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瓷都

海纳百川

<p class="ql-block">海纳百川 1388310</p> <p class="ql-block">  中国陶瓷博物馆座落在江西景德镇市昌江区紫晶北路1号,它是我国最大的以陶瓷为展览内容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我们2024.9.24日前往参观,中国陶瓷博物馆门票需要预约,65岁以上的老人,凭身份证可以直接入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进入馆内,一楼大厅齐整洁净,大厅上方是一个半园形设计的玻璃天窗,偌大的厅内,均在自然光线的照射范围内,厅内仅有少许的灯光照射在关健位置,这种设计既环保又节省能源。</p> <p class="ql-block">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参观顺序比较特殊,游人乘电梯先进入七楼,从上至下依次参观官窑区、汝窑区、哥窑区、均窑区、定窑区及民间制作精彩陶瓷。</p> <p class="ql-block">  我在七楼的通道上,看到通道边上共有66座栩栩如生的雕塑,这66座雕塑对应的是整个制瓷工艺的66道制作工序。实际上制瓷工序可能比雕塑的展现更复杂,这些雕塑仅是一种比较经典的概括。</p> <p class="ql-block">下面几幅是比较经典图形</p><p class="ql-block">运土</p> <p class="ql-block">碎土</p> <p class="ql-block">和泥</p> <p class="ql-block">揉泥与制坯</p> <p class="ql-block">写款</p> <p class="ql-block">描花</p> <p class="ql-block">晾干</p> <p class="ql-block">装窑</p> <p class="ql-block">传统手工简要工序</p> <p class="ql-block">  四楼是参观陶瓷博物馆主场的常设展厅,常设展厅设有一至六个展厅,分别从陶器开始,到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朝代分别陈列,第五和第六个展厅分别展示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工艺发展状况。</p><p class="ql-block"> 游人从四楼“瓷业高峰是瓷都”的大门进入参观的常设展厅。大门上方镶嵌的铭文说明景德镇在瓷器发展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瓷器工艺在历史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瓷都》是世界上是当之无愧的称谓。</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地处江西省的东北部,西临鄱阳湖,北靠长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全境山峦起伏,森林茂盛,河川纵横,这幅图片中的松树就是烧瓷器用的原料。江西雨水多,夏天高温高湿,这种松树长得很快。满山遍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烧窑的好原料。</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这幅工人开采好的高岭土,装载独轮车运回窑厂的图片。</p><p class="ql-block"> 高岭土其实是一种以高岭石族黏土矿物为主的黏土或黏土岩,它质地细腻,有很好的可塑性和粘性。高岭土用途广泛,在陶瓷、造纸、橡胶这些行业都能用到。我们国家在高岭土方面用途多,范围广,为了更好的保护资源,国家限制开采,开始从国外大量进口高岭土。</p> <p class="ql-block"> <b>景德镇烧制陶瓷窑的演变</b></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陶瓷窑炉经历了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从唐宋龙窑到元明葫芦窑,从元明马蹄窑到清代蛋形窑,沿续到清代未期、民国结束时一直用晒干的松树烧制瓷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试验,成功用煤和油代松柴烧制瓷器,2000年后又采用电能和天然气烧制</p> <p class="ql-block">蛋形窑</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烧窑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p><p class="ql-block">1.龙窑,龙窑依山坡而建,前低为窑头和火𤎌之地,后端高为摇尾。龙窑的特点是装载体积大,烧一次产品较多</p><p class="ql-block">2.葫芦窑,顾名思义,窑的外形像葫芦,首创于元代,盛行在明代,优点小巧玲珑,缺点不易控制温放。在民窑中多为使用。</p><p class="ql-block">3.马蹄窑,形如马蹄状,优点窑内温度容易控制。</p><p class="ql-block">4.蛋形窑,其形状是半个鸭蛋卧地得名,蛋形窒的构造、内部砌筑技术方面都具有独特和技巧之处,对景德镇陶瓷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5.煤烧窑、电烧窑、天燃气烧窑属于保护环境而设计的三种烧制技术。这三种烧制方法的技术越来越成熟,成品率逐渐提高,费用反而降低了,关键是这三种方法的烧制温度能精准控制。</p> <p class="ql-block">天燃气与电能烧制瓷器</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在明清时期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历代名瓷精美绝伦,器行天下。早在唐代,景瓷就销往关中,时称"假玉器",且贡于朝。</p> <p class="ql-block">  北宋,景德镇青白瓷晶莹剔透,艺冠群窑,引朝野青睐,北宋皇帝赵恒将其年号"景德"赐予景德镇,这就是景德镇城市地名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北宋:白釉盏、托</p> <p class="ql-block">宋代:青白釉盖碗</p> <p class="ql-block">宋代:青白釉折肩钵</p> <p class="ql-block">  至元十五年,元代官窑浮梁瓷局在景德镇设立,采取"官监民烧"的方式,创烧出惊艳全球的成熟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霁蓝等陶瓷新品种,迎来了五彩缤纷的彩瓷时代。</p> <p class="ql-block">  元王朝地跨亚欧,疆域辽阔,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在景德镇陶瓷上也得到充分体现。</p><p class="ql-block"> 景德镇陶工从波斯引进优质的钴蓝料来烧造青花瓷,又将为穆斯林饮食习惯而生产的青花大盘、大碗销往伊斯兰世界。</p><p class="ql-block"> 元青花与卵白釉瓷器的纹饰,经常在变形莲瓣中加上珊瑚、火球、螺、角、盖等纹样,这些被人们称为杂宝的纹饰和金刚宝杵纹都来自西藏佛教密宗的"法器"。</p><p class="ql-block"> 元青花上有唐、宋以来极为常见的"莲池鸳鸯"纹,也有汉族文人标榜清高的"岁寒三友"-﹣松竹梅纹。这些现象正是汉文化、西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在景德镇瓷器上交汇融合的实证,所以,元代瓷器上含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 <b>博物馆镇馆之宝</b></p><p class="ql-block">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p> <p class="ql-block">元代:青花莲座蒜头瓶</p> <p class="ql-block">元代: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p> <p class="ql-block">  明代,随着御器厂的建立,官窑和民窑相互促进,蓬勃发展,霁红与霁蓝珍如宝石,斗彩与五彩争奇斗艳,景德镇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p> <p class="ql-block">明代永乐:青花开光双桃执壶</p> <p class="ql-block">明代宣德:红釉钵</p> <p class="ql-block">明代宣德:青柚纯唇口洗</p> <p class="ql-block">明代宣德:青华茶菊纹梅瓶</p> <p class="ql-block">明代万历:青花斗彩人物图盘</p> <p class="ql-block">明代万历:五彩七格盘</p> <p class="ql-block">  清代康、雍、乾三朝,景德镇推陈出新,精品不断,秀美的青花瓷、富贵的粉彩瓷、绚丽的色釉瓷、透亮的薄胎瓷以及巧夺天工的雕塑瓷,无一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p> <p class="ql-block">清代康熙:(从左自右)矾红描金双凤纹碗、珊瑚红柚青花莲池纹碗、五彩寿纹碗。</p> <p class="ql-block">清代雍正:豆青釉绳纹鱼篓瓶</p> <p class="ql-block">清代雍正:粉彩孔雀牡丹纹盘</p> <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粉彩兽耳百鹿尊</p> <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朗红釉鱼尾瓶</p> <p class="ql-block">清代光绪:古彩锦地花鸟山水龙纹四方瓶</p> <p class="ql-block">清代光绪:仿康熙三彩狮子瓷雕</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是景德镇瓷业处于困厄衰落之中。但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景德镇瓷工靠坚强的意志和求变的才智,仍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陶瓷艺术、瓷业改革及陶瓷教育三个方面,为推动企业传统向现代转型,促进陶瓷艺术改革作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民国:粉彩叶秋燥杯</p> <p class="ql-block">民国:古彩黑地梅花凤尾瓶</p> <p class="ql-block">民国:酒蓝开光五彩救阿斗瓶</p> <p class="ql-block">民国:红釉大球瓶、朗红釉梅瓶</p> <p class="ql-block">民国:墨彩山水古刹钟声响图瓶</p> <p class="ql-block">民国:梁山泊与祝英台</p> <p class="ql-block">民国:大富贵亦寿考</p> <p class="ql-block">  下面九张图中的十八罗汉作品,是民国雕瓷名家曾龙升的力作。栩栩如生的十八罗汉,面部表情雕刻的十分细腻突出。十八罗汉有的个性张扬突出,有的个性面慈目善,有的个性威严庄重,有的个性双目圆睁,有的个性沉稳内敛,有的个性诙谐风趣,有的个性神情专注等等。</p><p class="ql-block"> 十八罗汉在佛界代表:护持佛法,修行境界。在陶瓷博物馆展出的十八罗汉,我个人解读:十八罗汉代表的是人生百态,游人在这里,或多或少能找到属于自己人生的一面,或多或少能找到属于自已的人生性格。</p> <p class="ql-block">开心罗汉与降龙罗汉</p> <p class="ql-block">芭蕉罗汉与骑象罗汉</p> <p class="ql-block">长眉罗汉与静坐罗汉</p> <p class="ql-block">举钵罗汉与坐鹿罗汉</p> <p class="ql-block">过江罗汉与笑狮罗汉</p> <p class="ql-block">沉思罗汉与探手罗汉</p> <p class="ql-block">布袋罗汉与挖耳罗汉</p> <p class="ql-block">看门罗汉与经书罗汉</p> <p class="ql-block">伏虎罗汉与欢喜罗汉</p> <p class="ql-block">  陶瓷博物馆里排队最长的,就是看这里的十八罗汉,众人驻足时间最长的就是观看这尊“沉思”罗汉,在博物馆里又尊称为“无语佛”。作者在民国时期创作的作品,未曾想在2000年后,这尊罗汉佛的“沉思”对应“无语”二字,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佛”。</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陶瓷业生产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到1980年改革开放前夕,景德镇陶瓷业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原料开采、陶瓷机械、耐火材料、石膏模具、实用化工、窑炉修建、生产销售、科研教育等完整的陶瓷工业体系,能够烧制各类品种的日用瓷、陈设瓷、旅游瓷、纺织瓷、建筑瓷、卫生瓷、电瓷和特种耐热、耐酸瓷等。其品种繁多,色彩纷呈,成为全国主要的产瓷区和陶瓷出口基地,</p> <p class="ql-block">加彩鹿鹤同春捏雕</p> <p class="ql-block">  特殊时期的陶瓷作品:左为白毛女;中间为军人帮助老人学毛选;右为大家熟知的沙家浜中的智斗。</p> <p class="ql-block">农业学大寨</p> <p class="ql-block">赤脚医生</p> <p class="ql-block">粉彩学毛选图薄胎瓶</p> <p class="ql-block">纹片釉加彩罗汉瓷雕和加彩仕女瓷雕</p> <p class="ql-block">现代:展翅起操迎晨风</p> <p class="ql-block">现代:涩胎龙舟瓷雕</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制瓷工艺闻名于世,国家外交礼仪用瓷很多出自这里。外交礼仪无小事,瓷器虽小,当国徽印在瓷器上面,瓷器承载着国家的形象和尊严,体现了国家的庄重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  请各位读者看这幅图,能想到它是陶瓷制作的一个艺术品,具体有什么作用?您知道吗?</p> <p class="ql-block">  中午12.30分吃完午饭,来到了朝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我们从南门进入,顺大道前行,重点参观徐家窑和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其次保护中的历朝历代御窑厂遗址。</p> <p class="ql-block">窑房和成品半成品车间</p> <p class="ql-block"> 徐家窑</p><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有名窑作群,基夲上保留明清时期景德镇的传统坯房,窑作群的外型,同时也是景德镇的历史建筑,徐家窑是景德镇老城区保存较好的地面工业遗存和地标性文化参观生产厂区。2012年开始按照原样不落架修缮复原。</p><p class="ql-block"> 明清窑作群在民国时为资本家私有财产。1949年4月景德镇解放,这些私有制瓷行业转为公私合营瓷业,1949年8月成立建国瓷厂。</p> <p class="ql-block">工艺制作</p> <p class="ql-block">  成型的半成品晾干以后,进入人工在半成品上写款和描画。写款就是在坯胎上面注明器物名称和烧制的年代。描画这个过程很繁琐,人员描画既要细致,又要有耐心。大家看到瓷器上漂亮的色彩、人物、五颜六色的花卉、植物和各种动物都是这样一笔一笔按不同色彩,用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颜料画描在坯胎上面。这也是坯胎进窑烧制前的最后一个环节。</p> <p class="ql-block">待烧的坯胎</p> <p class="ql-block">徐家窑窑体</p> <p class="ql-block">徐家窑窑门烧火口</p> <p class="ql-block">窑体内部结构</p> <p class="ql-block"> <b>窑 钵</b></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看到景德镇制坯烧瓷之前,理解就是把半成品直接放到炉内去烧。经过师傅讲解以后,师傅们把半成品装进这个窑钵,在窑内一层一层码好,再进行烧制。</p> <p class="ql-block">坯胎进入窑体烧成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御窑博物馆真的挺好,建筑很有特色,里面藏着很多珍贵的瓷器和瓷片,还有被保护起来历代窑址。</p> <p class="ql-block">上图:明万历时期窑址</p><p class="ql-block">下图:明朝晚期窑址</p> <p class="ql-block">  御窑博物馆珍藏的明朝瓷片,见证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历史;见证了景德镇制瓷业的繁荣;见证了景德镇制瓷业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年!</p> <p class="ql-block">  龙珠阁,游人可以登阁远眺,整个陶阳里的街景、窑址布局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御窑厂大门上有一副楹联:御器声华蜚万国,窑炉烽火越千年。景德镇千年不熄的窑火,照耀在中华大地上,窑火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窑火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匠人之心!景德镇未来的窑火会越烧越旺,越烧越辉煌!</p> <p class="ql-block">  明天去南昌,见证江西大旅社中的革命先烈们,为建立红色革命政权打响的第一枪。</p> <p class="ql-block">  景德镇的部分历史资料、图片来源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和网络,侵权告知删除。</p> <p class="ql-block">歌 曲:徐千雅《我在景德镇等你》</p><p class="ql-block">摄 影:海纳百川2024.9月于景德镇</p><p class="ql-block">文 图:海纳百川2025.3月于合肥</p> <p class="ql-block">欢迎浏览、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