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学记打</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老家过去流行一句话 ,叫“先生打人无人保”,意思是说,老师打人没人为之求情,没人保护得了。此俗语宣告了老师至高无上的权威。 </p><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是可以体罚学生的。而且,往往家长会感激老师,还不停地说“谢谢”!</p><p class="ql-block"> 我小学一二年级是在本村庄(当时叫生产队,现在叫村民组)读的,就一间教室,一个老师,老师也是本村庄的,姓田。记得第一次父亲把我送到教室交给老师时说:“小伢要是不听话,你就尽管打,麻烦管严点。”</p><p class="ql-block"> 田老师身材魁梧,皮肤不白,不苟言笑,对学生很严,很凶,学生见了他,犹如老鼠见了猫。在他的课堂上,罚站属于常态。</p><p class="ql-block"> 他上课,手上拿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就是戒尺,或者放在讲台上,如果有学生三次还是不能完整地背诵课文,学生就乖乖地伸直双手,摊开掌心,放到田老师面前,老师随便选一个手掌,用戒尺狠狠地打三下。有次轮到我的时候,也是如此,随着三声清脆的响声,伴随着手掌传来的三次火辣辣的剧痛,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下来。那种钻心的,持续不断的剧痛,确实让人难忘。但痛归痛,还得回到座位上继续背课文。回到家里,也不敢跟父母说挨打的事。但有次还是被母亲发现了,手有点红肿,她不但没有责怪老师,反而说打的好。</p> <p class="ql-block"> 竹制戒尺</p><p class="ql-block"> 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到大队(现在叫村)小学就读。有一位教英语的老师姓周,也喜欢打人,他身材矮胖,脸上挂着凶相,他打人不用工具,直接用手。有一次被周老师叫到黑板前听写英语单词,我面朝黑板,手里拿着粉笔,他站在我身后,他报一个我写一个,我写错了一个单词,他突然冷不丁的在我头上来了一个脑瓜崩(老家叫挂力子,谐音),身体本能的缩了一下,钻心的痛,眼泪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还不敢哭出声。那种情景至今仍然刻骨铭心。</p><p class="ql-block"> 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起那些被体罚的场景,心中已无当年的恐惧与紧张,反而觉得颇有趣味,对老师恨铁不成钢的体罚,充满着敬意和感激。也许一次体罚胜过一百次苦口婆心的劝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