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帕斯帕提那(Pashupatinath)神庙位于加德满都市中心以东约五公里处,是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供奉破坏之神湿婆,也是南亚次大陆最有名的湿婆神庙,导游称之为“尼泊尔的麦加”。</p><p class="ql-block">帕斯帕提那神庙始建于公元五世纪,占地260公顷,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因为帕斯帕提纳神庙外的巴格马蒂河畔有六座石造的火葬台,这里是尼泊尔最著名的印度教徒举行露天火葬的场所,被中国游客称之为“烧尸庙”,如今人们反而可能已经忘了这座神庙的本名。</p> <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去帕斯帕提那神庙,当然并不是专程去看烧尸的,我是冲着神庙的世界文化遗产衔头去的。</p><p class="ql-block">进了这个大门,还要走好长一段路,才能到达神庙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沿着笔直宽阔的道路,直接走到一条河边,这条河就是巴格马蒂河了。</p> <p class="ql-block">巴格马蒂河的河床还是比较宽的,也许是旱季的缘故吧,有水的部分显得非常狭窄,仅占整个河床的五分之一,河水浑浊不堪,流速也很缓慢。</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六座石造平台。以紧挨着的两条桥为界,位于上游的两座是皇室、高种姓及社会知名人士专用的,位于下游的四座则是普通平民百姓的火葬场。</p> <p class="ql-block">石造平台的下游,还有十来个更普通简陋的水泥砖砌平台。</p> <p class="ql-block">据说加德满都市大多数居民去世后,都要被送到这里火化。但农村的人去世后就在家附近的河滩上火化,反正尼泊尔条条河流最后都通向恒河。我们在奇特旺野生动物园里的一处河滩上,就看到一次围着几十个人的火化场面。</p> <p class="ql-block">巴格马蒂河滩上,有不少人围在一起席地而坐,他们面前摆放着食物,还带着大包小包的,就像是在露营一样。我猜想,他们应该是一家人,在送别了亲人以后就地休憩一下,毕竟办完一桩大事也够累的了。</p> <p class="ql-block">印度教徒相信,死后焚烧躯体、并将骨灰洒入河中,灵魂就可以脱离躯体而飞升。</p> <p class="ql-block">这些上面搭棚的都是最简陋的砖砌火化平台。</p> <p class="ql-block">终于看到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帕斯帕提那神庙了。</p> <p class="ql-block">神庙建筑的屋顶就两种颜色,金色的及银色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举行火葬仪式时,并不禁止游客拍照,火葬场竟成了旅游景点,大部分游客都是站在桥上或是坐在对岸观看。</p> <p class="ql-block">上游河边二座高级别的石造平台。</p> <p class="ql-block">帕斯帕提那神庙——尼泊尔的麦加。到了这里才知道,这座印度教神庙严格禁止非印度教徒进入,连进入台阶上的神庙院子都不允许。</p> <p class="ql-block">神庙院门,非印度教徒在此止步。</p> <p class="ql-block">这就注定了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神庙的屋顶,这个二层金色屋顶下面,就是帕斯帕提那神庙供奉着湿婆的主殿——按佛教的说法,就是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方形塔式主殿通体贴金,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院子外沿河建筑分为红色的尼式建筑和白色的藏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以前看过印度恒河边火化的纪录片,对这种场面还是了解一些的。既然不能进到帕斯帕提那神庙里边,我们只能被裹挟着接受观摩一场印度教人士的葬礼了。</p><p class="ql-block">下面的照片,对有些人会有不适,请酌情观看。</p> <p class="ql-block">我们都在河对岸,远远的看着河滩上的动静。</p> <p class="ql-block">这边沿河有一排供奉湿婆神林迦的神龛。</p> <p class="ql-block">今天现场观看火化的人不多,大家三三两两坐在神龛的台阶上。</p> <p class="ql-block">引人注目的是这几个架着长枪短炮的当地人。导游说,现在正在举行火化仪式的主角是尼泊尔某影视明星的母亲,所以惊动了各家媒体记者,纷纷前来现场进行报道。</p> <p class="ql-block">在众亲友的簇拥下,从头到脚裹着鲜艳被面的死者被抬进火化场。</p> <p class="ql-block">主祭吹响了法螺,告别仪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剃了光头、穿白上衣的都是死者的儿子,赤脚的是其他直系亲属。</p> <p class="ql-block">死者被抬到临河的一块木板上。这时,死者的头和脚被刻意露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火化师在一边准备柴火。烧火是个技术活,好的火化师烧得又快又透。</p> <p class="ql-block">直系亲属们一个个挨次序用河水为死者洗脚。</p> <p class="ql-block">然后是象征性的洗脸,亲属们依次用一点点河水撒在死者脸上,头靠近死者的脸,作亲吻状,以示告别。</p> <p class="ql-block">巴格马提河是尼泊尔人心中的圣洁的河,河流汇入恒河,河水会带着死者的灵魂去到恒河,进入天堂。</p><p class="ql-block"> 在尼泊尔人的观念中,死亡不过是重生的前奏。死亡,如此沉重的话题,在尼泊尔轻松地有了一个了结。因此在这里你看不到呼天抢地的哭喊,送葬的亲属大多神情平静,但告别仪式上礼数必须尽到。</p> <p class="ql-block">一场火化要三四个小时,我们也等不及,不看了。</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与印度一样实行种姓制度,高种姓与低种姓之间等级森严,但大家都已习惯了,曾经有议员在国会提出废除种姓制度的提议,但最后没有通过。死后虽然火化台有选择,但火化的费用不分种姓高低都是5000卢比(约合人民币250元)。最后骨灰连同柴火余烬通通推入河里,出窍的灵魂又都回归原始,终于彻底平等了。</p><p class="ql-block">印度独立以后,已从法律上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几千年来种姓制度造成的种姓歧视在印度及南亚次大陆不少地区包括尼泊尔、尤其在农村仍相当严重。</p> <p class="ql-block">一些长头发长胡子、扮相怪异的印度教苦行僧会摆出修炼姿势供人拍照以换取生活费。</p> <p class="ql-block">脸色灰白的那位,据说是涂了一种由骨灰制成的颜料!以前看过的印度纪录片上,甚至有全身赤裸涂满骨灰的苦行僧,光天化日就在大街上旁若无人地走路。</p> <p class="ql-block">替人看相的占卜师。</p> <p class="ql-block">手持占卜书,口中念念有词,看来钱已赚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到帕斯帕提那神庙来,寺庙进不去,看了半场火化,这座寺庙被称之为“烧尸庙”名至实归,原名大多人不知道也难怪了。</p><p class="ql-block">本集部分照片由同团旅友海冬青提供,谨表感谢!</p> <p class="ql-block">记于2025年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