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节放假,小女孩不用上学,凑了一帮狐朋狗友在家里玩耍。傍晚时分,同伴们作鸟兽散,遗留下五颜六色的玩具,如风雨后的花瓣,满堂铺洒。<br> 奶奶爱整洁,满堂的花瓣在她眼中就是满地的沙子,她眼里容不下。既然游戏已经结束,她要求马上整理房间,呼唤小女孩一起动手,但是小女孩忙于其他事情,并没有回应。<br> 一天的喧闹,振聋发聩,吵得奶奶耳朵嗡嗡作响,心脏如堰塞湖一般正堵得慌。已经是古稀之年的人了,还要颤颤巍巍、躬身驼背为孙女收东西,儿子、媳妇居然也袖手旁观,想到这,奶奶不由得来气。<br> 于是,她扬言:“再不来就把玩具扔掉!”这句话宛如水过鸭背,没有任何成效,小女孩还是纹丝不动。幸好奶奶此时也还只是虚张声势,说完继续收捡玩具,任劳任怨。<br> 到晚饭时间,奶奶终于细大不捐把玩具收拾好了,拿了一个空纸盒问孙女,是否可以丢弃。小女孩却摇头,称那是装玩具用的,要留着。奶奶没好气地回应了一句:“狗屁!从来没有见你用过。”<br> 小女孩分门别类规整玩具,不是每一个抽屉、盒子都装得满满当当,外人不懂门道,收捡完了,多出一个纸盒,也很正常。<br> 一辈子为人师表的老太太,忽然冒出一句很不得体粗言俗语,近乎失态,出人意表。旁边的妈妈心里“咯噔”一下,就这说话口气,谁受得了?<br> 果然,小女孩被惹急了,提高声调反击:“本来就是嘛!”<br>“奶奶给你收拾玩具,你还这样?”老人家愣了一下,疾首蹙额,皱纹更加明显了。<br> “谁叫你多管闲事,我自己会收拾!”小女孩毫不示弱,气冲牛斗。<br> 这样吵下去可没完没了,妈妈赶紧阻止了女儿吵闹,暂时平息事态,不过饭桌上的气氛还是有些压抑。<br> 小区物业为了庆祝“六一”,组织了一台晚会,小女孩自告奋勇登台表演节目,所以,吃完饭后赶紧冲凉,马上还要“对镜贴花黄”。趁着冲凉的机会,妈妈和女儿商量,回头向奶奶道个歉。小女孩虽然觉得委屈,但还是答应了。<br> 冲完凉,女孩回房间试穿衣服,妈妈在旁边指手画脚,两母女热烈讨论衣着搭配、口红颜色、首饰佩戴等问题,笑语喧阗。忽然一阵旋风冲入房间,把融融的氛围一扫而空。<br> 原来是奶奶冲进房间,只见她用力拖出抽屉,如晴雯应对大观园抄检一般,“两手端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把收拾好的玩具全部倒出来。“哗啦哗啦”声中,玩具洒了一地。她一边倒,一边吆喝:“好!我不帮你收拾了,我不管你了!”然后,转身扬长而去。<br> 风云突变,妈妈猝不及防,一时瞠目结舌,丹凤眼涨鼓成蛤蟆眼,樱桃小嘴塞得下水蜜桃。看着奶奶的背影,又转头看自己的女儿,生怕孩子东施效颦,也大发雷霆,闹个鸡犬不宁。<br> 虽然说这是婆孙之间的矛盾,俯仰之间,即可成为敏感的婆媳矛盾——哼!这么顽劣的小孩像谁的秉性?我儿子可是从小乖巧听话的,即便不是遗传,还不是媳妇惯出来的——难道人家不能这样想?<br> 这时,小女孩却表现出远超出年龄的成熟大度,既没有被吓得哭,也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镇静自若,三缄其口。她穿好衣服后,默默地蹲在地上,重新把玩具归位。妈妈暗暗叹息,也松了一口气。<br> 小女孩的表现固然无懈可击,但是在别人眼中则未必。如果老太太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还比不上一个垂髫之年的孩子有风度,岂不会更加气得咬牙切齿?那时,她也许就会认为,这一切不过是矫揉造作。哎,做人真难啊!<br> 几分钟后,奶奶要出门散步,小女孩热情地邀请她去观摩演出,得到的回答是冷冰冰的一句“不去”。 在等待上台时,小女孩听说奶奶回家了,再次打电话投辖攀辕,邀请老人家来观看节目。奶奶嘴巴上仍然深闭固拒,不过,最后还是来了,总算没有错过孙女的表演。晚会散场后回到家中,女孩又向奶奶道歉。祖孙终于冰释前嫌,重归于好。<br> 一时间,谁是大人,谁是小孩?很让人迷惑。<br> 当然,这一切都是妈妈在背后推毂。难得这么小的孩子,能以大局为重,知道忍让妥协,不容易啊。如果她要较真,要犟嘴,要分清是非曲直,父母也真没有办法勉强。<br> 奈何世上总是有解不开的结。奶奶年纪大了,受不了噪音,爱清静,无可厚非。孙女又喜欢攒三聚五,踢天弄井,这更是成长的需要。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哎,自古不仅忠孝不能两全,孝慈也不能两全啊。<br> 幸好,奶奶不是常住这里,只是偶尔过来探望孙女。<br>话说回来,据说婆媳矛盾最好的调解人,奶奶的那个乖儿子、孩子的爸爸呢?居然毫无存在感?不对,爸爸当然有他的功劳。这不,面对孩子妈妈的埋怨,他振振有词反驳:“我给我妈找了一个贤惠的好媳妇,给女儿找了一个睿智的好妈妈,这做得还不够啊?做人不能得陇望蜀!”<br> 瞬间,丹凤眼生出翳瘢,樱桃小口变成歪嘴桃。<br><div><br></div><div><br></div><div>(图片来源于网络,和本文无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