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加强校际间的深度交流与协作,共同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提升新教师的教学水平,3月26日,安吉县杭垓中学顺利举行孝丰学区三校联动暨语文新教师晒课研讨活动。安吉县报福中学以及安吉县皈山中学领导代表及语文组共同参与本次研讨活动。</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报福中学王洁老师《驿路梨花》的课堂设计以“探秘小茅屋”为主线,通过一封“神秘邀请函”和古宅探案的情境,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课文学习转化为一场沉浸式探险。三个任务由浅入深,从略读梳理情节、精读分析意象,到创作对联升华主题,层层递进,将语文课堂的文学性与实践性结合,既呼应课文“雷锋精神”的主题,又锻炼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p> <p class="ql-block"> 来自皈山中学的徐玉清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颂美德·讲故事·传精神”悦享会。围绕《驿路梨花》,三个精彩任务层层推进: 任务一是沉浸故事选主角,同学们探寻小茅屋背后的温情传递。 任务二是巧思妙想排顺序,倒叙?顺叙?同学们在思维碰撞中,感受作者匠心独运的叙事艺术。 任务三是妙笔生花拟标题,“梨之歌”“暖路金花”、“沉睡的梨花”、“驿路天使”......一个个充满诗意的标题,闪耀着同学们对雷锋精神最动人的诠释。课堂在欢声笑语中落幕,但那份温暖与感动,正如驿路梨花,永远绽放在孩子们心间。</p> <p class="ql-block"> 杭垓中学的丁雨薇老师以“破解茅屋主人之谜”为任务链驱动,创设沉浸式侦探情境。课堂伊始,学生化身深山探险队,从木门虚掩、柴米齐备的茅屋细节切入,激发探秘兴趣。任务一通过小组合作拼图还原茅屋维护的时间线,引导学生领悟“主人”实为爱心接力的群体符号。任务二聚焦“梨花”意象三重蜕变:从自然之花的纯洁(环境描写),到哈尼姑娘的人性光辉(“朝阳般的眼眸”),最终升华为“驿路梨花处处开”的精神象征,结合岑参诗句解读文化基因,并仿写金句深化主题。任务三展开时代思辨,围绕“传统互助模式是否过时”进行正反方辩论,进而设计“2025版梨花小屋”,融合竹筒水与太阳能板、手写字条与二维码墙,实现精神内核与科技载体的创新共生。课堂以齐诵结尾句收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梨花绽放”的微善之举,让雷锋精神在现实情境中自然生长。全课贯穿文本细读、文化溯源与创造性表达,构建了“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位一体的深度学习路径。</p> 课例研讨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堂课如同并蒂莲花,在差异中彰显智慧,在碰撞中激荡灵感。</span>三位上课教师分别对本节课的设计与授课进行阐释和剖析,其他与会语文老师们围绕《驿路梨花》这三堂课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评课、议课活动。各位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点评,分析了课堂的精彩之处,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杭垓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张奇璋老师高度评价了此次活动,他指出,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到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都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为今后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智慧。</p> <p class="ql-block"> 春风化雨润桃李,深耕厚植待花开。这场教研活动不仅是校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教育初心的回归地。让我们以教研为犁,以热忱为雨,共同期待"生长课堂"绽放出素养教育的灼灼芳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