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知青岁月•1•下乡】 </p><p class="ql-block"> 癸卯原创 龍門游子</p><p class="ql-block"> 本篇诗、文、为笔者原创,内容为笔者亲身经历。篇中五言八句为“五律”,七言四句为“七绝”,韵依“中华新韵”。图片借助网络,向作者表示衷心感</p> <p class="ql-block">△ 《 酒 醒 》 </p><p class="ql-block"> 孙山跌落尽茫然,</p><p class="ql-block"> 碧波柔浪度余闲。</p><p class="ql-block"> 料峭春风吹酒醒,</p><p class="ql-block"> 身背行李向田间。</p> <p class="ql-block">△ 1964年夏天,孙山名落,寒窗梦破。严父无语,慈母沉默。我不知何去何从,心中失落。少年,给了我快乐,青年,要给我坎坷。生命说,你应该享受快乐。命运说,你应该先承受砺磨。</p> <p class="ql-block">△ 在大海的宽广怀抱,在蓝色的微波柔浪,在神秘的海底世界,在迷人的蓝色梦幻,往日的忧郁渐渐淡忘。大海,神奇地疗复了我心灵的创伤。</p> <p class="ql-block">△ 1965年春,街道组织闲散青年学习,放映农村美好的幻灯。请下乡知青回城做报告,介绍农村的美食美景。有关街道干部经常来我家…。为了不给父母添堵,我毅然报名下乡。</p> <p class="ql-block">△ 3月26日,春寒瑟瑟。妈和我到“黑石礁商店”,妈给我买了一个手提柳条包,一套深红色的绒衣绒裤,往返途中,妈沉默不语。</p> <p class="ql-block">△ 妈知道,当前的形势是大势所趋。妈把深沉的母爱,和不舍之情,深深地埋在心里。晚上,与父母交谈,这是出发前的“凌水夜话”。父母没有高深的文化,父爱和母爱都深藏在简单的话语之中。我带着父母的嘱托,走向未来,走向迷茫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 《午别》 </p><p class="ql-block"> 午别广场彩旗间,</p><p class="ql-block"> 暮到刘屯不回还。</p><p class="ql-block"> 管乐声声犹在耳,</p><p class="ql-block"> 汽车已到一塔山。</p> <p class="ql-block">△ 1965年3月27日,春寒料峭,难忘的日子。19周岁的我,背着行李,手提柳条包,告别父母、妹妹、弟弟,告别住了十年的凌水老宅,勇敢地踏上了新的人生旅途。</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再见吧妈妈!再见吧故乡!</p><p class="ql-block"> 背包已打好,意志已铿锵。</p><p class="ql-block"> 任凭水与火,信念在胸膛。</p><p class="ql-block"> 敢于天地斗,血气正方刚。</p> <p class="ql-block">△ 在大连市人民广场,举行盛大的欢送会。管乐响,锣鼓敲;红旗招展迎风飘。高音喇叭播送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的当代革命歌曲。铿锵的曲调,弥漫在广场的空气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一辆红色的大客车,载着我们黑石礁街道,一群似曾相识的男女青年,在喧天的鼓乐声里,在人群的夹道欢送中,缓缓地驶离了人民广场,驶出大连城,驶向北方。</p> <p class="ql-block">△ 汽车向北行驶,田野一片枯黄,树木干枝萧疏。春风荡漾,我心迷茫。青春时代的我们,懵懵懂懂,任凭命运之神,把我们送向未知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 △ </p><p class="ql-block"> 再见吧,浩瀚无垠的大海,</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你的蓝色的波浪。</p><p class="ql-block"> 我在你宽广柔美的怀抱里,</p><p class="ql-block"> 度过幸福美好的少年时光。</p><p class="ql-block"> 今要远离你走向陌生田野,</p><p class="ql-block"> 可能经历的时间很长很长。</p><p class="ql-block"> 你的阳光海湾,波浪沙滩,</p><p class="ql-block"> 我会装在心底,带到远方。</p> <p class="ql-block">△ 春风荡漾,汽车行驶在沙土路上,车后扬起阵阵沙尘,随风飘扬。一路上,望不尽尘烟滚滚,看不尽田野枯黄,土岭荒山,低矮的民房。</p> <p class="ql-block">△ 下午 4 时许,汽车停在一处叫刘屯的村庄。沙土的道路,低矮的院墙,陈旧的草舍,也有一些瓦房。备耕的土地,一片枯黄。</p> <p class="ql-block">△ 刘屯的村口,有一棵十几米高的大杨树。枝干粗壮,枝条稀疏,尚未长叶。它挺立着伟岸的身躯,屹立在 3 月的瑟瑟春风之中。</p> <p class="ql-block">△ 晚饭在大队果树队,队长王乃信家吃的。今天一塔大队,给我们准备的晚饭是小豆米饭,粉皮菜汤。这种饭菜,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是属于接待客人的标准了。</p> <p class="ql-block">△ 有十几位在去年,先我们而来的,同属黑石礁街道的知青,和我们一起共用晚餐,以后我们在这里又吃了四个多月的饭,直到新青年点建设完成。</p> <p class="ql-block">△ 《 第一餐 》</p><p class="ql-block"> 下乡在此第一餐,</p><p class="ql-block"> 小豆米饭粉皮汤。</p><p class="ql-block"> 饭后欢迎奏音乐,</p><p class="ql-block"> 红歌数曲喜洋洋。</p> <p class="ql-block">△ 饭后,由大队书记周文宽主持,开了个小型欢迎会。老知青唱了革命歌曲,大队土乐队演奏了乐曲,有“步步高”、“喜洋洋”。表示对新知青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 由于新青年点还没有开始建设,我们暂时分散住在社员家中。我和另一位 S 姓知青安排在果树队库房改造的临时知青宿舍里睡觉。</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结束了高考后,闲散安逸的生活。从温暖的家,来到荒漠的农村。住的楼房,变成了土房。睡的钢丝床,变成黄土炕。从此,生命开始新的旅程,人生翻开新的一页~知青岁月。</p> <p class="ql-block">△ 《 下 乡 》</p><p class="ql-block"> 乡下到刘屯,家居在海滨。</p><p class="ql-block"> 心怀天地梦,身入碧流春。</p><p class="ql-block"> 百里沙尘路,一生垅亩人。</p><p class="ql-block"> 从今多坎坷,步步踏艰辛。</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知青岁月《下乡》全文结束。</p><p class="ql-block">祝美友安康幸福!谢谢关注!</p><p class="ql-block">祝知青战友健康!平安快乐!</p><p class="ql-block"> 龍門游子2023年3月首版</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修改再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