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徒》:孙正义秘史

云海观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两年,资本市场掀起人工智能热潮,AI概念推动股市不断创出新高。在这股投资浪潮中,最早鼓吹AI概念的网络科技投资家孙正义,再次受到关注。去年年底,两部以孙正义为主题的新书出炉上架,成为全球投资圈内时髦的话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部是英国《金融时报》前主编莱昂内尔 巴尔伯撰写的孙正义传记《赌徒》。巴尔伯用三年多时间采访人物、耙梳资料,最后得到面谈孙正义本人的机会。《赌徒》一书的书名本身,就锁定了这本孙正义传记的基调:贬低、讽刺、揶揄和嘲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另一部是孙正义的属下、软银集团前总裁兼财务总监阿洛克 萨玛出版的回忆录《金钱陷阱》。萨玛用惊悚悬疑小说的手法,活灵活现地将在孙正义身边工作五年的牛毛细节跃然纸上,读来让人忍俊不止。对照《赌徒》阅读,真相更明,事实愈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宠儿弃儿,也是信息科技革命的赢家输家。在网络改变世界的二十一世纪,孙正义是不为人知的最具影响的人物。他没有发明,也不拥有技术,投资用的都是别人的钱。他在资本和技术的江湖间游走,呼风唤雨,风光无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人生经历和投资故事的看点,是他不大不赌、大起大落、九死一生、咸鱼翻身的戏剧性大转折。强大的自我意识催生自命不凡,疯狂的想象伴随固执地坚持,孙正义时而被奉若神明,时而被沦为笑柄,是资本通过驾驭人性而掌控世界的生动写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软银集团前高管萨玛撰写的回忆录《金钱陷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少年天才”</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7年8月,孙正义出生在距离韩国最近的一个偏僻的日本小岛上,是韩国移民的第三代。他的爷爷那代初到日本,靠卖菜洗衣为生。他父亲长大后开始养猪、开店、放高利贷,最后经营连锁弹子房,涉足赌博行业,成为日本博彩行业数得着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的幼年虽在猪圈气味中度过,但他与很多同时代的企业家不同,创业的动机并非为摆脱贫穷。在上中学时,他的家境已经异常优渥。到美国留学时,每隔三个月,家中都会汇给他1.5万美元。他留学时就开跑车带女友兜风,下高档饭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的父亲不仅将偏好风险的赌性遗传给他,还从小就称他是“天才”,培养他做大事的雄心。在家族猪圈旁,父亲常给年幼的孙正义讲述日本民间神话故事“猪能上树”。孙正义没有辜负父亲,用亲身经历证明:猪不仅能上树,站在风口上还能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客居日本的二等公民地位,激发了孙氏父子的自尊心理和自强意识,塑造了孙正义的性格。为给孙正义施加上进压力,他父亲到处跟人讲孙正义“诞生后15分钟没有哭”的故事。这让孙正义从小就有天降大任的自命不凡感,为他日后闯天下奠定心理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少年时代的孙正义,尊重长辈,听从建议,在长辈那里找到人生腾飞的最初推手。上高中时,孙正义读到一本畅销书《犹太人的生意经》,作者是把麦当劳引入日本的著名企业家籐田田。还是个中学生的孙正义闯到籐田田办公室,请教职业生涯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籐田田推崇美国,喜欢美国的新玩意。他不假思索地提出了当时刚刚诞生的个人电脑PC,认为将来大有可为。此外,籐田田还建议孙正义学好英语,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去美国。籐田田做梦也没想到,几句应付小孩子的话,竟然成就出一位大人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3年,16岁的孙正义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本科,主修经济学和计算机。他的数学成绩优秀,其他学科成绩一般。他的英语始终很差,被校方破例允许可以携带字典参加闭卷考试。孙正义讲英语时像日本人,讲日语时像韩国人,跟韩国人又说他的祖先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膑。从那时起,孙正义就懂得化不利为有利,借力登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大二那年秋天,孙正义在超市的架子上看到最新一期《个人电脑世界》杂志上刊登英特尔8080微处理器问世的消息。他站在那里读着杂志,幻想出音乐、电影、周围的万事万物都魔幻般地浓缩到这张驱动芯片图像上,成为他只身步入未来世界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成功之后无数次重复的这个故事,原创“版权”属于比尔 盖茨。盖茨比孙正义早几个月看到这条报道,立刻辍学创办了微软公司。就在包装自己的成功故事时,无任何原创技术的孙正义,都在不折不扣地走着他成功之路的标准步:模仿美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实的原因并非是那本杂志,而是那年秋天他结识了英特尔微处理器研发小组内的日本著名科学家佐佐木正。孙正义再次使出“老人迷”的杀手锏,跑前跑后地攀拉关系,结结实实地搞掂了这位命运中的贵人,赚到人生第一桶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年后,孙正义通过佐佐木正的关系,将伯克利分校教授默瑟发明的翻译机模版卖给了夏普公司。目前无法得知的这笔交易额,惹来伴随他一生的非议。孙正义对默瑟教授说卖了7.5万美元,扣除费用后交易亏损,自己贴了钱。默瑟教授却听夏普的人说孙正义卖了170万,分文未给他的研发团队,至今对此事耿耿于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成人生第一单后,孙正义注册了公司,向日本出口电子游戏机和电路板,半年就赚到20万。1980年3月,孙正义回到日本,在佐佐木正的推荐下,与政府背景深厚的日本研究院合资注册了专门分销美国软件的公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家公司取名“软银”(SoftBank),意为“销售软件的银行”。把刚刚出现的新技术领域软件,与风马牛不相及的金融机构银行连在一起,孙正义似乎在那时就锚定了自己在一场即将来临的人类革命中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学生时代的孙正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软银上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83年,在佐佐木正的主持下,软银进行重组,成为日本个人电脑软件总经销商。孙正义因患肝硬化住院治疗,脱离软银日常业务。他在医院度过了两年多时光,彻底治愈肝病,并利用这段时间创立了一份电脑杂志《数据网络》,转载美国的行业信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期间,日本推出电讯私有化政策,他开始研究电讯行业,思考电讯与计算机行业的商业关系。这段时间的思考,促成了孙正义日后以电讯为基础设施打造网络经济产业链的投资哲学。他还与病友共同开发一种寻找最低话费的机顶盒,赚到一笔专利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病愈出院,他的身边发生两件影响他人生走向的大事。一件是软银与比尔 盖茨领导的微软公司争夺软件标准化制定权遭遇失败,出现严重问题。日本研究院退股,软银由孙正义全面接管。第二件是西方七国集团于1985年9月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开启长达十余年的单边升值走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元升值的直接后果,是日本房地产和股市的疯狂上涨。面对天降钞票的大好机会,日本举国上下开始房地产和股市投机。孙正义控股软银后,改善与微软的关系,专心在个人电脑领域发展,丝毫未卷入楼市和股市投机,显示出超乎常人的定力和专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元升值对孙正义投资生涯的另一重大影响,在他的软件代理业务中就初露端倪。在美国购买软件后,日元兑美元升值令软件的日元价格下降,微软产品在日本的销量很快超过美国。那时的电脑只是玩具,卖软件很像卖流行音乐唱片,软银需要不断寻找热门软件,才能快速获得更大利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元升值让软银的利润空间无形中放大,孙正义挑选软件的途径是订阅美国行业杂志。在日本公司蜂拥购买曼哈顿房地产的时刻,孙正义也想以日元抵押借款购买美元资产坐等升值。他提出收购发行《电子世界》的美国出版商泽夫传媒,遭到对方拒绝和嘲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不久,一桩失败的生意让孙正义名声大振。他将美国个人电脑零售商Businessland引入日本,与佳能、富士通、索尼合作营建零售门店,出师不利,损手收场。按照事前承诺,他补偿了各方损失。孙正义在商界树立起可靠中间人的形象,声誉鹊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赔偿大公司事件后,名气越来越大的孙正义受邀加入日本国籍。对于连续三代“暂居”日本的孙家,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在选择入籍名字时,他再次显示出不同常人之处。他放弃平时用的日本名字,坚持以韩国名字孙正义入籍,露出强大的自我意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孙正义眼里,日本在迎接技术革命之前,需要一场社会革命改变商业文化,而这场变革要从创业企业开始,改变创业企业家“不是疯子就是罪犯”的社会成见。他以30万注册“软银风投公司”,与日本最大风投公司JAFCO合作,投资软件和硬件初创公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软件的销售包装从磁盘升级到CD-ROM,出现新的销售渠道--电话营销。软银以700万美元收购美国两家电话营销公司,合并后更新为软件售后电话服务中心。软银将触角伸到美国,既不开发技术,也不拥有技术,甘当跟踪者和挑选者,热衷于服务领域。孙正义把软银专注的新领域称作电脑网络的“基础设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美国建立营销和服务网络后,孙正义提出构建属于软银的技术产业链,第一个案例便与思科合作。思科选择软银为合作伙伴,在日本拓展网络集成业务。几个月内,所有日本电子大公司悉数加盟统一的思科网络系统,成立合资企业“思科日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思科日本是孙正义创造性的经典案例,它突破了日本企业对美国“模仿--竞争”的怪圈,使两国企业携手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孙正义的作为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1994年7月22日,软银上市,首日暴涨70%,36岁的孙正义一夜之间获得20亿美元身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承担软银上市保荐工作的摩根士丹利银行家杰夫 塞恩,日后成为孙正义“御用”的投行家。在上市之夜的庆功会上,孙正义问塞恩:如何才能赢到最大?塞恩不假思索地回答:下最大的赌注。要下最大的赌注,日本四岛实在太小,孙正义需要更大的赌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软银上市时的孙正义,已颇有领袖派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阿里巴巴</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软银上市后不到一年,日元兑美元升值到历史峰值79.75,日本企业收购美元资产总额创出新高。孙正义终于以22亿的总价将垂涎已久的泽夫传媒收入囊中,又以8.4亿高价从埃德尔森手中买下拉斯维加斯“世界电子产品博览会”Comdex的承办公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收购时从不斤斤计较,出手阔绰,令所有对手家开心,这是软银核心企业价值观“令所有人开心”的开端。泽夫传媒主营业务在卖给软银前倒了一手,中间人不到一年劲赚7亿。埃德尔森用孙正义的高价收购款,打造出日后的博彩帝国--金沙公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占领计算机领域的媒体发行和会展承办等宣传阵地,孙正义打造出个人作秀的平台,并以此打入硅谷名利场上层的朋友圈。“门票”买的贵些,他毫不在意。“花大钱买大赢”的策略很快见效,软银陆续收到投资创业公司的邀请,其中的一家就是雅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996年雅虎上市前,孙正义分三次投资3.5亿美元,占股33%。雅虎上市三年后,他的投资市值超过300亿。投资雅虎让孙正义一战称霸,名满互联网世界。1999年,他将软银风投迁册美国,在一年时间内向全球55家创业公司投资25亿美元。马云的阿里巴巴就是被投企业之一,孙正义投资2000万美元,占股28%。</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里巴巴上市后,孙正义的投资市值最高时达到1380亿,暴升近万倍。阿里巴巴成为他投资生涯中的里程碑交易,改变了他的人生走向。1999年10月,孙正义与马云在 北京首次见面,谈话仅持续了6分钟。马云是那天受邀参加会见的15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投资阿里巴巴的成功因此被诟病为孙正义“意外撞上大运”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阿里巴巴是孙正义投资互联网行业大策略下必然中的偶然。北京之行前,孙正义利用担任思科公司董事的便利,得知路由器在中国大陆销量快速增长。研究过电讯行业的孙正义认为,网络时代规模为王,中国市场的庞大规模和上网人数的快速增长,预示着中国互联网行业具有无限潜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里巴巴上线不足半年,每天新注册的人数1000人,这个增长速度吸引了他。马云在他会见的15位创业者中,英文讲得最好,自然引起他的注意。至于后来他说他“看到了马云眼神中的狼性”、“嗅到了边缘挣扎者身上散发的动物气味”,都是八卦笑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打造互联网时代先知的形象,孙正义反复讲述他10岁那年帮助家里开办的咖啡店招揽生意的故事:在孙正义建议下,咖啡店免费赠送咖啡吸引客流。享用免费咖啡的顾客购买蛋糕、点心,增加了店铺的总营业收入。孙正义把这种方法套用到早期的网络公司经营上,让这些公司靠烧钱吸引流量,获得被称为“免费溢价”的未来收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总结为“无限规模+零可变成本”,认为这是网络公司对传统经济巨大摧毁力所在。在这种模式下,他青睐网络平台公司,因为平台用户互动产生价值,即“网络效应”。上线用户越多,产生的价值越大。他自称很早就看出这一点,这是促使他激进投资的根本原因。那些诟病、嘲笑的人,则完全没有看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孙正义从未提起如何错过投资亚马逊,更没有解释如果投了亚马逊是否还会投资阿里巴巴。在亚马逊估值仅3亿时,孙正义与创始人贝佐斯签署协议,投资1亿,占股33%。协议墨迹未干,一本揭露孙正义投资巨亏、耍弄财技、粉饰报表的书籍《吹哨》上市销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软银股价应声跌去三分之一,用股票抵押借款投资的孙正义,周转失灵拿不出现金,错过投资亚马逊。这是软银上市后遭遇的第一场公关危机。孙正义匆匆结束与默多克合作,卖掉合资的卫星电视项目,套现救急,捱过了投资生涯中第一次财务难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危机至今罕被提起,发生之初即被火热的时代大潮淹没。孙正义成为互联网时代投资之神,是时代的需要。网络热潮与历史上任何一场资本市场泡沫相同,需要造出孙正义这样的神灵吹起泡沫,完成击鼓传花的资本游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的起家,离不开一个重要宏观因素—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人才、技术跨国界自由流动,是推动孙正义事业起飞的最大风口。全球一体化初期,日元兑美元大幅升值,以日元资产抵押贷款投资美元资产坐等升值,孙正义“封神”,是偶然中的必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995年网景上市到2000年初微软垄断诉讼案的五年内,代表科网股的纳斯达克指数暴涨8倍。此时,孙正义向全球200家创业公司投资40亿美元,号称拥有全球网络科技上市总市值的8%。五个月后,纳斯达克指数触底,软银市值跌去95%,孙正义创下失去身家590亿的吉尼斯世界纪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纪录保持到2022年被马斯克打破。然而,马斯克不到半年就咸鱼翻身,收复失地,孙正义却苦等了14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孙正义与马云早年间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打造帝国”</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软银股价达到峰值时,孙正义身家超过盖茨,做了三天世界首富。身家几乎丧尽,沦为世人的笑柄,没有丝毫影响他对网络技术宗教般的狂热,甚至刺激他更加执着、疯狂。他把科网股泡沫破裂的挫折,看作当下人“生活在未来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4年8月,谷歌上市,孙正义将目光转向移动通讯。他首先使用雅虎日本进入宽带业务,两年后又以150亿美元兑价收购市值为软银四倍的沃达丰日本,软银籍此成为日本第三大移动通讯运营商。依靠孙正义与乔布斯的特殊友谊,沃达丰日本拿下苹果手机在日本的独家代理权,扭亏为盈,实现转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收购沃达丰,孙正义使用的自有资金不到20亿,将该业务拆分上市时估值达到420亿,成为最成功的电讯企业转型案例。2012年,孙正义借款210亿,买下濒临破产的美国第三大移动电讯商Sprint,令软银一跃而为全球第三大手机运营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拿下Sprint后,孙正义策划收购美国第二大运营商T-Mobile,再将两者合并实现Sprint扭亏为盈。孙正义此举遭到奥巴马政府强烈抵制,特朗普上台后才美梦成真,于2020年实现T- Mobile与Sprint品牌整合。两公司合并后,软银获得合并后价值700亿的T-Mobile股权,还获得76亿现金补偿,推动软银股价大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沃达丰拆分上市前夕,软银股价再次遭遇大跌。此时,软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权价值接近软银本身的总市值,资本市场对孙正义使用抵押借款不断倒买倒卖公司的做法,颇不认同,打出很大折扣。维权对冲基金艾略特闻风而动,秘密收集筹码,密谋发难孙正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艾略特斥资30亿收集软银5%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后,艾略特创始人保罗 辛格之子戈登 辛格登堂入室面见孙正义,要求软银整改,提振股价。孙正义静静地听完戈登的陈述后,拍案而起,大怒道:“我不是扎克伯格,不是CEO!我是拿破仑、成吉思汗、秦始皇!我不经营公司,我要打造帝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备而来的戈登一行,顿时哑口无言。他们没有研究这些人物,毫无发言权。孙正义“冲出盒外”的四维思考,总能让他的批评者哑口无言,令他的追随者愈加狂热。艾略特持有软银股票一年多,与孙正义较力屡战屡败。2020年4月,美国政府展开抗疫救市,软银股价反弹,艾略特获利出局,再也不敢纠缠孙正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比孙正义大九岁,两人的公司在同一周登陆东京交易所上市。柳井正担任软银集团董事达十八年之久,他欣赏孙正义的雄心和干劲,但一直是孙正义的批评者。他认为孙正义有两大问题:一是自我意识过于强大,要做宇宙的核心;二是喜欢作秀出风头,更象明星,而不象企业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海啸而发生严重泄露,造成伤亡。孙正义个人捐款1亿美元引起社会注意,然后公开提出日本开发可替代能源倡议,与首相等政客频频曝光。他成立软银新能源公司,作为倡议执行载体。这是软银在网络经济主题之外唯一一项投资,最后不了了之。他想进军好莱坞,收购梦工厂,再次遭到拒绝和嘲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所有的投资都具有很强的交易性,每个项目都是运用财技和市场趋势套取利润。他凭直觉做决定,从不做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他重用的核心高管和选定的接班人,都是印度出生、美国上学、大牌投行出身的专才。其中最重要的要算因做空次债而出名的德银衍生品交易员米什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选定移动网络为投资目标后,斥巨资延揽谷歌公司的CEO候选人、专门负责收购业务的印度裔阿奥莱,任命他为软银首席投资官,并承诺在他60岁时由阿奥莱接棒担任软银CEO。收购沃达丰和Sprint后,孙正义又聘用摩根士丹利印度裔的电讯并购专家阿洛克 萨玛进入高管层,专职为软银旗下的电讯资产寻找买家、策划上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孙正义曾与报业大王默多克合作卫星电视项目</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愿景基金</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6年初,米什拉等三位德银前交易员集体辞职,准备利用其中一人与中东王室的关系募集资金,成立以网络科技为主题的投资基金,软银也是他们的募集目标之一。孙正义听完米什拉等人的意向后,成功说服三人加入软银,与他一起创立更大的基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的本事,在于他超级敏感的直觉和强大无比的感染力。米什拉等人都是金融江湖上的侠客式人物,非常人所能左右。但在孙正义面前,他们仿佛立刻失去了自我,顺着他的目光进入一个由他主宰的魔幻世界。招募到这个班底后,孙正义创立了改变金融投资行业生态的“愿景基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米什拉的介绍,孙正义首次访问中东,但空手而归。在保守的阿拉伯王室眼中,孙正义颠覆现实的举动无异于大逆不道。他们质疑孙正义从英雄(hero)败落为狗熊(zero)的过去。思维敏捷的孙正义反唇相讥:“有哪个这样的狗熊能再成为英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谷歌上市后,股市回暖,孙正义身家于2014年回升到跌落前的峰值,背后真正的推手是美联储长期实施低息政策引起信贷泡破,海量资本再次以风险投资形态大举投入网络科技公司。只不过日元不再单边升值,孙正义借日元投美元的策略不会稳赚不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中东返回后不久,沙特王储萨尔曼访问日本,孙正义获得与王储见面商谈创立基金的机会。这场会面持续45分钟,王储当场拍板投资450亿美元。这就是孙正义后来大肆宣传他的“1分钟价值10亿”的出处。为博王储欢心,孙正义当即使用王储为沙特王国制定的《2030年愿景规划》中的“愿景”一词,为新基金取名“愿景基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室闻讯,立即跟投150亿。与孙正义保持长期友谊的苹果、富士康和夏普公司跟投50亿,软银补齐余数350亿,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千亿美元风险投资基金就这样诞生了。传统风险投资基金以规模小、投资早、回报高、风险大为主要特征,单只基金从最初的几百万发展到几亿美元规模,已经尾大不掉,难以驾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沙特王储如此快速地决定对孙正义投以巨款,是回应几天前硅谷风险投资大佬们对他的集体回绝。刚从堂兄手中夺得继承权的萨尔曼急于建功,邀请红杉、银湖等硅谷风险投资公司使用沙特主权基金,将创业公司带到沙特,以推动沙特经济多元化转型。硅谷风投大佬们以沙特主权基金规模太大为由,在会议现场就拒绝了萨尔曼的邀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孙正义对此事并不知情。与萨尔曼会面当晚,他兴奋得难以入睡,破天荒地在电话中与手下高管闲聊到次日凌晨。但阿拉伯人对孙正义并非没有戒心,沙特和阿布扎比对每笔投资都设定了审核后放款的机制,而且投资额的60%要以优先股的形式进行,年息7%。但这些限制并没有妨碍孙正义改变世界的惊人之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为愿景基金定义为“成长投资基金”,填补了风险投资、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专注领域之外的一项空白,投资于创业企业上市前夕,资金规模巨大,后来居上成为大股东,而且不要投票权。为达到颠覆行业的目的,愿景基金投资集中度高,谋求全赛道垄断性地位。愿景基金投资最大的是交通物流板块,总额330亿美元,占比33%。</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的疯狂,震动整个金融投资行业。数万亿规模的公募基金富达、普徕仕,打破只投公开市场的惯例,介入科技公司上市前投资。红杉等传统风投基金为保护权益在最后一刻不被孙正义等后来者吞噬,不得不改变策略,加大募集力度,发起百亿规模基金。愿景基金投资时放弃投票权,改变了风投基金对创业企业的控制和辅导,网络科技行业变成卖方市场,滋生出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导致孙正义的投资遭遇巨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6年11月发起的愿景基金,期限14年,不到三年就对91家公司投出810亿。投资额最大、速度最快的WeWork,亏损也最大。从2016年底孙正义去见特朗普路上12分钟就决定投出44亿开始,到2023年WeWork从主板转入粉单市场,愿景基金总计投资152亿美元,血本无归。投资滴滴出行的118亿,因监管问题至今无法估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孙正义参加WeWork宣布破产重组的记者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星门计划</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深谙资本运作如击鼓传花,关键是不能让鼓舞人的音乐停下来。从2017年开始,他边投资边找钱,准备发起愿景基金二期。他不远万里专程飞到奥马哈,面见股神巴菲特筹集资本。巴菲特亲自出面接待孙正义25分钟,其中20分钟用于参观公司。在仅5分钟交谈中,巴菲特礼貌地回绝了孙正义的投资邀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菲特投资注重现金流,对孙正义以资产抵押借钱投资科技创业公司的做法,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如果聪明,你不需要;如果不聪明,你不应该。” 不知孙正义是否聪明,疯狂是一定的。他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狂热,豪赌未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投资的格林希尔、威卡两家公司,酿成欺诈丑闻,他的名誉再度受损。2022财年,愿景基金巨亏280亿,惹来华尔街和硅谷“窃喜”。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继续对未来掷下大注。在募集资本四处碰壁之后,他悉数清空阿里巴巴、Uber等公司的股权,独自发起愿景二期基金,至今投出300多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成败论英雄的资本市场有句格言:“最后一笔交易决定你的价值”。孙正义不惜与未来接班人闹翻,坚持以320亿高价收购移动芯片设计公司安谋下市,并于2023年9月策划安谋重新上市。在人工智能投资狂潮中,安谋股价一路飙升。今年2月,市值高达1500亿,比软银收购时上涨四倍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安谋上市之前,孙正义再施财技,将软银的安谋股份卖给愿景一期基金,令原本巨亏的愿景基金,在安谋上市后录得盈利。从1998年至今,计入对安谋投资,孙正义的年化投资回报率44%,超过巴菲特的20%、黑石的15%。</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不在乎眼前的回报,只放眼未来的帝国。要功成名就,流芳千古,他只需确保打赢退出江湖时的最后一战。信奉“大人物理论”的孙正义,把最后一战的赌注押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身上。2016年特朗普当选的消息刚一传出,孙正义就通过对特朗普竞选捐款最多的金主、老朋友埃德尔森引荐,获得到特朗普大厦觐见当选总统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这次觐见,孙正义花了大功夫精心准备,还专门邀请埃德尔森、黑石创始人苏世民为他上课,教他见到特朗普时的行为礼仪和讲话措辞。出乎意料的是,他见到特朗普打开iPad,第一页PPT还没讲完,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帖宣布“与孙正义见面,非常棒!”孙正义行走江湖大半生,终于碰到一位比他更加疯狂的对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楼参加记者见面会之前,孙正义与特朗普不约而同来到洗手间梳理发型。特朗普毫无保留地指导孙正义如何能在头上梳出一片“川普云”。两位靠讲大话做大事的人物,会心地相视一笑。在记者会上,特朗普宣布愿景基金将投资美国500亿。记者会尚未结束,孙正后的手机就收到沙特发来的信息:“搞错没有?那是我们的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后八年间,孙正义没有食言,对包括WeWork、OpenAI在内的科技企业以及在美国挂牌上市的外国公司,投资超过500亿美元。2024年,特朗普再次当选,又一次证实了孙正义的远见卓识。他第二次面见当选总统,宣布对美国投资1000亿,创造十万个就业机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不缺投资勇气、只缺投资资本的孙正义,把投资生涯总决战的战场,选定在人工智能领域。他联合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阿布扎比王室共同承担出资义务,委托OpenAI、微软、英伟达担任技术执行方,进行巨型人工智能计算机开发项目,承诺投资5000亿美元。特朗普第二任期上任首日,对外宣布该项目启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巨型项目根据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部科幻电影的片名,取名为“星门计划”。这部电影的片名,又取自八十年代美国总统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里根提出这个计划时,技术上毫无可能,所有同僚都持反对意见。但里根一意孤行,终于凭这个根本不存在的项目战胜了前苏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孙正义的每项重大投资决定,都象里根当年一样,遭到所有人的反对甚至嘲笑。但他总能借助自己造起的大势,在最后一刻亮出惊人的底牌。这最后一场绝技表演能否成功,还需要些时间让孙正义找到投资资本,才能任世人评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孙正义与甲骨文创始人、OpenAI的CEO参加特朗普宣布“星门计划”启动的记者招待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