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6年根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在北京植物园建立北纬<span style="font-size:18px;">40°线</span>地理标志,使之与同纬度的纽约、费城、安卡拉、罗马等城市联系起来,从而串联起一条'文明之桥'。雕塑以北纬40°线的切面为基本构图元素,上面有透空的半圆形造型设计,刻有世界地图、北纬 <span style="font-size:18px;">40°线</span> 标识和以各个温度带的植物为题材创作的浮雕。该雕塑为世界上首个北纬40°地理标志。</p> <p class="ql-block">北纬40°地理标志雕塑</p><p class="ql-block">这条纬线像一条透明的丝绦,悬在亚欧大陆与美洲的腰际。它穿过北京故宫的琉璃瓦,纽约中央公园的悬铃木,马德里阿尔卡拉门的风铃,又轻轻掠过哈萨克草原上最后一缕未化的春雪。北纬四十度,是地球给人类的馈赠,每个季节都藏着不同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春**总在某个深夜悄然渡河。北京城墙根下的玉兰树率先举起白瓷般的骨朵,晨雾里裹着沙尘的气息,像一坛未滤净的浊酒。八百公里外,安纳托利亚高原的风却还带着铁锈味,安卡拉的杏花苞在霜痕里瑟缩,直到某天牧羊人发现山涧浮冰裂开细纹,春便从裂缝中汩汩涌出。而此刻的旧金山,金门大桥正陷在牛奶般的海雾里,渔人码头的海狮翻了个身——这里的春天永远裹着太平洋的凉被,分不清是冬眠的延续还是夏梦的前奏。</p> <p class="ql-block">**夏**是泼辣的画师。纽约地铁口蒸腾的热浪扭曲了玻璃幕墙的倒影,中央公园的喷泉边,冰淇淋融化得比爵士乐手的即兴演奏更快。同一纬度的北京胡同里,槐树荫下摇着蒲扇的老人,却能听见时间在蝉鸣中凝滞的声响。当马德里的石板路被烈日晒出柏油的气味,流浪艺人收起弗拉门戈的响板躲进阴影时,里海沿岸的巴库正被干燥的“哈赞风”吹成赭色油画——四十度的阳光在这里不是温度,而是雕刻地表的刻刀。</p> <p class="ql-block">**秋**沿着纬线放火。首尔南山塔下的枫林一夜之间烧成晚霞,飘落的银杏叶像碎金铺满景福宫的御道。而在相隔整个太平洋的丹佛,白杨树集体挥霍最后的热烈,落基山脉的雪线顺着金色山脊缓缓下移。最惊心动魄的秋色藏在黑海之滨,伊斯坦布尔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突然变得透明,渡轮划开的水纹里,亚欧大陆两岸的红屋顶与黄叶林,在波纹中碎成印象派的色块。</p><p class="ql-block">**冬**是位冷峻的诗人。北京初雪降落时,后海结冰的湖面会传来隐秘的咔咔声,仿佛百年前贝子贝勒们的马蹄仍在冰层下奔涌。纽约的雪偏爱在午夜造访,清晨推开门,布鲁克林桥的铁索已缀满冰晶,像被冻住的琴弦。但同一纬度的里斯本,冬雨正将蛋挞色的老城墙浸润得更深,大西洋的暖流让十二月的咖啡馆外依然摆着藤椅,流浪猫蜷在湿润的海风里打盹。</p><p class="ql-block">这条纬线串起的城市,有的在季风里淬炼出锋利的四季,有的被洋流熨平了季节的褶皱。地中海沿岸的葡萄园永远在秋日才慢悠悠地酿酒,而鄂尔多斯的沙地杨树早在立春前就绷紧了枝桠。当阿拉木图的苹果花被春雪压弯时,富士山脚的樱花正淹没新干线的轨道——北纬四十度从来不是刻板的教鞭,而是自然之神随手抛向人间的丝线,任其缠绕出万千种生命的形态。</p><p class="ql-block">这纬度上的所有城市,都在时差编织的网中,用不同的方言讲述着同一部关于地球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北纬40线上坐落着许多国际著名城市(如美国大都市纽约、芝加哥、全球唯一地跨欧亚两洲的土耳其名城伊斯坦布尔等),并串起了多个国家的首都<如中国首都北京,意大利罗马,西班牙马德里、土耳其安卡拉等),因此被誉为"地球的金项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