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4日早上,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与期待,我们这群青涩的准教育人,走进了海口市第二十一小学的校园,踏上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教育见习之旅。当踏入那充满生机的校园,琅琅书声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乐章。我们意识到,我们已不再仅仅只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教育实践的探索者。我们豪情满怀,立志让这次为期两周的见习之旅画上大学生活浓墨重彩的一笔。</p> 初见 <p class="ql-block"> 一走进二十一小的校园,我们既看到了学生们在活动场所嬉戏打闹,欢歌笑语,更看到了一方静谧的天地——读书角。几排简易的书架有序而立,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透过这一方读书角,我们仿佛能够看到二十一小的同学们在此相聚,沉浸在读书的世界里,时而眉头微簇,时而欢声笑语。让人忍不住感慨,二十一小真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小学!</p> <p class="ql-block"> 在第一天的见面会上,吴校长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时,吴校长指出,我们本次见习所接触的学生全都是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这足以看出二十一小对我们这次教育见习的重视。带队老师杜伟老师也对我们为期两周的见习提出了要求,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完美的完成这次见习任务,不负吴校长和杜老师的期待。</p> 实践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周里,我们不仅走进课堂学习老师们如何完整的完成一节课的教学,学习老师们如何批改作业,我们更成为了教育的实践者,承担了后进生的辅导工作。通过一对二或一对三的课后辅导,我们也成为了学生的小老师,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们理解知识,查漏补缺。我们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或严厉,或温和。让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主动到多媒体教室找我们问问题,甚至有学生主动邀请我们到数学课上陪伴他们一起学习。</p> <p class="ql-block"> 这恰恰证明了我们的努力是有效果的,任何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认识世界的活动,我们都应该不遗余力的去做,承担起为人师表的使命,努力做到不违背师长所托,不辜负父母所期,不埋没学生才华。</p> 洞察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周的见习活动里,我们还观察到了许多二十一小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六年级1班同学的读书笔记中,我们看到了同学们工整娟秀的字体,也看到了同学们对《童年》《窗边的小豆豆》等名著书籍的不同见解。这不仅仅是一章章的读书笔记,更是二十一小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的珍贵航迹。</p> <p class="ql-block"> 走廊里一张张精美的画卷,宣传栏上一幅幅精巧的手抄报,都让我们忍不住驻足观望。透过这一张张色彩斑斓的画卷,我们看到了二十一小的学生的艺术素养,足以可见学校美学教育成果喜人。</p> 体悟 <p class="ql-block"> 走出二十一小的校门,我们总会看到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此时此刻我们都倍感充实,我们的青春就应当在霞光中绽放,我们也将躬耕于教育,为小学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录:见习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赴海口市第二十一小学见习前,我与同伴们都认为小学教学任务相对轻松。然而见习首日,当校长向我们介绍六年级学生的学情时,我原本从容的心态便泛起波澜。课后辅导环节。我们小组负责的学生中,学生们基础知识薄弱,教学辅导难度高,这时我深刻体会到二十一小教师每日面对的挑战: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修补漏洞、唤醒学习动力。 这场一周的见习如同一面镜子,照出我作为师范生的认知局限。(作者:黄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