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漁樵

<p class="ql-block">一、动作做法</p><p class="ql-block"> 两脚开立,微微屈膝,与肩同宽,两掌按于胯旁,掌与胯大概有一拳的距离。</p><p class="ql-block"> 身体保持中正,头视前方,下颚微收。两手放在胯两侧时,就像在按着浮于水面的两个球一样,球有一个浮力,手要把这个球按住。</p><p class="ql-block"> 然后,缓缓起身,腿站直,两手下垂,两臂外旋,大概旋转45度;同时,头向左后方旋转,转到不能转,这样就压紧了大椎穴。做这个动作时,要稍微停顿一下,闭一闭气;这时重心在脚前掌,虚脚后跟。</p><p class="ql-block"> 再放松,身体重心缓缓下降,微微屈膝;头转正向前,目视前方;同时,两掌再内旋回来,按于胯旁。</p><p class="ql-block">3 国体版此式是只转头不转体,而在其他多版本的八段锦中是要转体的,如少林八段锦要求整个脊柱甚至两大腿也参与拧转,并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五脏的健壮,对改善静脉血的回流有更大的效果。</p><p class="ql-block">4 两臂外旋时下颏微收,向后转动时上体中正;转头时看斜后下方45°,旋臂时小拇指侧最大限度外旋,保持两秒抻拉。</p><p class="ql-block">二、动作要点:</p><p class="ql-block">1 、转头即“往后瞧”这个动作,眼睛使劲往后看,眼神向后转移,这就锻炼了颈部后面的大椎穴。大椎穴非常重要,人体几乎所有的阳经都经过它。</p><p class="ql-block">这个动作通过扭动大椎穴,提升了阳的作用,使身体内部产生变化,对抗外界的伤害。</p><p class="ql-block">2 、旋转手臂:我们的手臂,阴经在前,阳经在后,手臂从里转到外,再从外转到里,其实是把阴经、阳经都打开了。</p><p class="ql-block">3、明白用意:神经根在两块脊椎骨之间,神经控制着情绪和五脏六腑的功能,人体向后看时整个脊椎水平方向得到最大转动,神经根得到按摩,胸腹腔也得到了抻拉。</p><p class="ql-block">这可是一箭双雕,一个动作使控制者和被控制者都得到兴奋,病的不轻的五脏和受到伤害的七情都会得到安慰,想到这里,会多做几遍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p><p class="ql-block">三、呼吸</p><p class="ql-block">(1)方法(左后瞧):两腿徐缓挺膝伸直,两臂充分外旋,掌心向外旋,头向左后转(吸);松腰沉髋,身体重心缓缓下降,两膝关节微屈,两臂内旋按于髋旁(呼)。右后瞧呼吸方法同左后瞧。</p><p class="ql-block">(2)说明:五劳七伤往后瞧,左右两式各为一个呼吸循环。呼吸时,通过两臂的伸展外旋与内旋,带动肋间肌收缩而上提肋骨,使胸腔的上下、左右、前后经扩大与缩小,以增加肺活量。</p><p class="ql-block">四、功效</p><p class="ql-block">1 、提升阳气,改善颈部及脑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解除中枢神经疲劳。</p><p class="ql-block">头部运动对活跃头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而且对消除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和一些生理功能障碍等也有促进作用。</p><p class="ql-block">2 、牵拉背俞穴,使相应脏腑获得良性刺激。</p><p class="ql-block">头部运动,对脑部(中枢神经)、颈椎(通往全身的神经总通路)都有良好作用,有助于增强和改善它们的功能,调节它们对脏腑气血及身体各部的作用,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和劳损的目的。</p><p class="ql-block">3、可以加大眼球活动范围,增强眼肌;</p><p class="ql-block">4、使颈诸肌感到酸疼,其作用和针灸时酸痛的作用相似,对大脑和全身神经活动有良好作用。</p><p class="ql-block">5、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保持颈部肌肉正常的运动功能,改善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的平衡功能,减少眩晕感觉。</p><p class="ql-block">6、疏通带冲二脉及胆经,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和腰椎疾病。</p> <p class="ql-block">动作要领示意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