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刘秉荣</p> <p class="ql-block">(左一 范厚诚、左二 曾凡华、左三 吕建成、左四 吳振录、左五前 王宏运、左五后 苏殿远、中 刘绍棠、右一 许世宽、右二 谢先云、右三 艾群、右四前 刘绍棠夫人、右四后 陶秦忠)</p> <p class="ql-block">近日整理资料时见到一张老照片,是1996年6月我评高级职称时,刘绍棠老师当评委会主任时与评委和武警部队相关领导的合影,照片使我想起了刘绍棠老师。</p> <p class="ql-block">1996年6月间我职称评定时,武警干部部科技处处长范厚诚对我说:“你的职称评定时间定下了,我们请刘绍棠当评委会主任,他了解你吧?”我说:“让绍棠老师当评委会主任太好了,我们早就相识,他是大众文学、乡土文学、通俗文学的带头人,我的创作走的就是这条路子。”评审地点在武警3师的招待所。当时评委有《解放军报》的曾凡华、《解放军文艺》杂志的陶泰忠、《法制日报》的苏殿远、《人民公安报》的艾群、群众出版社的谢先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的吴振录。后来我听说评审时绍棠老师讲了我的创作成就,提出评创作一级的建议(俗称一级作家),评委们一致赞同,报武警部队党委审定后,我就被评为一级作家了。当时绍棠老师是坐轮椅去的,他后来对我说,给我当评委会主任,坐担架他也要去。我听了很感动。</p> <p class="ql-block">我和绍棠老师相识于1973年,正是“文革”火红之际,当时我在北京军区宣传部工作,一次我到通县办事,路过儒林村时,我想到这是刘绍棠的家乡,就去看了他。“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绍棠老师就按老祖宗的“大乱下乡”的哲言回到了老家儒林村躲劫。那次见面给我的深刻印象是绍棠老师的精神不倒,他那作家的气质不变,不象农民。他给我留下至今难忘的话是他告诉我,说团中央书记胡耀邦要他等二十年的必平反,他等待了,他相信党会给他平反的。</p> <p class="ql-block">说来真是令人不可思议,1957年反右时他才21岁,他当时被人称神童作家,他在文学事业上也刚刚露头儿,没想到才21岁的他竟然被打成了右派和反党分子,现在看,真是荒唐可笑,21岁的娃娃懂得什么?可这是事实,二十一岁的他不得不面对这一残酷的事实。此后,真的20年后,到了1979年他才被平反。1984年夏天,花山文艺出版社在河北平山的温塘召开了创作笔会,绍棠老师和我都参加了。会上他讲到往事时说,母亲打了儿子,有的该打,有的不该打,打了就打了,母亲打错了也没什么可怨的。</p> <p class="ql-block">平反之后,绍棠老师的创作上迎来了春天,他连续发表了《峨眉》《京门脸子》《蒲柳人家》《地火》《狼烟》等著作,创立了“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由于20年的波折和磨难,他的身体还是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加之创作繁重,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一次我到他居所光明胡同家中看望他时,他竟然手指着我想不起我是谁了,我见状连忙说:“绍棠老师,我是刘秉荣。”这个情节我对医生说后,医生告诉我,说绍棠老师瞬间失去了记忆是大脑有问题了。果然此后不久,绍棠老师中风偏瘫了。他当时在位于西城区车道沟的家中养病时,我去看了他,他在位于和平门的家中养病时我也去看了他。当时因为看他的人太多,影响了养病,他只好在门上写了个条子,条子上写了他已经是病残之人,让大家不要看他了,并请大家原谅。而就在他身体这样状况之下,他还当了我的职称评定评委会的主任,我能不感动吗?</p> <p class="ql-block">万设想到,1997年3月12日,61岁的绍棠老师走了,他过早的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秉荣,天津宝坻人,1965年入伍,同年12月入党。先后在某军炮团、军政治部、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武警部队政治部宣传部任记者、编辑、主编、文艺创作室主任。总参《贺龙传》编写组成员,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中国工农红军全传》《八路军新四军全传》《红一方面军纪实》《红二方面军纪实》《红四方面军纪实》《贺龙全传》《彭德怀传奇》《朱声达将军传》《唐子安将军传》《红海忠魂》《魂飘重霄九》《西路军魂》《国民政府秘史》《北伐青史》《辛亥革命秘史》《天变》《杨三姐告状》《洪湖血浪》《刘家友传》《新编拍案惊奇》《菜刀记》《东方武警》《南疆擒魔》《英雄赞歌》《尘烟滚滚唱英雄》《共和之殇》《新军阀大战》《洪湖曲》《屹立》《善书》等70余部著作,在报刊发表作品数百篇,总字数5000余万。《贺龙元帅》获全军第五届图书奖,《贺龙全传》获全国长书金奖等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文提供:刘秉荣</p><p class="ql-block">编 辑:李国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