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鸡

<p class="ql-block">黑水鸡属于秧鸡科、黑水鸡属,别名红骨顶。黑水鸡体长约30~38cm,体重约192~493g。雌雄体色相似,通体黑褐色,略沾紫。从胸部到两胁有一白色纵纹。羽毛颜色丰富,上背部为有蓝灰光泽的黑色,下背部、两肩和翅膀的覆羽为橄榄褐色。下腹部有些羽毛尖端白色,形成黑白相杂的斑块。尾下覆羽,中央黑色,两侧纯白。跗趾、趾黄绿色,爪子黑色。虹膜颜色为红色,喙为浅黄绿色,喙基部为鲜红色。额甲上端圆形,鲜红橙色。游泳时尾部向上翘起露出尾下十分明显的两块白斑。</p> <p class="ql-block">黑水鸡广泛分布在除大洋洲以外的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其在中国分布很广,几乎遍布于全国各个省区,在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是常见的夏候鸟,在华南、华东、西南等地区黑水鸡是常见的留鸟。黑水鸡栖息在有挺水植物的淡水湿地、水域附近的芦苇丛、灌木丛、草丛、沼泽和稻田中,也见于沙化草原中的水泡及其附近灌丛中。其活动水域一般较浅。</p> <p class="ql-block">黑水鸡具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在繁殖期间会有明显的占区行为,主要表现为不让其他个体,包括自己的后裔靠近或进入自己选定的巢区内。通常单个或成双活动,但是在天气恶劣尤其是冬季,它们可能会组成数量多达30只的觅食群体。</p> <p class="ql-block">黑水鸡善于游泳和潜水,常在邻近的芦苇和蒲草的明水面上游泳。游泳时身体浮出水面很高,受惊时可潜入水底隐蔽,用脚抓住植物经久不出,呼吸时则会在水面露出鼻孔。但是,黑水鸡不善于飞行,飞行缓慢,常常紧贴水面飞行,且飞行距离不远就会落下潜入草丛。其活动水域一般较浅2。它们在飞行时头颈部和腿都会伸直。常发出单调的“叽,叽”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黑水鸡目前并未被列入我国一级或二级保护动物名录,但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摄于杭州西湖和黄冈遗爱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