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父亲:平凡岁月里不平凡的光

月影诗心(张丹)

<p class="ql-block">去年今日,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这一年来,我心中涌动着无数想要倾诉的话语,却因不知从何下笔而屡屡搁置。父亲的一生,有太多值得书写的片段,每一段回忆都承载着他深沉的爱与高尚的品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作中的楷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 19 岁投身军旅,来自农村的他,家中还有三个弟弟。退役后,他被分配到直属国家冶金工业部的单位。然而,一场重病几乎夺走他的生命。即便如此,父亲也没有向命运低头,他毅然申请转岗,凭借几年如一日的自学钻研,在新领域攻克诸多技术难题,在单位崭露头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位其他部室不受欢迎的青年调到父亲所在部室,父亲不仅毫无嫌弃之意,还在工作中倾囊相授。这位青年后来取得进步,在父亲退休后仍念念不忘,专程前来探望,称赞父亲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是他一生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庭的顶梁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十岁那年,三叔病危住院。彼时爷爷奶奶在农村照顾怀孕的三婶,父亲日夜守护三叔,直至他离世。三叔走后,留下年幼的子女,三婶也因生活压力离家。整个大家庭的重担,就这样沉甸甸地落在父亲这位长子肩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父亲每月雷打不动地给爷爷奶奶寄去他们和堂弟堂妹的生活费,直至孩子们长大成人。在那个母亲工资微薄、我们兄妹三人都在上学的艰难时期,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父亲从未有过怨言。面对母亲偶尔的抱怨,他总是坚定地说:“孝敬老人和抚养三弟的孩子,是我们应尽的责任,无需与他人攀比,问心无愧、尽力而为就好。何况我们常年不在老人身边,弟弟们在赡养老人、帮助孩子们成长方面功劳不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堂弟堂妹长大后,父亲又组织开家庭会议,为堂弟出谋划策,支持他创业,帮忙筹措资金,助力他从个体经营逐步发展成拥有几十人的小团队。父亲就这样默默掌舵,守护着这个大家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休后,为了更好地照顾爷爷奶奶,父亲在老家购置房产。母亲曾半心疼半责怪地告诉我:“你爸照顾你爷爷奶奶可上心了,变着花样给他们做好吃的。早上自己做豆腐脑,你奶奶说伍洛的水饺好吃,你爸几次36℃的大热天骑车 10 多里路去买,他自己都 70 岁的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女成长的引路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对待我们兄妹三人的教育上,父亲始终秉持着靠自己的理念。作为普通工薪阶层,他深知能给予我们的物质有限,便将重心放在精神支持上。大学期间,我每月除了家里给的 200 元生活费,其余都靠自己做家教和拿奖学金获得。这段家教经历,也为我日后的教师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父亲又时常告诫我们:“不要怕多做事,也不要怕被别人利用,别人利用你说明你有价值。”兄长在父亲的教导下,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国企管理层。每次家庭聚会,父亲都会反复提醒兄长要行得正。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兄长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怀大爱的仁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都在替他人着想,哪怕是面对陌生人。多年前,给我们家送报纸的新人看上去形容憔悴、眼眶深陷,他开口向父亲借 100 元钱。父亲瞧他甚是可怜,也没打算让他还钱,在那个 100 元还很“值钱”的年代,父亲毫不犹豫地把钱借给了他。我们都明白,父亲总是体谅别人有难处,能帮就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疫情期间,租户生意不佳,父亲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主动少收一万多元房租。前年父亲住院时,因用药需要频繁去洗手间,父亲担心影响病房其他陪护家属休息,主动请医护人员把他从房间换到走廊离公厕近的床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今日,父亲与世长辞。我们遵照他的遗愿,将骨灰带回老家安葬。父亲临终前交代,凡是前来祭奠的人,无论亲疏,都不能让他们花一分钱,要免费招待他们在家乡吃两天饭。老家的人都说,用“德高望重”来形容父亲,一点都不为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这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未曾拥有大富大贵。但他在工作、家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尽心尽力地付出,如同无数普通百姓一样,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发光发热,照亮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他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前行路上最宝贵的指引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