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春天携行

安哥

<p class="ql-block">  时隔半年,又一次同发小们一起赴江西的景德镇等地与春天携行,看看大自然的美景……</p><p class="ql-block"> 江西,自古至今走出过不少杰出的人物:田园诗第一人东晋的陶渊明,唐宋八大家的曾巩、王安石、欧阳修;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之一的黄庭坚以及文天祥、朱熹、解晋等等;而江西兴国就走出了56位开国将军。至于风景名胜有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庐山,有王勃“孤鹜与落霞齐飞”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以及道教的发源地之一的龙虎山、红色摇篮井岗山等数不胜数。而我们此次之行也是其中略有代表性的几个景点。</p><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的天气也正好适宜旅行。天气似乎真的很有灵性,头两天气温反常的有些不要不要的,而今天(也就是3月21日)起居然如我们心里所愿了。清晨,我们按照约定的时间准点乘上开往江西的旅游大巴。这次成行的发小及友人有胜中及其同事皮先生夫妇和寇女士、发祥、定安、冬梅姐妹、桂华、彭萍和我共计十一人。当然同行的还有黄州、大冶的旅伴们。</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大约于8点30分钟的样子先后穿过市区及大冶市区后进入阳新白沙后驶上杭瑞高速,汽车平稳地一路向南。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的风景:远处的山披着一层白色的薄薄,又似飘带般的雾霭,山峦在晨曦的光里若隐若现的;近处的山丘与田园相互交织着,绿色的冬小麦与油菜花的金黄色、一闪而过的错落有致的村落,偶尔还可见到些静静流淌的小河及不大且连成了片的池塘,景色很是诱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涌泉高速服务区稍事休息后继续前行没多久,车厢里就传来了导游陈先生的声音,他告诉大家我们的大巴车正从庐山脚下经过及通过鄱阳湖大桥,提醒大家朝车窗外看看鄱阳湖面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说起鄱阳湖,我不经意想起了苏轼的那篇“石钟山记”讲的就是鄱阳湖的湖口处的石钟山。鄱阳湖古称彭蠡泽、彭泽、官亭湖、扬澜、担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也是长江流域的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重要湖泊。湖区面积,在平水位(14米~15米)时湖水面积为3150平方公里,高水位(20米)时为4125平方公里以上。但低水位(12米)时仅500平方公里,鄱阳湖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大江河及博阳河、漳田河、潼津河等区间来水经调蓄后在湖口注入长江。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继续在高速上向前行驶着。车窗外的风景依然养眼,只是山地丘陵地势明显地多了起来。虽然我们是坐在相对密闭的大巴车,但依然能够感受到车窗外春天的气息。不知不觉中车已经停泊在了浮梁县的一处停车场里了。下车就看到了停车场一处建筑物上的“浮梁”两字,想必这一定是白居易“琵琶行”中那句“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浮梁”吧!只是有点遗憾的是这次是匆匆而过,没有机会去细品“浮梁茶”了。</p><p class="ql-block"> 午餐过后,我们来到了景德镇雕瓷厂附近的瓷器集散地看了看。一到这里立刻觉得很是眼熟,只是这里的店铺多了一些,而旁边的一些老式建筑物似乎还是原来的样子。我们粗略地逛了一圈就返回大巴车上了。</p><p class="ql-block"> 大约将近下午4点钟的样子,我们一行到达了位于浮梁县的瑶里。据资料记载:瑶里古时称“窑里”,因其为景德镇陶瓷的发祥地而得名。穿过一条不长的“方街”即可看瑶里古镇一些建筑,瑶河穿古镇而过,瑶河两边是些属比较典型的徽派建筑。发祥和我边走边看着这些有些古老的建筑,在一处老窑前驻足了一会儿,听着一位导游在给他的团队讲述这里瓷窑的过往。这时我接到胜中的电话说他们在瑶河的拦水坝上拍照,让我过去。我随即转身时正好看着胜中其同事与冬梅姐妹、彭萍、桂华和定安等一群人在瑶河的拦水坝上嬉水、聊天,我快速拿着手机,摄录下了这一温馨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在瑶里转了一圈下来,大致了解了瑶里的历史:原来景德镇瓷业的开山祖师是东晋的赵慨。赵慨先后在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为官且官居五品,但其人刚正不阿、疾恶如仇,因而为奸佞所害,后退隐景德镇靠学会的越窑制陶技术改进景德镇瓷器的制作工艺,为景德镇瓷器的发展与进步起了开山先河之功,因而被景德镇瓷业誉为鼻祖。这里作为曾经红军和新四军活动的主要场所,自然留有许多革命历史的遗迹……</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一行前往婺源的一处名为“圆梦”的民宿休整,第二天去攀三清山。晚饭后,胜中、发祥、彭萍、定安及寇崔两女士来了一场五十K的娱乐游戏,其他团员均进入休息之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3月22日吃完早餐,按预定行程前往三清山。三清山又名少华山、丫山,位于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早江西第五高峰和怀玉山脉的最高峰,也是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国家地质公园、国家五A 级旅游景区。据资料记载:三清山主体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位于欧亚板块东南部的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的怀玉山构造块体单元内。地处怀玉山脉腹地属花岗岩构造侵蚀为主的中山地形。山势是东、南、西三面陡峻,北面稍缓。从山脚至山顶水平距离5km,海拔由200m陡增至1816米。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生物多样性的环境。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宮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文物考证专家组评价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世界遗产大会认为: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先是前往三清山的东门,据陈导讲三清山东部地势平缓一些。可由于游客量大,我们一行只好又转道前往南门即外双溪索道处上山。这一来二去的时间着实给浪费掉了,而且因长时间坐车在山道上喜颠簸也使我们这些六十开外的人的体力消耗有点大了。大约11点半的样子我们终于坐上了上山的缆车。</p><p class="ql-block"> 缆车平稳向行驶着,山势逐渐也在缆车上升中变得开阔和矮小起来,而景色越来越美。我们在索道上山的终点又聚在了一起,而当中几位恐高的发小也排除了心里的恐惧和我们一起站在了索道终点上山的起点上。</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路以石阶为主,毕竟已是中午时分,上山的游客可谓是蜂涌而致。上山的与下山的游客交织,虽然在景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井然有序,但人太多了石阶也就显得有些窄了。绕过缆车房向后山顶向攀登着,大家相互帮扶鼓励着。上了大约有近400多级台阶的样子有一处平台可供游人休息。我们一行人在这里稍事休息,也把随身带的干粮享用了一番,而这个午餐中最受欢迎的要算是秋梅带来的自己做的咸菜了……</p><p class="ql-block"> 用完餐,我们这群人基本上自然而然地就分成了几个小群:皮总、定安、发祥和导游小陈直接向山顶进发;我、彭萍和冬梅姐妹几人缓步向上攀登着;胜中、桂华及崔窛两女士则选择在此地休憩等候大家下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几个人边向山上攀登着边聊着天,也边看着山上山下的风景。虽然春日太阳的光没有夏或秋天那样热情,毕竟是正午时分,温度自然是高了不少,虽然山上的风依然显得温柔,还是觉得身体已有些发热出汗了。在一处相对宽敞的拐角处的树荫下,我们几个坐下来休息片刻,乘着这档口好好地欣赏一下山间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上山下山的石阶上上上下下的游客依旧很多,似乎有增无减。夹杂在其间最让人感触的是三清山的桃夫们,通过他们的双肩把山下的建筑材料、粮食食品及饮料水等运到山上,可谓艰难且辛苦。给他们点赞。</p><p class="ql-block"> 因为身体原因最终还是没有象发祥、定安和皮总他们一样登上三清山南部的山顶就折返回来了,而且我们也决定就此下山以防后续的拥堵。事实上我们几个的预判是对的。他们后续下山的等乘座缆车的时间就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等用完餐,回到圆梦民宿已是晚上九点多钟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有了三清山消耗时间的经验,陈导决定去篁岭景区看梯田油菜花和古村落的时间提前了许多。我们到达篁岭景区时天还是刚刚大亮,也因此我们成了今天第一批乘坐通往篁岭景区缆车的游客。</p><p class="ql-block"> 站在两山之间的悬索桥头,几位有些恐高的发小就有点发怵。在大家的鼓励下他们还是勇敢地向前,虽然彭萍紧搂着冬梅的腰,脸贴着其背不敢向两边和下看(其实是一段玻璃栈道),秋梅则揣着发祥的手,眼睛闭得紧紧的,发祥则在数着玻璃栈道的还剩最后几块玻璃的数字;胜中则是一个人从玻璃栈道旁边的实心部分快速地通过了。</p><p class="ql-block"> 在悬索桥的后半部分大家紧张的心里消除了,被桥下梯田里金黄的油菜花海给吸引住了,纷纷驻足拍照。我粗略地数了一下梯田足足有将近四十个层级,绿的杆黄的花给这片山地带来温馨。这时的太阳也翻过身边的山顶挤了进来,阳光洒在山下梯田里的油菜花上显得格外养眼……</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山道向篁岭古村走去,沿途大家拍着照聊着天,状态很是轻松。大多数在篁岭古村的牌楼前拍照,我和发祥则向村里走去。我们俩粗略地在村里转了转,观瞻了古老的村落的样子,拍了几张风景照就沿着下山的路到索道A出口乘缆车下山了。</p><p class="ql-block"> 等大家均以返回停车场后,说起在曾经的古村道场时的一幕,真的着实感觉到我们当中的皮总还真的具有表演的天赋。他在古村道场上的表演可谓维妙维绡,让一些游客还误以为是真正的生产队长在那里开会哩……遗憾的是我们先行下山了,想必若是在现场真真切切地感受一番,体验的效果肯定会不一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