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北东北17:包头到满都拉——穿越时空边境之旅

老菜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完成了“2024西北东北”的“西北”部分行程之后,转场千余公里来到包头,这是我和同学约定的会合点,也是“东北”部分行程的出发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包头的三天时间里,除了进行车辆保养、人员休整、物资采购,参观了博物馆和游览了包头城区的几个景点,还专门驱车100多公里去了趟“美岱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岱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是内蒙古地区重要的藏传佛教建筑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中期,由‌成吉思汗的第十七世孙阿拉坦汗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所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初,美岱召作为蒙古土默特部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是大明金国的“都城”,也是阿拉坦汗和三娘子的“皇城”。随着阿拉坦汗皈依佛教,这里又逐渐成为了藏传佛教在蒙古草原上的弘法中心,美岱召也就成了一座“城寺结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修缮过的美岱召城门,古朴典雅,虽说没有藏传佛教寺院四周的经幡飘动,但是建筑选址、格局还是透着黄教的韵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泰和门”,迎面就是“大雄宝殿”,殿内四周壁画从腰线部分一直到天花板,场面宏大,构图丰满,需仰视方能尽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娘子”在历史上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明朝时期蒙古可汗阿拉坦汗的第三妻。由于她深受阿拉坦汗的信任,她与中原友好往来的主张得到了采纳。阿拉坦汗死后,她又继续执行了与明朝友好往来的政策,维系了土默特部与明朝和睦相处40多年的安定局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穿越城门,仿佛穿越着时空,感受着一段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这的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岁月的沉淀,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都传递着慈悲与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包头休整3天并与同学汇合之后,“东北”部分行程正式拉开序幕。去满都拉途中,我们先去游览了“五当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始建于康熙年间的佛学院,环境幽静,学科部门齐全,曾经培养出无数精通“五明”的高僧。但如今却似乎僧众稀少、经堂寂寂,只有佛殿里的壁画仍在向前来的游客们讲述着“佛本生”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与菜花一同登上小山,俯瞰整个五当召。白墙金顶次第铺展,虽然“小布达拉宫”的名声在外,但在我看来,它在群山环抱中自成庄严之像,更多的是一种静谧与神圣的美!仿佛是一串跌落山涧的佛珠,隐匿在阴山深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草原在车轮下舒展成无垠绿毯,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地界碑提醒我们已经抵达了中蒙边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满都拉镇唯一的一家正常营业的酒店办好入住之后,我们驱车来到口岸。因中秋放假封关,我们未能进入口岸内部参观,但在G210公路的“1”公里处打卡留念,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边陲小镇的独特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返回满都拉镇之后,与伙伴们一起绕城跑步打卡,还去了城边的一个赛马场,充分感受到1了这座边境小镇的宁静与魅力。我们奔跑在䓍地上,那份轻松与愉悦,成为了此行最难忘的回忆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包头到满都拉,从美岱召、五当召翻越阴山到中蒙边境口岸,几百年的历史时空在车轮下折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知道,所谓边疆,从来不会是文明的终点,不同文明如同阴山南北的季风,在碰撞中孕育出了这里独特的敕勒川文化。它们有如星火相遇时迸发出的璀璨光芒,照亮着人们的内心,也会让人们在情不自禁之间,想起《敕勒歌》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悠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28, 128, 128);">(谢谢浏览,顺祝吉祥!)</span></p>