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日参加宋高初教授关于校园欺凌预防与处理的培训,使我深受启发,犹如在校园欺凌治理的迷雾中找到了明亮的灯塔,收获颇丰。<br> </h3> <h3> 在培训中,宋高初教授用各种实例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他指出校园欺凌绝非简单的学生间打闹,而是涉及复杂心理、家庭背景、学校环境等多因素的严峻问题。从肢体暴力到言语羞辱,从关系排挤到网络欺凌,其形式多样且隐蔽,这让我深刻认识到识别校园欺凌不能仅停留在表面,更要关注学生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例如,有些欺凌者可能是自身缺乏关爱,通过欺凌他人来获取关注和成就感;而被欺凌者往往存在内向、自卑等性格特点,导致他们在面对欺凌时选择沉默。<br></h3> <h3> 在预防方面,教授提出了构建全方位校园支持系统的理念,让我认识到预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协作。学校要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心理辅导课程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人际交往能力,从根本上减少欺凌行为的发生。家庭则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孩子在学校的异常情况。社会也应发挥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完善法律法规等,为校园欺凌预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br> </h3> <h3> 处理校园欺凌事件时,公正、及时、有效的原则至关重要。教授强调要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欺凌事件,学校要迅速介入,展开调查,确保处理过程透明、公正,保护受害者的权益,同时也要对欺凌者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认识错误、改正行为,避免简单的惩罚了事。这使我明白,处理校园欺凌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成长,重建和谐的校园关系。<br> </h3> <h3> 这次培训为我在校园欺凌预防与处理工作中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实用的方法。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守护学生安全、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中的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积极投身校园欺凌预防与处理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校园成为充满阳光与关爱的地方。</h3> <h3>编辑:抚州市东乡区第四中学 张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