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参加工作室“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探究活动有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郧西外国语学校 姚平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间三月芳菲尽,正是教学研讨时。3月21日,我很荣幸参加了工作室在第三实验小学开展的小学语文第一协作区“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探究活动,五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教学以及主持人的精彩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践行新课标理念,构建真实情境的单元主题。</span>根据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责任”这一人文主题,县第三实验小学教师周艳杰精心设定了“红色文化黑板报策划人”这一单元大任务情境,并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将《从军行》的单篇情境定为“书写赤子之心”。土门镇中心小学付雪老师与城关镇东方小学权云老师执教的《青山处处埋忠骨》的第一、二课时,紧紧围绕单元情境,依托部编本教材的双线结构,在新课标核心理念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创设真实的“体会伟人内心”的学习情境,构建单元主题。香口付金焕老师执教《清贫》,以“伟人故事我来讲,争当优秀策展人”重组内容,河夹王钧老师以“创编人物内心”为情境,五位老师明确“识字写字、理解和积累词语、丰富学言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创意表达”基本任务展开课时学习,实现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3个层级目标,课堂精彩纷呈,亮点多多。</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注阅读指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span>周艳杰老师在《从军行》教学中,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紧扣关键字词理解诗句含义;通过品读语言之美、激情诵读体悟边关战士的豪迈情怀;权云老师借助阅读支架,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的关键语句,并创设多种方式的朗读,感悟伟人的内心世界,启发了学生的思考;付金焕老师研究人物描写手法,并利用讲故事的支架将情节再现,领悟清贫精神的真谛。几位老师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多次产生情感共鸣,身临其境颇有余音绕梁之感。王钧老师有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多个角度激发学生用于表达,感受创意表达之趣。</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重视教学评价,落实教、学、评一体化。</span>平常,我上课时总喜欢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得真好!”但是这种评价形式却过于单一,没有说出学生好在哪里,似乎是走形式、走过场,达不到评价效果。通过这次的研讨活动,我更加明确我们可以通过更多样的形式来表扬学生。比如说为学生鼓掌,可以编朗朗上口的句子集体表扬他,教师点评,师生、生生互评,还可以用评价量表等不同的形式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学习的主人,体会成功的喜悦。我们的评价语言也应该更具体些,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好,哪里还需要完善,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重视教学评价,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平常,我上课时总喜欢这样评价学生,“你回答得真好!”但是这种评价形式却过于单一,没有说出学生好在哪里,似乎是走形式、走过场,达不到评价效果。通过这次的研讨活动,我更加明确我们可以通过更多样的形式来表扬学生。比如说为学生鼓掌,可以编朗朗上口的句子集体表扬他,教师点评,师生、生生互评,还可以用评价量表等不同的形式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做学习的主人,体会成功的喜悦。我们的评价语言也应该更具体些,让学生知道自己哪里好,哪里还需要完善,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己。</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精彩讲座,解秘情境教学。</span><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工作室主持人</span>把任务群解读得非常透彻,从多个维度展开,列举详细实践案例,让参加培训观摩的老师们醍醐灌顶。扎实上好“单元导读课”,明确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创设单元任务情境,并逐课落实单篇语文教学情境,逐步落实语文要素,扎实组织教学,精心上好课,多反思教学,为一线教师拨开了情境教学的云雾,为今后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促使老师在教研路上不断深耕,对任务群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更是提升质量和自身成长的源泉!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次研讨活动,我感受到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差距,决心以此次探究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新课标,正确把握阅读与鉴赏的方向,多向名师学习,多走进名师课堂,多参加校本教研,做到学以致用,积淀教学素养,提升教学能力。</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