖休息吃过自热米饭后,就继续向北前进。翻过海拔5030米的黄羊沟,再行驶30多公里,来到黑石北湖。黑石北湖海拔5055米,面积93平方公里,为一内陆咸水湖。周边全是火山喷发后留下的黑色岩石。黑石北湖南岸的火山岩,喷发于约1百万年前,是青藏高原有据可查的最年轻的火山岩。 沿途布满黑色的火山石 达到黑石北湖边,我们将车驶下国道,来到湖边。这里的湖水在蓝天的衬映下呈现美丽的湛蓝色,让人心旷神怡,同伴们在湖边奔跑嬉戏,完全忘记了这里5000米的海拔。 黑石北湖 从黑石北湖向北继续行驶不远,就进入了新疆境内,在翻越了海拔5195米的革命达坂后,就开始进入苦牙克大峡谷,一路下山。 进入新疆境后,新疆的天气和西藏天壤之别,西藏境内天高云淡,而新疆这边则天空灰蒙蒙的,风一吹过,黄沙漫漫。这是因为民丰靠近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狂风带来沙漠里的黄沙,但吹到青藏高原边沿,则被青藏高原的高山挡住,因此以革命达坂为界,西藏和新疆的天气呈现巨大的差别。 经过苦牙克检查站后,海拔不断下降,下午7点过,到达了新疆民丰县,这里海拔1418米。我们完成了穿越国道216改则至民丰的800公里无人区之旅。 9月25日 行程823公里 今天的目的地是新疆若羌县。从民丰到若羌走西和高速只有567公里,但高速上没什么可看的,于是决定再转入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绕行一段后,再走233省道穿出沙漠后,走315国道,最后在且末再上高速。 从民丰现出来,踏上国道216沙漠公路。沙漠中的胡杨仍然还没有黄,我们找了一段延绵起伏的沙丘拍照。由于已是上午9点左右,阳光慢慢变强,沙漠中的光影也不是太好了。 拍完后,我们继续向沙漠深处前行,此时太阳升起,温度上升,已热的我们浑身是汗。9月下旬,离沙漠胡杨完全金黄大概还有20多天,此时沙漠中偶尔一颗黄了的胡杨都会让我们惊喜万分。 来到233省道路口,我们离开国道216,转入233省道后,行驶一段,突然发现前面道路中断,下车一看,原来是一座桥断了,从路旁可拐入河滩穿过河去。但看河滩上道路泥泞,不知是否能够通过,而且周围又没有其他车辆和人员。无法,只有试着行驶下河滩向对岸前进,好在顺利的通过了河滩,踏上对岸的公路。 中午,在一个乡镇上吃完饭后,沿233省道继续前行。乡上不远,有棵胡杨王,这棵胡杨树干十分粗壮,要几人才能合围,但此时这棵胡杨王的树叶完全没黄。再往前行不远,终于这里的河边有些胡杨的树叶已开始黄了。 终于驶出233省道的沙漠公路,在这里我们可从萨勒瓦墩入口踏上西和高速,但为了看更多的风景,我们选择走高速旁的315国道。 经过且末县城后,已是下午6点过,看看7点过就要日落,于是我们决定在塔提让镇附近再次转入254省道(且木至尉犁沙漠公路)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在沙漠中拍摄日落时的美丽光影。 拍完沙漠日落,我们回到315国道,从塔提让立交上高速前往若羌县。从塔提让到若羌约230公里,经过2个多小时车程,我们在晚上10点前到达了若羌县城。 9月26日 行程1173公里 清晨从若羌出发,经西和高速前往青海省。 经过新疆和青海的检查站,还需拿出无人机交检查站登记检查。 中午1点过,在青海老茫崖驶出高速后,进入315国道。这里路旁全是丹霞地貌的土林,但沿路均被挖机挖出深沟,车辆无法驶入土林中间,加之今天行程较紧,我们在这些土林边没做停留。行驶几十公里后,转入316省道前往冷湖镇。 下午5点过,我们到达冷湖镇的黑独山。黑独山位于甘肃和青海交界处,海拔2800米,它是由黑色的岩石和灰色的砂砾构成,黄土和灰色的砂砾、细小的碎石浑然天成,保留了最原始、原生态的美—荒凉、冷艳、孤寂好像它就是一个独立遗世的世外星球。 从停车场行走约2公里,爬上一座小山坡后,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苍凉的世界中黑灰相间的层层山丘起伏延绵,宛如一幅泼墨山水画。 拍完黑独山,回到停车场,正好日落西山。落日将天空染得一片通红,远处一片片风力发电的扇叶在落日的余晖下缓缓的转动,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拍完日落,我们准备前往青海德令哈市。从冷湖前往德令哈可向东走215国道,但我们选择向东北方走215国道进入甘肃,再走柳格高速到德令哈,虽然多了100多公里,但走高速时间更快。 晚上12点过,我们终于达到德令哈市。 9月27日 行程1028公里 <p class="ql-block">德令哈市</p> 今天的目的地是先去哈拉湖,下午经青海湖到西宁。 从地图看,哈拉湖在德令哈上不远,据说是有一条路可从德令哈直接到哈拉湖,大概只有100公里左右,但路况不好,目前不允许通行。要去哈拉湖,目前就只能先走茶德高速,再转西和高速,再走天木公路,最后还有约100公里小路才到哈拉湖,行程近400公里。 上午9点从德令哈出发,11点在天峻县下高速后,拐入天木公路。沿阳康曲顺天木公路行驶100多公里后,转入了不知名的小路。这条路虽是铺装路面,但路面破损厉害,随时都有坑,车速一快,稍不注意,就会迎来一阵剧烈的颠簸。 茶德高速沿途风景 天木公路路边风景 天木公路沿途风景 经过长时间的颠簸,终于在中午12点,我们来到了哈拉湖。哈拉湖(蒙古语意思为黑海),有“天湖”之称,位于德令哈市北部的祁连山腹地,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面积60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077米,湖区最深水深65米,是青藏高原内陆一个大型的咸水湖,是青海省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 哈拉湖 湖对面是海拔5826米的祁连山脉的主峰团结峰。 由于此时天气不好,狂风呼啸。我们在湖边吃完自热米饭的午饭后,就开始返回,前往青海湖。 下午6点过,我们来到了青海湖边。顺湖边公路前行一段后,拍摄了夕阳西下的青海湖。 环湖公路 就前往西宁市。此次行程,很多都是小县城,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用较好的酒店。来到西宁,终于选择了一家较好的高楼酒店,重新体会了大城市的感觉。 9月28日 行程687公里 早上起来,酒店窗外的高楼大厦。 吃完早饭后,首先到西宁城边的塔尔寺。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 在塔尔寺购票后,又请了一个导游讲解。来到这样的大寺院,一定要有专门的导游讲解,才能明白其中的精髓。寺院门口,是一排白塔,进入寺院来到位于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是该寺的主建筑,它与小金瓦殿(护法神殿),大经堂,弥勒殿,释迦殿,依诂殿,文殊菩萨殿等建筑形成了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风格独特。在寺院中有颗菩提树,据说每片树叶上均有佛像的影子。由于菩提树被栅栏围着,落叶也在栅栏内,无法取得一片树叶看看。<div>酥油花是塔尔寺“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寺院艺僧们以纯净酥油为材,调入矿物颜料,经过扎骨架、制胎、敷塑、束形、上盘等六道繁复工序,雕琢出细腻灵动的花卉、人物及传统故事场景,充满艺术想象力和文化内涵。由于酥油易化,制作酥油花的僧人需在冬天将手浸泡在冰水中后,再拿起酥油一点点的制作。<div>由于塔尔寺不能带相机进入,很多地方也不能拍照,只得用手机简单拍了几张。</div></div> 从塔尔寺出来后,我们就开始顺着张汶高速往四川方向行进。进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后,高速旁就是逶迤延绵的母亲河--黄河。 在同仁下高速后,我们又沿着循同路继续前进。不就,我们就进入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下午,来到甘肃夏河县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的另一个大寺---拉扑楞寺。拉扑楞寺和塔尔寺一样,均需购买门票进入。藏传佛教寺院大多数不收门票,要收门票好像除了格鲁派的六大寺院(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塔尔寺和拉卜楞寺),萨迦派的萨迦寺,噶举派的楚布寺,以及拉萨的大昭寺。此外,我去过要收门票的还有羊卓雍错湖边的桑丁寺、定结县曲果德庆林寺、札达县的托林寺,扎囊县的桑耶寺。 拉扑楞寺购买门票后,还要在入口等待一段时间,待游览人员差不多后。由一个导游带入寺院,再由一个僧人负责带领参观讲解。拉扑楞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是活佛大师的府邸。拉扑楞寺始建于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由第一世嘉木祥阿秀阿旺宗哲活佛创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扑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扑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设有六大学院,是当今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最高学府,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拉扑楞寺藏学府寿安寺,藏语称:桑盖昂若拉康。寺庙牌匾是清代嘉庆皇帝御赐,用满、汉、藏、蒙四种文字题写。 拉扑楞寺也有精美的酥油花塑像。但塔尔寺的酥油花均装在有冷气的橱窗中,以防融化,而拉扑楞寺的酥油花没做任何冷气设施,仍保持完美。 拉扑楞寺非常大也非常精美,而且除殿内不能拍照外均可使用相机,的确是拍照片的好地方。但由于当天需赶到四川,还有几百公里,时间有限,只有另找时间来好好游览拉扑楞寺了。 从拉扑楞寺出来,已近下午5点,到今晚的住宿地四川川主寺镇还有400多公里,至少还需要6个多小时车程,于是我们赶紧出发,向四川行进。 我们顺326国道向四川方向前行,在阿木去乎镇转入568国道。 夏河县阿木去乎寺<div><br data-filtered="filtered"></div> 随后在碌曲转入213国道。经过郎木寺景区时,天已全黑。在川青交界不远的镇上,我们找了一家饭店吃完晚饭,继续向四川进发。 终于我们在晚上12点过来到了川主寺镇。 9月29日 行程526公里 今天我们即将结束本次20天的行程,回到成都。 一早起来,我们驱车顺120县道来到镇外的雪山梁子山顶,远眺岷山的最高峰---雪宝顶。雪宝顶位于松潘县境内,是岷山山脉主峰,最高海拔5588米,为藏区苯教七大神山之一,藏语为"夏旭冬日",即东方的海螺山。 由于当天天气不好,天空中还飘着小雨,我们未能看见日照金山,而岷山的最高峰---雪宝顶也多在云雾之中,偶尔露出一点真颜。 由于没能拍到雪宝顶的日出,我们下山后吃完早饭就准备启程返回成都。由川主寺回成都一般走213国道,经松潘、茂县、汶川到成都,这条路我们已走过多次,于是决定走120县道到黄龙景区大门后,再沿涪江走平松路到绵阳平武县,最后从绵阳走高速回到成都。 川主寺镇旁的林坡寺 平松路沿着涪江,在山谷里穿行,沿途下着下雨,山谷中云遮雾绕,犹如仙境。这条道路也正在翻修之中,沿途炮弹坑不断,车子经过,溅起不少泥浆,很快车身就被泥浆布满看不出本色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最终在下午2点过,达到了绵阳平武县,在平武吃过午饭后,踏上高速公路,迎着绵绵细雨返回成都,结束了本次天路之上,秘境之旅的行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