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小·书香】共读一本书 携手共成长 ——徐州市大庙小学教师读书心得分享

徐州市大庙小学党支部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为培养教师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书香校园”氛围,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月28日上午,徐州市大庙小学小学开展了教师读书分享活动。本次分享的阅读书目是徐洁教授著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p> <p class="ql-block">  李乔老师说:徐洁老师的著作《把课堂还给学生:如何构建理想课堂》,从国内当下的教学实际出发,深入剖析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们描绘了理想课堂应该有的样子。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在教书,更是在育人,理想课堂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用爱和尊重滋养学生的生命。作为教师,要立足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通过充足的准备和充分的预设演绎课堂的精彩生成,努力打造有价值有活力的精彩课堂。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反思,发现自己的课堂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有些问题竟然是自己习以为常的。今后,应当加强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真正的主人。</p> <p class="ql-block"> 贺夫叶老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不仅仅需要理念上的认识和准备,还需要具体真实的实践操作。教师备课,要有“预谋”。在备课中要提前想到,在哪个环节想让学生充分地说,学生可能说出那些答案。对于学生的这些答案,老师怎样与学生互动交流,想最终达成什么样的效果,这些老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大可设身自己是学生,改传统的以“教”为核心的教学设计为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课堂引导:在自由的天地,学会飞翔。首先必须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进而再通过自己的新的认知实践来循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要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提问的机会。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给与鼓励,要号召全班学生向经常提问的同学学习,看谁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质量高,努力创造良好的、民主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给学生什么呢?还给学生的话语权。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给学生。不仅要解放学生的“口、眼、嘴”,还要让学生在操作、动手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总之,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需要教师不懈地努力,不断地追究教学艺术的新境界。</p> <p class="ql-block">  魏利平老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构建理想课堂》一书,为一线教师如何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指导意见。这本书的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精彩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深刻的闸释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性。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在教学上有了—些感悟: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活跃在课堂上,使课堂生活成为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时光,从而去成全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我认为,对学生的评价极为重要,真诚、发自内心,这应该是教师课堂评价的出发点,也应该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以诚相待,以心交人,真诚地评价学生,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眼中有自己,从而激发学生的激情。当然,教师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教师的积极期望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课堂评价将老师的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共鸣,并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期望长此以往,形成良性循环。关于这本书,我有很多的感悟,望我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掌握这些教学艺术,突破自己。</p> <p class="ql-block">  朱姝老师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一书让我受益良多,我想结合我自己的教学经历和书中的内容谈一谈我阅读本书的感想。以前上课时我总想着能多教授学生一些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多学一些知识点,因此在教学初期总是将知识点写的满满的,做了很多PPT,扩展了很多内容。这常常导致一堂课下来,我无法顺利完成教学进度,因此不得不在讲课过程中加快语速,即使中间有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也是急匆匆的。因为教学容量大,因此我在上课初期总是要赶时间,一节课下来,虽然好像讲了很多内容,但实际上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消化课堂当中的知识点。读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本书后,我意识到:教学必须关注学情,而且要密切关注学情,必须弄明白学生哪个地方不会,哪些知识点是教师的教学重点,而不是想当然地遍撒毛毛雨,这将极大地影响课堂的实际效果。</p> <p class="ql-block">  李露老师说:徐洁老师从课堂教学的内在教育使命,教学方法的选择艺术,到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有效组织合作学习,引领学生深度学习,演绎课堂精彩生成,再到巧用反馈评价提升课堂质量,显示着徐洁老师深刻的实践和思考。读完之后,我心潮澎湃,幡然醒悟:课堂成全生命,是一种预设,更是一种精彩的生成。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就要把课堂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要认真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并给学生留出静心思考的时间,不能为了赶时间急于将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努力让一节课中体现学生的思维密度、广度、和深度。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做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人,相信学生,做学生求学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只有教师心中装着学生,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做到为学而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学生。</p> <p class="ql-block">  共读一本书,是齐头并进的开始;共读一本书,是集体智慧的凝聚。读好书,好读书,教师生涯中的好书更是指点教育迷津的明灯,照亮着教师的教师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