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上班遇海棠

心灵的麦田

<p class="ql-block">  3月17日,又是一个平常的日子,所有的美好从清晨开始,带着快乐出发,开始新的一周。</p><p class="ql-block"> 健步去上班。这是我的一天最闲暇时光,享受着老天赐予我的得天独厚资源,边走边看边拍,看桃花、梨花率先响应,家前屋后,河畔田头,到处留下她们的倩影。铺天盖地的油菜花,在这里,不仅温习了曾经心中那片金黄的梦,更见证了美丽的诗与远方。</p> <p class="ql-block">  今天晴空万里,天空一丝云朵都没有,蓝得像水洗过的一样。我很喜欢这样的天空!走在乡村的水泥路上,走进那片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清香,顿觉神清气爽。春天的美,不经意间装满了眼眸,浸满了我们的情怀。走着,走着,忽然眼前一亮,啊!一片海棠花映入眼帘,我瞬速的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想把这一春天的美景留住……那些粉白,那些嫩绿,那些风情,夹杂着诱人的纯香味,简直就是一副绝世的画卷。不言说,那时看在眼里,醉在心里。真的,只有海棠的花,够美,够艳,够雅,不愧是花中的“贵妃”。</p><p class="ql-block"> 三月,人间向暖,万物逢春。踏青赏花是人间最开心的事,看到花开,心就会年轻起来。好的风景,并不一定在远方,家门口也有很多醉人的风景。你看,眼前的海棠正肆意盛放,繁花似海,如梦似幻,让人仿若踏入了一个粉色的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  中国有四大名花,海棠、牡丹、梅花、兰花,并称“春花四绝”,其中海棠为四绝之首,被誉为国艳海棠。</p><p class="ql-block"> 海棠是我国传统名花,花色艳丽,妩媚动人,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古人常用“海棠春睡”来形容美人,庭院栽植取其“玉堂富贵”之意,古往今来咏叹海棠的诗词俯拾皆是,和海棠相关的绘画、雕刻以及艺术作品也非常多。</p> <p class="ql-block">  海棠那一抹嫣红,不知醉了多少红尘过客。古往今来,无数的才子为之吟咏,佳人为之浅唱。诗人苏东坡亦是,往往从白天呆看到夜晚还嫌不足,不忍离去,又深恐海棠睡去,于是点燃红烛,再看海棠红妆容颜,有诗为证: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真的让人遐想联篇。</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花下,问了一下度娘。海棠花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在很早以前,望京坨的深山老林里住着父女二人,父亲叫马三河,女儿叫海棠。父女俩以打猎为生,相依为命。一天,年方二八的海棠姑娘,跟随父亲在望京坨打猎,这里野兽繁多,忽见一只恶虎张着血盆大口,带着呼呼风声向马三河扑来。海棠姑娘为了救助父亲,挺身上前与虎相拼,难耐身单力薄,倒在了恶爪之下。山上砍柴、放羊、采药的乡亲们闻讯赶来,打跑了恶虎,把她救下望京坨,沿着这三十多华里 长的沟谷回村,一路上鲜血滴滴流淌。后来在洒满鲜血处开满了火红 的山花。乡亲们为怀念舍身救父的海棠,将此花命名为海棠花。这条沟谷,也就改名叫海棠峪了。</p> <p class="ql-block">  在我读懂了海棠花的那一刻,我更喜海棠了。喜那份不娇不媚,不粗不俗,不浅不薄之情怀,悠悠地渗进了心里,以至眉间。难怪周总理生前最喜爱海棠花,他居住了整整26年的西花厅的院落中种满了海棠。每当海棠花开时,他总是在百忙之中,抽空赏一赏,得以从中抽离稍稍休息,然后又继续工作。参加日内瓦会议之时,恰逢庭院中的海棠花盛开,邓颖超便特意剪下一枝,压在书本里,以寄相思。</p><p class="ql-block"> 因海棠之红艳,而把海棠看作美人,已是一种共识。请看这首“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这是明朝江南才子唐寅唐伯虎根据杨贵妃的“海棠春睡”的典故画的一幅《海棠美人图》题的四句诗。东风渐尽,满面妆容瘦,只有可爱的蝴蝶和蜜蜂还殷勤着不停。而女子的心思无人知晓,无人倾诉,只有把一腔情怀交于春天的海棠,暗许芳心,思恋沉积。</p> <p class="ql-block">  我最喜爱的还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脍炙人口的《如梦令》以静观方式,品赏海棠场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p><p class="ql-block"> 昨晚吃了酒,词人慵懒地靠在床上,看侍女卷起窗帘,突然想到昨夜风雨,问了一句:不知庭院里的海棠怎么样了?侍女回答:还好,还好,海棠花在这呢。听了侍女回答,李清照叹了口气,说道:你知道什么呢,你知道什么呢,一夜风雨,海棠花翠叶尚在,但花朵已凋零许多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李清照的一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新自然,如行云流水,令多少文人自叹不如。随口便吟出“应是绿肥红瘦”。一个“瘦”字,写尽海棠,独步千古,无人超越。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让人遐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