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简称“中传(CUC)”,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p><p class="ql-block">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教育重镇”。</p><p class="ql-block">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传媒艺术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领域为核心,以新兴交叉学科为重点,文、工、艺、管等多门类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p><p class="ql-block">学校拥有CSSCI来源刊物《现代传播》《现代出版》《艺术传播研究》,ESCI期刊Global Media and China;联合主办CSSCI来源刊物《当代电影》《中国电视》。</p> <p class="ql-block">北京广播学院创建于1954年,起初名为“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年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p><p class="ql-block">2001年,入选国家“211工程”;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东校园(原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整体并入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已成为全国传媒第一学府。2022年被评选为双一流大学。学校共11个学科进入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榜单,其中2个A+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1个A-学科:艺术学理论。</p><p class="ql-block">知名校友:李咏、白岩松、张绍刚、马思纯等</p> <p class="ql-block">中国传媒大学校徽包括胸徽与标志徽。教职员工佩戴的胸徽为黄框、红底、白字,学生佩戴的胸徽为黄框、白底、红字。标志徽由三个分别为红、绿、蓝颜色的钢笔尖和三个半径不等的同心圆构成,外环上方是英文校名“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下方是中文校名“中国传媒大学”。</p> <p class="ql-block">学校总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100余人,教职工1989人;设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含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3个直属教学单位;开设91个本科专业;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p><p class="ql-block">2004年,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同年,人事部批准设立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p><p class="ql-block">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创办了国内首个以文化传媒为特色的MBA教育项目。</p><p class="ql-block">2011年,中国传媒大学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p><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入选首批“双一流”名单。</p><p class="ql-block">2018年3月,中国传媒大学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发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授权点。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对外招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